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零年代炮灰女配(9)

首頁
    到妻子的淚水和兒子的期盼後,咬着牙,沉思許久,像是下了很多的決心:“好!那就賭一次!” 林薇得知李大柱和林英決定要創一創,當下就十分支持。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住宿問題,做豆腐得半夜起來,得有場地施展得開。

     林英想離家近一點,還想便宜點,所以更傾向于找胡同裏的老房子,就連愛面子的林父,得知女兒要從鄉下進城,他都拉下老臉,不斷打聽哪裏有便宜的老房子。

     經過對比,最終租下一套胡同裏的老房子,雖說老舊了些,好在角落裏有塊能施展的地,房租足夠便宜。

     林父墊付了房租,又找來一批木頭,李大柱手工活不錯,這幾天都在制作用來做豆腐的木器具。

     林薇則去幫林英打掃屋子,順便照看孩子。

     一家人齊心協力幫忙,沒幾天,一個像樣的窩就做出來。

     林薇把兩張大團結塞給林英,對方自然不要,還一直道:“爸今天已經給我十塊錢了,而且這些天還一直麻煩你們。

    ” “這是我和二姐的心意,你要收着,等你們在城裏站穩腳跟再還也不遲,一家人別那麽見外。

    ”林薇說。

     林英最後還是收下了,眼眶有些濕潤。

     等林薇走後,林英進了屋,李大柱正在編織竹篩,過濾豆漿的時候需要用,兩個孩子則坐在炕上,小心翼翼吃着餅幹,還會捧着牛奶喝兩口。

     那是硬邦邦的老式餅幹,別人送給林父的,可在兩個孩子看來,稀罕得不行。

     牛奶則是林薇拿來的,這兩天,她每天都會給孩子拿來兩瓶奶,他們都舍不得喝,一天分幾次吃完。

     “小妹回去了?”李大柱問。

     “嗯。

    ”林英坐過來,從兜裏掏出兩張大團結,“二妹和小妹給的。

    ” 李大柱看了眼,一直沉默。

     他們兩人都是老實巴交的人,自然不希望欠人情,但眼下這種情況,人生地不熟,來到城裏,什麽都要花錢,一棵菜,一粒米他們都得花錢買。

     他們的确很缺錢。

     不過既然來了,就得努力往前走。

     深夜。

     兩夫妻和孩子睡在床上,大兒子軍軍小聲問:“媽媽,我們能一直待在這裏嗎?” 對孩子來說,這裏比鄉下好,有小姨和外公外婆還有果果表妹,而且有好吃的蛋糕餅幹和牛奶。

     林英抱住兒子:“爸爸媽媽努力!” 李大柱望着漆黑的天花闆,心裏的決心又強了一分。

     * 制作豆腐得半夜起來,趕在天亮前做好,提前一天就要泡好豆子,三點就得起床。

     李大柱怕時間來不及,兩點就起來了。

     他人生地不熟,林英就得和他一起走街串巷賣豆腐。

     兩個孩子沒人照顧,林薇還有幾天才開學,就主動包攬了任務。

     兩夫妻早上五點半就出門了,提前把孩子帶來林家。

     林英抱着睡得正熟的小兒子,大兒子軍軍面帶困意,被她牽着,乖巧站在媽媽身邊。

     “姐夫呢?”林薇問。

     “在樓下呢。

    ”林英說,“他挑着豆腐,不好上來。

    ” 他們得用扁擔挑着豆腐去買。

     “麻煩你了。

    ”林英匆匆放下孩子,叮囑大兒子要聽話,就下樓了。

    她生怕錯過早市,豆腐會不好賣。

     林薇把小侄子帶到房間,又讓小軍軍也上床睡覺。

     兩個孩子很乖。

     等他們睡着後,林薇已經沒了困意,她洗漱後,将面條煮好,又回到屋內,開了臺燈,将寫到一半的稿子繼續寫完。

     前段時間她就想着要給關于醫學方面的雜志投稿,一直沒寫完。

     等稿子寫完,天已經大亮,太陽高升。

     兩個孩子都醒了,軍軍似乎被林英格外叮囑過,他非常乖,自己收拾,還會去照顧弟弟。

     就連吃早餐的時候,他都強調:“隻吃一點點,一點點。

    ” 林薇給他盛了一勺面條,等他吃完後,又把半個蓬松的紅棗蛋糕遞給他:“你再幫小姨吃一點小蛋糕好不好?小姨都吃不完。

    ” “好。

    ”小軍軍立刻乖巧應下,他接過蛋糕,又掰開成兩半,将一半給弟弟小安安。

     林薇原以為照看兩個孩子可能會辛苦,結果小軍軍都可以照顧弟弟,他的動作那麽熟練,還會吃力抱着弟弟哄,告訴他要乖。

     這一幕,讓林薇有些內心漲漲。

     不過,她也沒照看多久,接近十一點的時候,林英夫妻就回來了。

     林英神色間帶着激動:“小妹,我們今天把豆腐賣完了!” 她說着,把剩下的一塊拿到廚房。

     “怎麽不全賣完?”林薇也為他們高興,這條路果然行得通,現在這個年代,隻要勤快,有點手藝,闖出一片天的概率都很大。

     “不差這一塊。

    ”林英找到了可行的賺錢路線,今天的順利讓兩口子內心都狠狠松了一口氣。

     至少他們能賺到錢,這樣一家人就能在城裏活下去。

     接下來的幾天,林英兩夫妻,每天泡的豆子越來越多,兩人都挑着扁擔出門,林英去早市賣,李大柱則走街串巷,原本腼腆老實的人,逐漸慢慢吆喝起來。

     轉眼。

     到了林薇開學的日子。

     她向《心血管病學研究》雜志投的一篇稿子,被刊登了。

     雖說以前林薇也有不少論文獲獎,還出版過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書籍,但在這個年代,她還是一個“無名小卒”的大學生,她寫的文章能被認可,內心還是非常高興。

     林薇還專門去了書店,要買一本買珍藏。

     “您好,能讓一下嗎?”林薇見一位戴着眼鏡的儒雅先生站在她面前,禮貌出言。

     袁承中的思緒這才從文章中收回,給前面的小姑娘讓了路。

     “謝謝。

    ”林薇拿了一本《心血管病學研究》雜志,走到一邊翻開,随後走到櫃臺。

     見她離開,袁承中才再次看向這本雜志。

     他是來買書的,無疑看到這本雜志,貨架上也不多,也就三本,他拿過來随手翻翻,這種雜志并不具備很強的專業性,更多的算是一些心血管病學的交流分享平臺。

     其中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主意,用詞嚴謹,而且具有前瞻性,還引用了國外的數據和研究,同時指出國內的不足。

     袁承中是震撼的,“林薇”這個作者署名,他并沒聽說過,按道理說,這樣的人才,在這個領域,他應該了解。

     最後,他将這本雜志拿到了櫃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