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塔島電站1):副作用

首頁
    陽黑子和太陽耀斑的周期性影響,從而間接驗證了超光波理論。

     60年前,金星聯盟航天局發射兩艘太空拖船拉起一條18萬公裡長的“繩子”,接收到了超光波入射的能量,從而找到了超光波存在的直接證據。

     18萬公裡長的人造結構可以被超光波完整波長入射,成為取之不盡的能量源,也就是所說的超光波電站。

     阿博特和項目組專家擔心超光波電站可能的副作用,所以沒有直接在金星上建電站,而是在遙遠的土星系,在土星和它的最大衛星塞德娜之間連接一個18萬公裡長的結構,建成了金星人類曆史上第一座超光波電站。

     土星電站為金星人的太空活動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經過幾年的觀察,未發現超光波電站有什麼副作用。

     塞德娜衛星是太陽系最大的衛星,表面覆蓋着厚實的冰殼,可能是在電站這個超級熱源的影響下,隻監測到少量的固體冰變成水蒸汽的升華現象。

     曾經質疑超光波理論的金星科學家們在鐵證面前,轉而支持超光波電站的建設,以填補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與捉襟見肘的電力供應之間的缺口。

     阿博特等人在尼古拉·特斯拉論文中建議的位于金星赤道的塔島上,把原來用于運輸的9萬公裡高的太空電梯延長至18萬公裡,建成了第一座金星超光波電站。

     不依賴于太陽的超光波能源可謂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于是,沿着金星赤道,2号、3号電站相繼建成。

    金星的算力有了充足的能源保障,人工智能模型呈幾何級數地擴展。

     可惜,好景不長,超光波電站的副作用開始顯現了。

    由于熱電轉化率無法達到理論設計的百分之百,剩餘的熱能透過塔島的岩石在金星内部堆積。

     至今不過短短幾十年,金星闆塊活動加劇,地貌發生劇烈變化,多處火山噴發,8級以上地震接連不斷。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塔島區域在闆塊激烈碰撞作用下,急劇隆起,海拔從50米上升到現在的3000多米,陸地裸露,出現海退現象。

     升出海平面的岩石在太陽光照作用下,釋放大量二氧化碳,堆積在金星大氣層中産生了強烈的溫室效應。

     火山爆發頻繁,又導緻了大氣中的硫化物比例急劇升高。

    在金星的很多地區,人們在戶外活動時,竟然需要戴上防毒面具。

     “怎麼會這樣?那應該立即斷開18萬公裡長的結構,關閉電站呀!”尼古拉·特斯拉焦急地說道。

     “幾年前,我們已經關閉了除1号電站以外的其它超光波電站,考慮到算力對電力需求具有剛性,如果關閉1号電站,很多人們習慣的智能工具都将癱瘓。

    ”阿博特又是搓手又是搖頭地表現出兩難的樣子。

     “1号電站副作用這麼大,不關閉不是辦法啊。

    你們有後續的計劃嗎?”特斯拉問道。

     “尼古拉,這不止是1号電站關閉與否的問題,事情遠遠比你想象得嚴重,所以我才跑到火星上喚醒你。

    ” 阿博特指着金星表面密密麻麻的火山口,接着說,“火山噴發,大氣惡化,氣溫急劇升高,金星恐怕不再适合我們人類居住了。

    ” “你是說,即使我們現在關閉了1号電站,也無法使金星變回從前的樣子了?”特斯拉問道。

     “非常遺憾,面對自然我們是渺小的,金星環境的惡化不可逆,也無法阻止,很快金星将不再适合我們金星人類居住。

    ”迪斯頓接過話頭,說出了這個讓人無法接受的秘密。

     他接着說:“這也是我們緊急喚醒你的原因,希望你和阿博特院長一起應對這個天大的危機。

    ” 特斯拉渾身顫抖,大聲地問道:“啊?如果立即關閉1号電站,你計算過留給我們金星人逃離金星的時間還有多久嗎?” 阿博特凝視着特斯拉,低沉的語氣中透着凄涼,答道: “從現在倒計時,估計還剩50個金星年。

    ” & 壓章集句詩: 應物長于險處施,宋,釋道潛 忽然纜斷不能支。

    宋,趙蕃 清光門外一渠水,唐,劉禹錫 卷土重來未可知。

    唐,杜牧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