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章 發射基地

首頁
    問題,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根本不會有動亂份子過來。

     隻是心裏也會迷茫,日複一日的堅持,他們最怕的是堅持是沒有用的,沒有意義的。

     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有意義,大家也沒有忘記他們。

     “玻璃有,還有很多,你們需要的話,随便帶,反正我們這裏還能生産。

    ” “那太感謝了!” 玻璃運輸不容易,不比其他的東西,在裝車的時候需要格外小心,也需要特殊對待。

     盡管車隊想拉更多的玻璃,奈何車子不允許,他們拉着玻璃剛走,後腳又有車隊從遠處過來。

     “來晚了!希望他們沒把玻璃都拉走吧……” 他們也是附近管理區的,不過送麥種的任務沒有落在他們頭上,他們是單純過來換玻璃的。

     之前玻璃可有可無,管理區自己找到的玻璃就夠用,現在不行,玻璃眼看着要成為緊俏貨,他們當然要提前過來換玻璃。

     發射基地的人突然發現,他們管理區成了香饽饽,附近的管理區都開始過來跟他們交換物資。

     按照現在的架勢,等到明年甚至是後年,糧種鋪開之後,會有越來越多的管理區需要玻璃,他們必須要擴大産量。

     幸好發射基地之前屯的玻璃夠,周圍的管理區分一分,等到明年車隊再來拉幾趟差不多夠用。

     他們基地想要弄個農場很簡單,基地面積夠大,找個空位就能當農場,種出來的,兩個季度之後就夠吃了。

     他們還打算把農場用玻璃整個封起來,打造一個暖房,用生産玻璃産生的餘溫加熱暖房,就可以做到全年無休。

     這些是他們之前就考慮過的,隻是之前等到他們想到這個建設方案的時候,環境已經不适合普通麥種生長,他們也就是隻能想想。

     現在完全可以弄起來,今年的這個冬天有的忙了。

     不止是發射基地,不少管理區從知道新麥種開始,都在忙着建農場,尤其是距離東大管理區近的地方。

     東大管理區今年也在搞建設,已經有一部分人從地下管理區搬出來,住進新房子裏。

     真的是新房子,原本準備讓大家在舊房子裏修整之後住的。

     開始修整之後才發現,這些房子的問題太大,不是簡單的修整就能住人的。

     不止是上層建築被腐蝕,很多都是從地基開始就被腐蝕的,牆體開裂都是常見情況,有的裂口能從上到下一口氣裂近十米。

     與其修整,不如推到重建,用專門的防腐蝕磚打地基,上層用普通磚塊加玻璃棚頂。

     全部都是兩層小樓,這樣火山噴發距離的近也不用擔心房屋倒塌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兩層小樓也方便居民上下樓居住。

     小樓的中間是大片空地,用來種地,是人圍繞着農田住,跟運動場的農場差不多形式。

     時間問題,隻有一個這樣的農場小區建成,首先搬出來的都是相對年輕力壯的,主要靠他們保護農場。

     所有管理區都在争分奪秒,建設一直持續到下雪土地上凍沒辦法繼續幹活為止。

     又是下雪季,灰色的雪落下,慢慢把大地全部覆蓋,來這裏一年多了,李籽還是想回去,想回去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困在笨鳥驿站。

     其實也不是不能出去,隻是出去的話,很多事情都要停擺,外面也不安全,不安全是最重要的。

     每天收聽電臺,是她最近養成的習慣,可以聽到更多末世的消息。

     電臺也不全都是官方的,也有私人的,隻不過私人的不會定時定點播放,時有時無,全靠運氣。

     冬季是私人電臺爆發的時候,可能是因為沒辦法出門吧,就隻能在電臺上發洩情緒。

     今天意外收聽到了一個來自海外的電臺,收聽效果不太好,經常缺字少字,她隻能根據前後語境自己補充。

     這是個海外華僑,末世發生的時候沒能回來,索性他是跟家人一起在外面做生意,一家報團,勉強還能生活。

     在末世剛發生的時候,他們全家就從工作的繁華街道搬到了相對人煙稀少的郊區。

     在國外,末世最危險的絕對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平安時期尚且有人報複社會槍殺陌生人,更別說末世。

     在電臺裏,他說家裏能吃的東西已經不多了,之前靠着家裏餐廳囤積的食物,現在沒有食物來源,或許今年冬天就熬不過去了。

     他老家在閩省,是個美麗的地方,他已經很久沒回去過了,不知道家鄉還好嗎?曾經的夥伴們還好嗎? 或許是無人訴說,又或許是最後的回想,這個人在電臺裏颠三倒四的說了很多事情,也沒有什麽固定的話題,想到什麽說什麽。

     李籽把他說的一些信息記了下來,然後發到了動态上,等待人認領。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