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新中國建立,都是絕境中的希望。
李新知道那些開發試驗田的人,這段時間他們所有人幾乎每天都是灰頭土臉的,哪怕是冬天,他們也在一點點的摸索着改造他們住的地方。
而當他們所*在的火山口停止噴發後,他們第一時間不是氣憤自己的工作白做了,而是擔心他們種下的這批小麥能不能正常收獲。
此時天氣還沒有完全回暖,小麥也在結穗關鍵期,如果因此導緻不結穗,那他們這幾個月的努力才是真的白費。
現在,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隻要他想,就可以身臨其境的感受到那裏,知道那裏發生的一切事情。
他能覺察到,在有些地方,希望給他們帶來的改變是巨大的,甚至一些私人管理區正在蠢蠢欲動,即将分裂。
春天,是萬物複蘇的季節,東大管理區也從冬季修整中複蘇。
他們今年的目标是收複整個東大,盡可能向外擴張。
鐘衛國站在巨大的沙盤前,沙盤顯示的是他們學校,以前是放在博物館供人參觀的,這時候正好拿來做規劃。
“除了這個大運動場,學校的其他地方還分布有幾個小的運動場,這些運動場是最容易開辟出來的,不需要清除上方的建築物。
除此之外就是各個食堂,食堂都是兩三層的,拆起來相對簡單。
”
這些相對簡單的,就需要純人工拆除,隻有較高樓層才需要用到機械。
他們這裏不産油也不産煤,平時挖礦的投入産出根本不成正比,機械能省就省,能人工盡量不用機械。
隻是鐘衛國剛規劃好沒幾天,大家都在熱火朝天工作的時候,巡邏隊彙報說有車隊往他們這裏過來了,看起來還是大型車隊。
李籽現在也在幫忙,別的幹不了,撿石頭還是可以做的,有李新跟在身邊,她也不用擔心核輻射的問題。
聽說有車隊,大家邊幹活邊聊天,猜車隊是過來幹什麽的。
他們去年收獲的小麥已經趁着沒下雪的時候分出去了,這會兒應該不是過來拉種子的。
還沒等他們讨論出個結果來,鐘衛國已經跟車隊交涉完畢。
這支車隊其實不是一個地方的,是半路遇到,逐漸彙集起來大型車隊。
車隊大多數拉的是油和煤,還有些拉的是玻璃,都是其他管理區自發組織支援他們的。
“我們管理區科研水平不高,但是我們能挖煤啊,你們試驗田肯定需要煤,建個溫室更好搞研究嘛,以後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給你們送一次,也算是出點力。
”
拉煤的車黑漆漆的,煤灰也落在開車人的身上,他們也是黑漆漆的,但是笑起來卻很明顯。
這麽長時間,好不容易看到一個地方有了科研成果,他們當然要保住這根獨苗,有什麽需要的,大家湊吧湊吧也要讓他先用上。
鐘衛國握着他們的手,不知道說什麽好,尤其是,這還不全是他們的努力,李籽和未來的東大研究所更應該獲得這份感謝。
他們還沒走,就又有其他的車隊過來。
之後,東大管理區每天的電臺又多了一項內容,那就是感謝全國各地的援助。
有了這些東西,原本的計劃實施起來快很多,大量的破損建築被推倒,原地建起新的建築,分配新的居民入住,學習農業知識,随時準備開墾耕地。
李籽他們每天就是挖地,撿石頭,幹的熱火朝天,也不覺得冷。
今天李籽沒有去撿石頭,她有更重要的任務,要等着接收一批蛋。
今年擴大種植面積之後,東大管理區理論上來說不需要再擔心吃飯問題。
末世這幾年,全球人數驟降,東大管理區的人數也少了很多,真正的實現了地廣人稀。
東大研究所覺得解決完溫飽問題就輪到吃好的問題,大白菜是他們的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肉。
由于快遞無法運輸活物,他們決定從蛋類開始,雞蛋鴨蛋鵝蛋……
這些蛋孵化之後,就是很好的肉類來源,哪怕不吃肉,各種蛋也能很好的為大家補充營養。
這些蛋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受精蛋,隻要小心照顧,很容易孵化出來。
李籽要保證笨鳥驿站裏面的溫度适宜,讓這計劃別夭折在第一步。
四個角落都放了小太陽,室溫上升到二十八度是極限,這個室溫,加上保溫盒,再靠近小太陽一些,孵化不是問題。
确定之後,李籽就收到一堆蛋,标記的清清楚楚,什麽蛋,怎麽孵化,時間、溫度……
她還要挨個檢查,确保在運輸途中沒出意外,比如說好好的受精蛋被殺精。
手電筒檢查之後,看起來是沒問題的,接下來就是孵化,也不知道它們能不能适宜這裏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