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文學家~評價一下這本新鮮出爐的《捕鳥人篇》呗~”
聖誕夜當晚,澀谷區某豪華别墅内。
穿着嶄新聖誕禮服的千早琉璃趴在好幾米寬的超大軟床上,修長白皙的雙腿有節奏的拍打着自己的屁屁,一臉壞笑的盯着不遠處的薰子說道。
薰子也穿了一件全新的聖誕小禮服,此時正不斷撥弄着頭上的鹿角發飾,以及令她略感羞恥的紅色小短裙——
她現在的感覺就是後悔,十分的後悔。
不應該腦子一熱就答應琉璃醬來她家過聖誕節!
不然也不會被忽悠的穿上這套和她一樣的聖誕小禮服。
更不該在學校裡頭腦一熱,就說出“我想成為一名像北川老師那樣的大文學家!”這樣令人羞恥到家的胡話!
這下好了!
可被琉璃醬揪住了小辮子,哐哐哐一頓猛烈輸出!
手裡捧着剛看完不久的《捕鳥人篇》,薰子的腦袋都快被她塞進衣領裡了。
北川老師的無疑是超級好看的。
可憑她的那點文學鑒賞能力,哪裡夠點評《捕鳥人篇》呀!
千早琉璃笑嘻嘻看着薰子,眼見她都恨不得打個地洞鑽進去了,終于停止了對薰子的調戲,把話題重新拐回到北川秀的書上。
“簡而言之,日本看上去更像是翻卷着暴力漩渦的莫名其妙的國家,是扭歪變形的空蕩蕩的空屋,是空虛的中心,是權力和财團壓迫下出生的早産兒”
還在念高中的千早琉璃其實并不能深刻理解北川老師在結尾寫的這番話。
初讀時,她隻覺得這是一句“逼格很高”,說出來會讓很多人敬佩自己的名言。
但讀的久了,結合《奇鳥行狀錄》三部曲的所有内容,她忽然感覺北川老師說的對極了。
千早家也算一個小财團,在北川老師的書裡,就是“綿谷升”這樣的大反派。
以“我”的視角叙述了已被塵封于曆史中的諾門坎戰役,也從側面寫出了普通人眼中的“财團”和“政治家”是什麼樣的東西。
站在千早家大小姐的立場看這些,她能體會到更多普通讀者體會不到的東西。
北川老師對财團這個階層的描繪非常精準,許多的細節讓千早琉璃歎為觀止。
因此結尾對這個亂象橫生的日本進行最終總結時,千早琉璃越讀感觸越深。
“寫的真好啊實在難以想象《奇鳥行狀錄》這麼沉重的,居然出自北川老師之手。
”
千早琉璃忍不住又發出了一聲感歎。
她的入坑作是《1973年的彈子球》,那會兒北川老師的文風還很“小清新”,字裡行間充斥着她這樣的小女孩喜歡的言情感。
短短一年多時間,北川老師的文風越來越厚重,題材也越來越寫實。
要不是中間又出了一本《國境》,她差點以為北川老師精神分裂了!
“是啊!不過北川老師真的很厲害呢!最近的幾部短篇也超級好看!”薰子往床上坐了坐,提及自己的偶像和恩人,她的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
兩名少女旋即又挨在一起聊起了《伊豆的舞女》,話題朝着短篇方向發展的同時,夜幕也漸漸徹底籠罩了整個東京市。
《奇鳥行狀錄》的完結篇《捕鳥人篇》毫無懸念的火爆了整個日本國。
《奇鳥行狀錄》是北川秀寫的第一部戰争文學,也是在寫這部時,他第一次提出了僞反戰和反戰敗的概念。
原本這書題材和内容都比較沉重,文風也不如以往那麼輕快,北川秀其實并未對它抱有太高期待。
他隻希望通過它和《刺殺騎士團長》來喚醒沉睡中的曆史,讓更多國民認識到真實的曆史,去直面它,正視它,并反省它。
沒想到中間被有馬賴義的《緬甸的豎琴》一打岔,有了同行的襯托後,直接節節攀高,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火。
如今《奇鳥行狀錄》不僅打破了許多曆史記錄,最後的完結篇還為他的1996年文學之旅畫上了完美的句号——
12月25日首刷日當天,《奇鳥行狀錄》創下了28.8萬冊的銷量新記錄,把之前《失樂園》剛創下的27.3萬冊記錄硬生生又提高了1.5萬冊!
靠着如此龐大的社會影響力,如今正擔任文部省文化廳長官的町村信孝,硬是力排衆議,把《捕鳥人篇》裡的《損毀的人,熟透的果實》這一章塞進了《高中國語A》這本教材裡!
此舉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争議,不少文部省高官和右翼分子瘋狂攻擊町村信孝的這個瘋狂行為,說他是“不折不扣的北川秀走狗”。
町村信孝的做法之所以會造成如此大的争議,是因為《損毀的人,熟透的果實》這一章充斥着諾門坎戰役的真實細節,裡面包含了不少日軍的非人道行為,軍隊形象和如今國防省宣傳的形象大相徑庭,已然觸及到了這批既得利益者的底線。
饒是如此,町村信孝依舊不為所動,甯可頂着“北川秀的走狗”這種罵名,也誓死要求文部省各級将此事貫徹到底,絕不妥協!
他現在不僅是文化廳的一把手,還是正兒八經的國會議員,橋本龍太郎的直系心腹,因此真鐵了心這麼幹,除非是首相内閣出面反對,不然誰也治不了他。
首相内閣才發了通告盛贊北川秀,這次因為《伊豆的舞女》爆火,又連夜寫了通告稱贊北川秀拉動了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揭露了社會底層的真相。
現在如果跟着右翼分子們批判北川秀,豈不是自己打臉自己?
因此即便入教材這事對自民黨傷害極大,橋本龍太郎還是硬挺着壓力默不作聲,堅決不出面诋毀北川老師。
如此熙熙攘攘了小半周,《捕鳥人篇》越賣越火,也讓《伊豆的舞女》保持了相當高的曝光度,在18号《文藝》發售過去了十幾天後,依舊在各大書店熱賣,暢銷度絲毫不減。
眼看1996年12月号《文藝》已經要朝着580萬冊的究極記錄而去,原本還虎視眈眈,想要靠百田尚樹打壓一下河出書房的新潮社徹底噤聲了。
一群文娛記者們天天繞着兩大出版社的公司本部轉悠,他們本以為北川秀和百田尚樹的銷量大戰能像前一場那般持久幾個月,讓他們有個好業績過年,沒想到北川老師還沒發力,百田老師就倒下了!
這下好了。
業績要沒,年要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