到大自在的。
”
妙雲連忙叩頭,口中還稱呼着:“大師,我願跟在您的身邊……”
可是再擡頭時候,哪裡還有金禅大師的身影?
而若是妙雲擡頭看,或許便會看到一道白衣身影已然飄然朝着遠處飛去。
正是那已經離開的金禅大師。
妙雲既然不願意随祂一同離去已經變質的普化寺,那他也不強留了。
而在他剛走出國都,便落于地面之上,一步步的踏步往前行,卻也不願意過多使用法力趕路,而是想要以腳步丈量,雲遊各方。
在那國都之内飛行,也是不願與其他寺内同門相見,免得兩看相厭煩,都不得自在。
如此正好。
不過他行至不遠之時便遇到了一名老和尚,老和尚已經很老了,骨瘦如柴,皮膚包裹着骨頭一樣,松弛幹皺,猶如那枯木的老樹皮一樣。
“師傅。
”
金禅大師看到老者後,神色猛地一驚,這老和尚卻是已然歸去西天上百年月的老師。
卻不知為何出現在這裡?
這老和尚雖然枯瘦,可是身上蕩漾出的與他一般無二的柔和精純佛光卻能表明并不是妖魔變化,連忙上前對着老和尚行了一禮。
“師傅,您何時歸來的?也是來迎接佛陀舍利的嗎?”
金禅大師多少有些不解。
佛陀舍利,在普化寺内可能算的上是珍貴。
可是在那靈山婆娑妙境,諸佛并存之地,怎麼也說不得‘珍貴’二字了。
老和尚略微搖頭,面含笑意道:“不,我此行,是專門為伱而來。
”老和尚略微搖頭,面含笑意道。
“為弟子而來?”
金禅大師不解:“弟子何以讓師傅擔憂了?卻是弟子過錯,擾了師傅的功德修行了。
”
他的神色呈現愧疚神色。
“度己為小乘,度人為大乘,老僧做不到度天下人為佛的境界,可卻能度你一番。
”
老和尚開口問道:“金禅,老僧且問你,你可已經決定好了?可知,若是你不離開,哪怕是妙相攜舍利回歸,可無論是從德行,還是名聲上,主持的位置一樣會是你的,他的資曆尚欠,修行不夠。
需要在你之後,才可接任主持之位。
隻要你想,老僧為你做主一番。
”
“師傅,弟子志不在此。
”
金禅果斷搖頭,神色中多少帶有些哀傷:“況且,普化寺從今日此便不會再存在了,隻有金光寺,妙相師侄作為金光師兄所出的最後一名随侍弟子,接任主持之位,也理所應當,為衆望所歸之事。
弟子願雲遊四海,尋找度化世間衆生之真理。
”
說着,雙手合十,大日的光線照射在他的身上,隐射出絲絲縷縷的白色光芒。
老和尚看着金禅大師,微微搖頭:“金禅啊。
”
“師傅。
”金禅微微躬身,做洗耳恭聽狀。
老和尚道:“你未來必然成佛,金光他們所造下的殺孽報應,日後自會有人來找他們索取,今日因,他日果,當大乘三藏真經東去之日,便是金光寺遭劫之時……阿彌陀佛。
”
金禅大師聽的雲裡霧裡。
而就在此時,那前方的老和尚身軀樣貌忽然變化了起來,在金禅大師愕然的目光中,逐漸化作了一尊手持玉淨瓶的菩薩狀光影。
金蟬大師立馬雙手合十,略微有些緊張道:“小僧拜見菩薩!”
師傅竟然是菩薩變化而來的!?
“不知菩薩變化一番,由來何為?”金禅大師神色不解。
他修行上百年,這還是第一次見到真菩薩,而且還是他郁郁寡歡不得志的時候。
“金禅。
”
“小僧在。
”
菩薩言道:“方才是貧僧對你的一番試探之意,試你成道之心,是否會被這茫茫紅塵所迷惑。
”
金禅大師心中一緊,卻也不免心中升起一縷緊張,若是方才他被菩薩問話之時若有三分遲疑的話,怕不是便沒有通過試探?
連忙道:“菩薩明鑒,小僧所言,句句真心,字字肺腑!”
“我自知你向佛之心堅定。
”
菩薩點頭,緩緩開口道:“金光寺因果已定,誤解佛揭,雖迎舍利,卻不為善果,因此事,傷人性命者,合計九百六十七人,從今往後推移之,九百六十七年内,當無有一人可得這閻浮世界西方靈山妙境正果法位。
”
金禅大師驚訝的張大了嘴巴。
将近一千年,都不會有人再被接引至靈山妙境,這怕不是要徹底斷絕了金光寺日後的發展之機緣!
可知曉,普化寺能有今日之壯大,便是因為每隔百年,都會有一人被接引至西方妙境,坐于世尊坐下,聞聽佛法妙言,以求證阿羅漢之果位。
前一人正是他的師傅。
也是如此,普化寺才坐穩了祭賽國最大廟宇的名号,被萬民歌頌,被國王敬畏。
可是經此一遭後,别說有壯大一說了,九百多年後,金光寺若是尚存都是好的!
雖然出自金光寺的前身普化寺,對于金光寺未來九百多年的遭遇升起憐憫之心,可是這畢竟是菩薩所定下的劫難,亦是種因得果,他卻是無話可說。
而這時,菩薩繼續道:“你既已決心自金光寺内離去,那此事當與你無關,且另有成正果位之機。
那南圖國夜明城之地,有天生佛子,轉世靈童兒出現,你需找到他,他入我佛門成佛那日,便是你度佛子成佛,自身功德圓滿之時。
”
金禅大師更是驚訝的無以複加了。
金光師兄留下的遺言,竟然是真的!?
那夜明城内,竟是真的有天生佛子,轉世靈童出現?
金禅大師神色一動,忽然想起了那個佛揭:“夜明城内佛如塵?”
“夜明城内佛如塵,靈山境内歸寂滅……此為世尊之言,切記,不可以強硬手段逼迫之。
知否?”
“小僧知也,謹遵菩薩法旨。
”
金禅大師雙手合十,點頭稱是。
“去吧,去東方而行,不必緩慢,遇陰則停!遇魂則度,遇火則佛!自可得見那轉生靈童兒!”
觀世音菩薩的腳下升起一團白雲,将其身軀襯托飛起,越飛越高,越飛越遠,逐漸消失在金禅大師的視線中,隻剩下袅袅餘音貫耳,不斷回響。
“恭送菩薩。
”
金禅大師再次一躬身,随即找準了方向,再次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