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9章 既生有馬,何生北川!

首頁
    “有馬老師的背後是文藝春秋,上野家族和政黨内的右派勢力關系密切,但和我們自民黨關系一般。

    ” 橋本龍太郎把《文學界》推到了一邊,又拿起上期的《文藝》看了起來。

     北川秀年紀小,名氣大,背後的河出家族還是京都地區知名的老牌财團之一,最關鍵的是,北川秀這個“國民偶像作家”,就是他們首相内閣對外推出的! 早知道他會突然因參拜之事和自己這邊鬧矛盾,橋本龍太郎就先緩緩推廣他的企劃了! 現在好了,自己人中出了一個叛徒,他這是妥妥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事已至此,橋本龍太郎也隻能先看書再說。

     《奇鳥行狀錄》還是那股濃濃的“北川秀風”。

     他本身政務繁忙,每天都忙着搞他最熱衷的公共事業,沒什麼時間看純文學。

     不過北川秀的每本書,他都有讀——确實寫的好看,總是看着看着就入迷了。

     沒過多久,他就把《奇鳥行狀錄》的前半部給看完了。

     “寫的真好啊沒想到北川老師對環保和醫療體系也有所了解。

    ” 橋本龍太郎拍案叫絕,這兩塊内容是他目前主抓的工作,他的父親橋本龍五當初就是負責公共事業的政務大臣,他從小耳濡目染,對這類工作非常了解。

     正因如此,《奇鳥行狀錄》裡為數不多的相關劇情讓他極有代入感。

     最難能可貴的是,北川秀明明沒參與過類似的工作,卻能寫的如此真實和引人入勝,可見準備工作過之充分! 他迫不及待翻開最新一期的《文藝》,繼續看《奇鳥行狀錄》。

     這一期連載的末尾,北川秀終于圖窮匕見,把《奇鳥行狀錄》最核心要表達的主題給全部暴露了出來。

     賊喜鵲篇的尾聲,岡田等人找到了曾參與過諾門坎戰役的間宮中尉。

     而在這位已經步入風燭殘年的老者口中,一場血淋淋的戰役,和曆史的真相被抽絲剝繭般說出。

     文風陡然一變,語句凝練而沉重,看的橋本龍太郎有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他小時候也聽父親說起過那些戰役,對他們這代人來說,那場戰争也是遙遠到有些模糊的記憶。

     “我是窮苦漁民的兒子,最懂窮百姓的心情。

    老百姓從早到晚忙個不停,到頭來隻能糊口。

     把這些人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個接一個殺死,無論如何我都不認為對日本有好處。

    ” 這是男主角岡田對間宮中尉說的話,又何嘗不是北川老師的心中所想呢? 侵略戰争之所以惹人厭惡,讓普通人深惡痛絕,便在于此。

     戰争的受益者是政客,财團,是上流社會的人士。

     而戰争的受害者是除去他們以外的所有普通人! “這篇要寫的東西,有點了不得啊!”橋本龍太郎看完賊喜鵲篇後,長長緩不過氣來。

     這後勁也太大了。

     比起《緬甸的豎琴》那種僅浮于表象的對戰争的描繪,對戰争的反思,《奇鳥行狀錄》才是真正優秀的反戰文學! 他甚至不用思考,都能知道這兩本書誰會在國民群體裡更受歡迎。

     “得罪有馬賴義,就要得罪他背後的一大波利益集團。

    可北川老師他才二十四歲,就能寫出這樣的文字來.假以時日,他會不會達到谷崎一郎老師那樣的高度?” 日本的文人政客們都對諾獎有特殊情懷。

     大概是源于他們對西方文化的崇拜。

     因此僅僅得到過一次諾獎提名的谷崎一郎,始終穩居“天下一品”之首,無人能撼動他的位置。

     現在橋本龍太郎感覺,說不定北川秀這麼繼續寫下去,有機會能挑戰谷崎一郎的曆史地位! 要是真到了那一天。

     支持北川秀顯然比支持有馬賴義好太多! 他是一個很果決的人,卻在這件事上始終舉棋不定。

     再三思考下,橋本龍太郎決定先看《刺殺騎士團長》,再考慮下。

     半小時後。

     橋本龍太郎慢慢合上了那本《文藝》,心情激動而複雜。

     《刺殺騎士團長》裡對戰争和曆史的反思更加濃郁,且放在了一個類似奇幻的皮下,讓人感到十足的新意。

     即便不是很懂文學,他此時腦海裡也隻剩下了一句話。

     “既生有馬,何生北川!”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