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六十章:據襄陽而望南國

首頁
    作,楊嗣昌病死,他現在肯定正忙着整備麾下的兵馬,占據地盤。

    」 左良玉之心,昭然若揭。

     左良玉這些時日一直在不斷的發展自己的勢力。

     原先楊嗣昌在的時候,左良玉還沒有表現的太明顯,隻是在有些時候找尋借口不聽調令。

     現在楊嗣昌身死,整個南國處于無人管轄的境況。

     左良玉隻會更加的肆無忌憚。

     之前從川東傳來的消息,左良玉占據 「現在朝廷進剿的兵馬除去左良玉所部外,隻剩下了不到兩萬的兵馬,後繼乏力。

    」 黃陵城一戰,猛如虎麾下部曲損失慘重,其餘各鎮也是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損失。

     而且連番的追繳之下,一路上同樣也有損耗。

     「徐軍師的意思是?」 張獻忠挑了挑眉,看向徐以顯。

     徐以顯沉吟了一下,而後道。

     「如今之局,樊城在官兵之手,門戶為官兵所把持,我等無法北上,唯有往南一途。

    」 徐以顯上前了一步,言道。

     「楊嗣昌身死,繼任者未到,官兵主力不強,自然不敢擅動,此時正是我軍運籌之良機。

    」 張獻忠眉頭微蹙,很是猶豫,有些不甘心的說道。

     「軍師的意思,我們就這樣放棄襄陽?」 當初攻下襄陽的,他本來沒有留在襄陽的意思。

     但是徐以顯對他說,據襄陽可望南國,定南國便可取天下,确實是點燃了他心中的野心。

     而眼下,徐以顯卻似乎是再旁敲側擊的對他說,襄陽不可守,要放棄襄陽。

     張獻忠又如何能夠甘心。

     「自然不是。

    」 徐以顯也知道張獻忠不想放棄,當下道。

     「我軍既然攻下襄陽,就斷無輕易放棄襄陽之理。

    」 「若是直接放棄襄陽,我軍南下之際,陳望領兵收複襄陽,帶領騎兵順流直下追擊我軍,我軍也會因此而吃下大虧。

    」 「所以,無論是想與不想,都必須要在襄陽留下一支兵馬守備。

    」 張獻忠神色陰沉,不悅道。

     「那留在襄陽的兵馬,豈不是成了孤兵。

    」 襄陽三面環水,一面環山,是易守難攻之地。

     但是他們主力南下了,襄陽就成為了孤島,島上的兵馬就成了孤軍。

     襄陽是湖廣的咽喉,但正是因為是咽喉,才更容易被扼住。

     留下的兵馬,無疑于就是送死。

     張獻忠确實是心狠手辣,當初為了能夠逃出生天,十幾萬饑兵步隊說丢就丢,連羅汝才都當作誘餌丢給了明軍。

     留下一隻兵馬作為殿後,吸引火力,對于張獻忠來說并不算太心痛。

     隻是這麼明顯的讓人送死,又有誰會願意? 誰都不會願意心甘情願的去送死。

     他麾下的嫡系兵馬,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留在襄陽送死。

     那些剛剛招募的新兵,他們都是為了一口飯吃,明擺着讓他們送死,自然是不可能。

     隻怕朝廷官兵大軍壓到,這些新募的兵馬就直接繳械投降了。

     徐以顯跟着張獻忠也已經有不少的時日,他自然是明白張獻忠是怎麼樣的人。

     「守襄陽的人,不是留下來送死。

    」 「我軍南下,不代表要放棄襄陽。

    」 徐以顯走到一旁,吩咐着一名侍從将懸挂在一旁的地圖推到了殿宇中央。

     「大王請看。

    」 徐以顯站在地圖的旁側,解釋道。

     「萬民軍如今在河南的歸德府内,與保定、山東的兵馬,還有南直隸的兵馬交鋒,牽制着漢中軍和河南官兵的主力」 「陝西的官兵主力被李自成牽制,現在被拖延在西部臨洮府一帶。

    」 「川内因為我軍的攪動,許多地方都引起了動蕩,川兵現在根本無力出川。

    」 「革左五營在英、霍山區,牽制着南直隸地區官兵的主力。

    」 「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進剿官兵,隻有萬元吉麾下不到兩萬的殘兵,就算是再加上處在樊城的陳望,也不過兩萬三千人。

    」 「守住襄陽,并不是不可能之事。

    」 徐以顯雙手作揖,面對着張獻忠,沉聲道。

     「襄陽府内流民衆多,這些流民食難果腹,難以聊生。

    」 「野戰對敵,再多的饑兵也無用,但是守城拒敵,他們卻是可以成為助力。

    」 「襄陽 城堅池固,為南國官兵後勤所在,積蓄糧草無數,不需要擔心糧草的問題。

    」 因為河南災荒的影響,還有此前湖廣的兵禍,所以在襄陽城外有不少的流民。

     現在張獻忠麾下那些新募的兵馬,大多也都是從這些流民之中招募而來的。

     隻需要利用糧食,便可以讓這些朝不保夕的饑民賣命。

     「南下,是為了之後的大業,守襄陽,也是為了之後的大業。

    」 「襄陽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據襄陽可望南國,定南國便可取天下,把持襄陽,對于我軍來說極為重要。

    」 「留下一部守備襄陽,不僅可以把握要地,還可以牽制一部分官兵的兵力。

    」 「如今處于湖廣的官兵兵力本就不多,被牽制之後,能夠制約我軍南下主力自然就更少了。

    」 「進剿官兵勢力空前薄弱,正是天賜之良機。

    」 徐以顯的聲音越發的高昂,他的神色激動,目視着張獻忠,握拳道。

     「洛陽城陷、李岩殺福王,此番大王攻破襄陽,又殺襄王,明廷已然威信掃地。

    」 「大王帶領主力,順流而下,直入江漢,一路若是能夠勢如破竹,必将引得天下劇震。

    」 「屆時……」 徐以顯平複了一下激動的情緒,複言道。

     「大王隻需振臂一呼,萬民必将景從,四方群起響應共伐明廷,天下易主,隻在旦夕!」 張獻忠的神色凝重,徐以顯的話确實是打動了他。

     如今天下的情勢,也确實如同徐以顯所說的一般。

     進剿的官兵實力空前薄弱。

     自襄陽往東南,就是一馬平川的江漢平原。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徐以顯見到張獻忠意動,當下再進一步,言道。

     「一員大将,一萬甲兵,足以守襄陽。

    」 免費閱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