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6章 擴張地盤(十)

首頁
    第46章擴張地盤(十) 人,多數是很務實的,當他們體會不到好處的時候,自然願意維護原有的規則,這意味着穩定,意味着自已起碼能活下去。

     可一旦看到了好處,立刻就不一樣了。

     重新确田以後,村裏的大部分人換了口風,不再偷偷說阮響是妖怪大王,反而沒事拜兩拜,也學着護衛們稱呼阮響為阮姐。

     除了幾個大戶以外,幾乎家家戶戶都多了人頭田。

     以前這叫丁口田,男丁成年後才能分,如今因為女人也能得田,于是很自然的換了個稱呼。

     阻力自然也是有的,分田的當天,就有個農婦被丈夫打破了頭,要不是發現的及時,估計會失血而死。

     死人在鄉下是很常見的,但一般做丈夫的都不會把妻子打死。

     這倒不是因為有什麽深情厚誼,主要是娶一個妻子需要付出的代價很大。

     鄉下窮,彩禮一般并不以金錢的形式出現,而是布匹、牛、甚至地。

     鄉間的女人很少,能夠養活女兒,不将她溺死,讓她能平安長大的家庭,是看不上最底層農戶的,這些女兒必須要為家庭換取養育她們的成果甚至更多的資源。

     阮響知道這一茬的還比較震驚。

     但周昌告訴她,這竟然還算好事。

     “否則就都生女不舉了。

    ”周昌很直白地說,“如果生女兒不能換取這些東西,那溺死的女嬰更多,更沒有老婆可娶了。

    ” “北邊生女不舉是常态。

    ”周昌,“南方富裕點,雖然也有溺女,但并不太多,畢竟女兒長大了也能做家裏的活,能織布,每年的布稅交得就能輕松些。

    ” 阮響:“可見父母子女,有時候也是利益關系。

    ” 感情是需要培養的,而能不能讓他們培養感情,看得是利益。

     “因為娶媳婦變窮的可不少。

    ”周昌,“不過華夏人,養兒防老,傳宗接代的觀念都是深入腦髓的,寧願窮得叮當響,也要娶媳婦生兒子。

    ” 以前周昌是說不出這種話的——父母對子女,是生來有之的恩情,更別說養的恩情了,這樣的恩情,需要子女用一生來報償。

     可他現在,竟然能用這樣無情的口吻去看待父母與子女的關系。

     男丁們這麽熱衷于娶妻生子,難道僅僅是因為繁衍的本能嗎? 周昌覺得,他自已也是有繁衍本能的,但這種本能并不強大,完全可以靠個人的意志去壓制。

     并且貴族男性,其實許多并不急着娶妻,個人也不是很在乎自已有多少兒子,因為他們沒有養老的憂愁。

     隻要家族在,他們即便老了,也有一口飯吃,依舊有地位。

     而底層男性,是沒有這種待遇的,他們必須生,女兒要嫁出去,不能給自已養老,所以沒必要留下。

     隻有兒子重要,兒子才能分到丁口田,才能讓他在失去勞動力依舊有飯吃。

     “這是出于利益的考量。

    ”周昌認真道,“并非因為他們都是傻子,養女兒的好處小于養兒子的好處,在收入有限的情況下,女兒自然就被放棄了。

    ” “至于傳宗接代。

    ”周昌,“其實就是怕自已死了,去了地府,沒人給自已燒紙,自已生時受苦,死了還要受苦。

    ” 沒有兒子的男人會被嘲笑,也會被可憐。

     死後受苦,這是很可憐的。

     阮響點點頭:“那他們得盡早适應我們了。

    ” 周昌明白阮響的意思,他作為阮響的心腹,最信服阮響的人之一,很會為阮響考慮。

     “男人,接受教育後可以做吏目,可以做管理員,但重要的位子,還是要女人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