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憂慮自然而然的消失了。
他把那些數據表全部推開,這個舉動立即勾起了河出靜子的注意。
“北川老師伱找到滞銷的原因了嗎?”河出靜子依舊一臉平靜的看他,其實她心裡早就慌得不行。
她對自己那糟糕的審美能力還是有所了解的,因此一向不以自己的判斷來确定一本書的好壞,而是堅定的靠“數據”說話。
這種行事風格加平時在公司的冰山形象,一度讓公司職員們覺得她這位代理社長是個不折不扣的“機器人工作狂”。
而她的成功也漸漸掀起了《文藝》重視數據,以數據為基準去指導作者的工作風氣。
唯一讓她不計較數據的人,就是北川秀。
北川老師的書對她而言就是唯一真理,即便到了此刻,她依舊試圖從數據中尋找到“不合理”的因素,而不是去否定北川秀的書。
“是。
”北川秀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數據都推到了一邊,用最簡單直白的話告訴她們,“我想滞銷的理由很簡單。
第一,我從講談社轉到了河出書房,不免會讓一些讀者産生疑惑;第二,現在買到了《人間失格》的讀者們一定已經發現,我的風格産生了巨大變化。
”
“從最初以青春戀愛為表皮的‘北川秀風’到現在《人間失格》的荒誕批判風,即便有過預熱,也是一時間讓人難以接受的。
”
“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隻有看完了《人間失格》,大家才能感受到整本書的魅力。
書的調性決定了它前幾天注定無法像《且聽風吟》那般暢銷,但随着時間推移,在老讀者們不斷安利下,它會越來越火爆。
”
簡而言之,北川秀其實是寫了一本反市場的書。
《人間失格》可能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反當下市場的多。
它不是那種日本文壇常見的,高高在上,批判着社會的嚴肅。
而是紮根于地下,能引起每一個底層讀者共鳴的真實批判。
這就意味着它必須要在一定時間裡于主要人群裡進行傳播。
北川秀也是來的時候想通了這個環節。
當初1948年《人間失格》剛發售時,日本正處于投降後的戰敗時期,全民頹廢,整個文壇都充斥着這種,因此很快就能順應潮流發酵起來。
之後其實就賣得一般了。
它能在原曆史中賣出1200萬冊的驚人數據,主要是後來不斷被老讀者傳播,其書裡的核心價值觀被提取,被接納,被越來越多的人共鳴,從而再度引發了一波熱銷潮流。
而它的第三波熱銷浪潮,則是在互聯網興起的時代。
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成了“喪文化圈”的極緻代表,僅憑一句話就出圈了,把它的銷量再度引爆。
此時冷靜下來的齋藤玲奈反而有些羞愧。
她明明才是那個負責這個企劃的副主編,卻在出事後第一時間選擇找北川秀解答困惑,而不是自己去主動找尋答案,給外面的同事們加油鼓氣。
聽完他說的這些理由,兩人頓時豁然開朗。
河出靜子也将手裡的數據表往旁邊一甩,點頭道:“我相信北川老師的判斷。
發行部那邊,我會按照既定的企劃,這幾天繼續不斷加印,争取一周内就讓《人間失格》擺滿東京所有書店的貨架!”
“謝謝你,河出社長。
”北川秀笑着對她點了點頭。
換做是講談社那會兒,可能現在都開始考慮減少刊印量了吧。
而在河出書房,雖然首刷日當天就出了這種詭異情況,但河出靜子并未質疑北川秀,而是堅定的站在了他這邊。
一如當初簽約時說的那樣,一旦産生任何分歧,她都會以北川秀為主!
安撫了這邊的情緒後,北川秀和齋藤玲奈一起走到辦公區外,路過編輯部時,剛才還一個個焦慮不安的編輯現在都沉浸在《人間失格》的故事裡,不過從他們痛苦糾結的表情裡不難看出,大概率得好幾天睡不着覺了。
正如北川秀所說,這是一本需要時間發酵,慢慢體會,然後通過被救贖之人去擴散蔓延的書。
讓子彈飛一會兒!
一切才會塵埃落定!
“北川,抱歉。
你才是那個最擔心的人,我不該這個時候還給你添亂的。
”
齋藤玲奈送他出門時,直接來了個九十度鞠躬。
身為一名編輯,卻在關鍵時刻慌了陣腳,反而被自己的作者安撫了一通,她恨不得找個地縫鑽下去。
“沒事,我在你們的位置上可能會更焦慮呢。
”北川秀擺了擺手,“沒其他事的話,我就先回去了,下周開業日你可一定要來啊。
”
“一定!”齋藤玲奈握緊了小拳頭,然後重重點頭,随後又忽然喊住了他,“北川!”
“嗯?”
北川秀回頭看她。
“書一定會熱賣的,對吧?”齋藤玲奈小聲問道。
那種忐忑的心情,真該死啊。
“一定會的!我對自己有信心!”北川秀回以一個燦爛無比的笑容。
一如最初他得知競争對手是乙武洋匡時那樣。
看到他的笑容,齋藤玲奈忽然感覺信心就如潮水般湧了上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