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四章:羅網

首頁
    “如此局面之下,孫傳庭領兵勤王,卻是赢取青山關大勝……” 遼東糜爛,建奴勢大,但凡國人,皆是心痛不已。

     李岩曾經也為之而憤慨過,隻可惜他仕途不順,有心報國,卻是無法任職。

     青山關的大捷,早已是傳遍天下。

     朝廷邸報極盡慷慨激昂,九邊諸鎮通力合作,竭盡全力,仰面攻山,營救百姓,收複失地。

     成千上萬的官兵埋骨于青山關,最終換來的是打破了“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神話,大壯中國之聲威,一掃數十年來遼左敗局之萎靡。

     袁時中兵敗于孫傳庭的手中,李岩并沒有絲毫的意外。

     當時李岩給袁時中的建議便是不要在大名府久留,趕快南下轉移,與他統領的萬民軍主力彙合。

     但是袁時中在勢力快速的膨脹之後,心中有了别樣的想法,不甘心受制于人,所以在留在了大名府内。

     最終兵敗于孫傳庭之手,給孫傳庭做了嫁衣。

     李岩斜眼看了一眼懊悔不已的袁時中,沒有苛責他。

     事情已經發生,說太多的話都隻是無用功,反而還會使得麾下離心離德。

     “孫傳庭久經沙場,能力卓著,可稱不世名将,敗在他的手上,你不冤。

    ” 李岩當了許久的統帥,自然是懂得馭下之道。

     袁時中聲望頗高,骁勇善戰,頗通戰陣,能力足以獨當一面。

     雖然起初有另起爐竈之意,抱有野心。

     但是現在早已經是看清楚了局面,看清了自己,隻會更加的忠誠。

     袁時中不會成為萬民軍日後的絆腳石,反而還能夠成為他的一大臂助。

     “而且孫傳庭更多的,還是借了盧象升的勢,否則依據堅城,再如何也能堅守月餘的時間。

    ” 袁時中點了點頭。

     李岩說到了他的心坎上,誰能想到孫傳庭竟然派人打出盧象升的大纛,直接瓦解了他麾下兵馬的軍心。

     每次想到這裡,袁時中常常都扼腕歎息。

     “嗚————” 渾厚的牛角聲自遠方明軍的大陣之中傳來。

     明軍的偵騎覆壓而來,逼退了萬民軍在山下最後的遊騎,掌控了整個戰場。

     明軍的各部已經停下了腳步,做着最後的準備,正在開始應旗。

     視野之中,明軍各部軍陣嚴整,衣甲鮮明,殺氣淩厲。

     無數旌旗相繼搖動,彼此起伏,一眼望去明軍的大陣就宛如海潮起落一般壯觀。

     慷慨激昂的威武之聲直沖雲霄,響徹原野。

     李岩周圍,袁時中一臉凝重,一鬥谷還有一衆萬民軍中的将校也是神情肅然。

     官兵他們見得多了,數萬的官兵也不是沒有見過。

     但是孫傳庭所率領的明軍氣勢高昂,完全有别于其他的官兵,那股精氣神,和一般的明軍完全截然不同。

     唯一在氣勢上勝過現在孫傳庭所統領明軍的,也就隻有陳望麾下統領的那支漢中軍了。

     正因為如此,所以一衆萬民軍的軍将才會出奇的表情一緻。

     李岩神情冰冷。

     對于孫傳庭,李岩自然是佩服。

     隻是,佩服是佩服。

     但是戰場之上,兵戎相見,卻是容不得半分的留情。

     他們的立場終究是不同。

     孫傳庭,站在朝廷的一方。

     他仍然抱着幻想,抱着可以根除朝廷弊病,肅清九邊流毒,再度中興大明的幻想。

     正因為心中存在着幻想,身在局中,才無法看清現實。

     孫傳庭看不清現實,但是李岩身在局外,卻是看的分明。

     大明…… 已經腐朽不堪…… 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

     現如今坐在皇帝寶座之上的那位,沒有根除弊病,中興大明的能力。

     “咚!”“咚!”“咚!” 隆隆的戰鼓聲自山下的原野傳來,那是明軍軍鼓所發出的聲饷。

     明軍聲勢浩大,旌旗搖動之間,大陣随之而動,恍若黑雲一般向着山麓覆壓而來。

     山崖之上,萬民軍一衆軍将皆是神情嚴肅。

     人的名,樹的影。

     孫傳庭的聲名早已經是名揚四海,如何不使人懼怕。

     李岩環顧四下,周圍軍将的神情早已經是被他全部盡收于眼底。

     一種軍将如此,底下的軍兵自然更加。

     “巧婦安能作無面湯餅。

    ” 相比于一衆凝重肅穆的萬民軍軍将,李岩的神色卻要平淡的多。

     山下的明軍氣勢從外面看上去雖足,但是在李岩看來,卻是外強中幹。

     孫傳庭所領的這支明軍底細,李岩再是清楚不過。

     這些明軍大半都是袁時中曾經的舊部,經曆的戰陣有限,孫傳庭接手過來的時日尚短,就算是日日訓練,也不過是勉強成軍。

     距離真正的精銳之師,還差得遠。

     而且最為重要,從陳望和他安插的間諜手中,明軍缺糧欠饷的情況,李岩也是完全知情。

     “如今明軍氣勢強盛,隻不過是因為一路以來的連勝罷了。

    ” “這一路的連勝,早已經是沖昏了他們的頭腦。

    ” 李岩的聲音渾厚,在衆人的耳畔響徹。

     “南直隸的數萬大軍在我們的兵鋒之下,隻敢卷縮在鳳陽的内城之中!” 李岩緩緩拔出了腰間的佩刀,目視着崖山的衆将,環顧着周遭的甲士,高聲道。

     “南國入援的大軍畏懼我們的威勢徘徊不敢馳援,止步于南京。

    ” “我們從河南一路轉戰千裡之地,破洛陽、殺福王、陷徐州,連戰連捷!” “昔日披堅持銳的數萬保定鎮兵,都敗在了我們的刀槍之下。

    ” “昔日數以十萬計的進剿兵馬,都無法擊敗我們。

    ” 李岩的氣勢不斷的攀升,他的話語慷慨激昂,極富感染力,帶動着衆人的情緒不由自主的瘋狂的上漲。

     “今日鳳陽,勝利也必将會屬于我們!” “天災連綿、邊禍不斷,我等乘勢而起,有若騰龍,必将翺翔于九天之上!” 李岩執刀而立,神色冷冽,眼神決然。

     回應他的,是漫山遍野無數高舉着兵刃的軍卒,是無數應令而動的旌旗。

     李岩擡起了頭,将目光投向遠方,極目眺望而去。

     地平線的盡頭,數條黑線正朝着白雲山的方向緩緩而來。

     明軍的背水一戰,也在李岩的預料……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