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比自己小13歲的男人心裡真正的想法,隻能邊走邊看。
萬一他真提出什麼要求,她也願意滿足。
然而等她走進咖啡館,隻看到一堆漂亮的少女穿着女仆裝在裡面來回穿梭,知名女歌手坂井泉水竟然還在這裡駐場!
店裡生意很好,沒人認出她這個過氣女星。
一通詢問後,高樹零才得知北川秀和女友去了銀座購物。
至于她的來訪,北川老師似乎早有預感,那名自稱薰子的女仆長代收了禮品,然後轉告她,讓她放寬心好好演戲就行。
高樹零看着那堆純真爛漫的女仆,以及放聲歌唱,引得粉絲們連連鼓掌的坂井泉水,心裡對北川秀更加好奇了.
此時正在銀座進行大采購的北川秀兩人并不知道高樹零的來訪。
好不容易口袋裡真有了大把鈔票,北川秀秉持着享受人生才是活着的真谛,拉着夢子從底層一路逛到頂層,衣褲鞋襪、化妝品、項鍊耳環手表等,所有相中的東西都直接打包帶走,就突出一個詞——有錢任性!
北川秀本身對逛街采購完全不感興趣,前世最快樂的時光是窩在家裡爽玩遊戲,最痛苦的時光是和女友各種掃街購物。
如今口袋裡有了錢,他倒是漸漸感受到了購物的樂趣,或者說這就是單純的花錢樂趣。
一通消費後,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錢,總之心情得到了放松與調節,夢子也笑着滿載而歸。
兩人今晚沒有回咖啡館,而是去了已經可以入住的新家——位于青山大廈的那間大平層。
那位售樓小姐伊藤初代得知他們到來,趕忙跑來迎接,從夢子口中聽說他們真去了伊豆,還用上了自己送的豪華套票,她很是開心。
伊藤初代也靠這筆生意成功升任部門組長,有了熬出頭的可能。
她說起這事時,北川秀很是詫異。
這種大平層雖說挺貴,但也不至于賣出去一套就能升職,不然房地産公司早就人滿為患了。
伊藤初代聽完後抿嘴笑道:“是啊,這個單子本身不算大,可買房的人是您啊,北川老師!”
“天下一品”北川秀攜女友入住青山大廈,光是這個宣傳語打出去,就能讓一直下跌的房價穩住,更别提後續的商業價值了。
伊藤初代說這話時,雙眼放光,是真的崇拜和感謝北川秀。
也是那一刻。
北川秀體會到了憨豆先生的感受。
勞斯萊斯曾特意為英國國寶級演員,“憨豆先生”扮演者羅溫·艾金森制作了一款定制的勞斯萊斯,并宣傳“您能開勞斯萊斯,是勞斯萊斯的榮耀”。
此時北川秀之于青山大廈,就和羅溫·艾金森之于勞斯萊斯一樣。
北川秀兩人入住新家的第二天,9月号《文學界》率先發售,東京地區再度出現萬人空巷的奇景。
夢子也早早起床,不過沒等她下樓去買雜志,今天所有的知名雜志和報紙都已經被整整齊齊疊放在家門口。
這是青山大廈貴賓住戶的待遇之一。
大廈的服務人員每天都會準備把當日的報紙雜志放到住戶門口,不管他們看不看,這些服務一定會到位!
兩人捧着一本《文學界》,并肩趴在床上看了起來。
有馬賴義的寫作風格經過幾十年的沉澱早已穩固,《緬甸的豎琴》顯然不是一時起意,應該有完整的大綱和細綱。
所以最新一期的連載内容,兩人看完後是同一個反應。
用一個字概括,那就是“穩”!
穩穩當當的寫作風格,穩穩當當的劇情内容,穩穩當當的起承轉合。
按照這個趨勢寫下去,《緬甸的豎琴》肯定能大獲成功,讓有馬賴義的出山安穩落地。
“不愧是昔日的‘天下一品’啊。
”北川秀也發自内心的感慨了一句。
但可惜!
他的對手是超越了時代的北川秀!
就在兩天後。
9月号的《文藝》也正式上線。
期間北川秀也通過電子郵件得知了9月号《文學界》的銷量,以及上月兩大出版社的最終戰況。
8月号的《文藝》和《文學界》算是鬥了個旗鼓相當。
《文藝》總銷量235.7萬冊,再創曆史記錄,并且将純文學雜志的銷量上限提升到和漫畫雜志差不多的程度!
《文學界》稍遜,總銷量201.3萬冊,和《文藝》也就差了一個《群像》而已。
文學評論界的評論家們仿佛集體高潮了般,硬是把黑鍋扣在了《文學界》其他作家頭上。
言下之意是,如果這是一場籃球比賽,北川秀和有馬賴義都是喬丹級别,但北川秀的隊友是NBA,有馬賴義的隊友是CBA。
網絡上對這兩本雜志和兩名“天下一品”的風評則正相反。
而9月号《文學界》,首刷日果不其然沒有延續上月的輝煌,從駭人的14.2萬冊,降低到了11.7萬冊。
其實這也不算什麼事。
大部分讀者都是看個前期,能一路追更到結尾的都是死忠粉。
而且絕大多數作者本身也是“虎頭蛇尾”,内容在拉長的過程中每況愈下。
這點降幅完全可以接受,甚至在互聯網輿論那麼大,反響那麼差的情況下,有馬賴義的還能賣得如此火爆,簡直堅挺!
可惜。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當天一大早,夢子如往常般換下室内鞋,穿着粉色睡衣跑到門口,卻愕然發現一大堆報紙雜志裡,唯獨少了《文藝》。
裡面還夾了一份服務人員的道歉信。
信裡大意是說,她像以前那樣跑去購買雜志,但等她到書店時,《文藝》已經售罄!
很多人都是連夜排隊,等了一宿才買到心愛的《文藝》。
她這樣一大清早才去買書的人,自然什麼都買不到了。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日本拉胯的快遞服務業了。
日本目前能做運輸的公司隻有三個:日本郵政控股株式會社(也就是日本郵局)、日本國鐵運輸、大和運輸。
大和運輸旗下的運輸公司就是非常有名的“宅急便”,1996年時,“宅急便”已有5萬多名員工,體量和日本國鐵運輸相當。
但是!
宅急便人工成功太過昂貴,因此大多運輸的是大型貨物。
日本郵政控股和報業有合作,所以報紙都有上門配送服務。
而雜志出版社沒有那麼硬的關系,又不可能自己成立專門的配送公司來送貨,隻好讓讀者們自己去書店買實體書。
這一狀況直到20年後都沒怎麼改善,讀者的選擇隻有兩個,你要麼去店裡買實體書,要麼在網上看電子版。
同樣陷入困境的還有外賣行業——隻有那些披薩、炸雞漢堡快餐店有自己的配送員,這部分配送費和人工費,客戶要平攤。
因此在日本,你會發現實體經濟在互聯網時期還是挺發達,究其原因就在日本的人工費問題上。
對這事有了認知後,就可以看出青山大廈專門配備員工負責幫貴賓住戶買報紙雜志并配送這事有多逆天了。
此時服務人員大概率是跑去其他地方購買《文藝》了。
得知消息的北川秀目瞪口呆。
他沒記錯的話,9月号《文藝》首刷5萬冊,備份了5萬冊。
一共10萬冊,居然剛開店就售罄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