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一章:訊息

首頁
    開封府,杞縣,漢中軍大營。

     睢水河畔,此時旌旗遍布,密密麻麻都是漢中軍的營帳。

     杞縣,這座傳承已有千年之久的古城,如今卻已經是空無一人,成為了一座冰冷的死城。

     到處都是殘垣斷壁,到處都是火燒毀壞的痕迹。

     陳望立馬郊野,凝望着不遠處早已經成為了一片廢墟的杞縣。

     這裡,正是李岩的起家之地。

     紅娘子領兵打破了杞縣,将當時被困于監牢之中的李岩從監獄之中救出。

     李岩在第二天的時候,從紅娘子的手中接過了整支軍隊的指揮權,殺官造反,開倉放糧。

     而後整個杞縣被付之一炬,杞縣的百姓皆是跟随着李岩,跟随着這名散盡了家财來救助他們的李公子一起揭竿而起。

     自此,河南民變一發不可收拾,邁入了一道嶄新的篇章。

     李岩猶如彗星一般崛起,帶領着萬民軍不斷的發展壯大,直至今時今日,成為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巨物。

     僅僅是才過了一年的時間,李岩便已經走完了當初王嘉胤、高迎祥耗費了數年才走完的道路。

     在現在這個時候,在一衆義軍之中,李岩的實力無疑是最為強大的。

     無論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亦或是羅汝才和革左五營。

     這些在崇祯早年便已經是攪動天下風雲的寇首,卻是還不比不過李岩這個後起之秀。

     李岩作為舉人,作為這個時代的讀書人,他的眼界,使得萬民軍的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而有着王嘉胤、高迎祥等人的前車之鑒,因此也讓李岩有了選擇正确道路的思路。

     「萬民軍還是沒有動靜?」 陳望的目光從不遠處隻剩下的殘垣斷壁之上移開,轉向了東面。

     杞縣早已經是成為了過去式,一切都已經化作了灰飛,無論是建築,還是人,都已經不在。

     「還是沒有動靜。

    」 胡知義雙眉緊蹙,遠望着遠處正在逐漸東升的旭日。

     「萬民軍的部隊從我軍進入杞縣之後,便退回了睢州城下,他們在睢州城外修築防禦工事,設置火炮陣地。

    」 「我軍如果強攻睢州雖然能夠得勝,但是自身傷亡也不會小。

    」 「萬民軍的塘馬也還是一如既往徘徊我軍的周圍,我軍進他們便退,我軍退他們便進。

    」 在開封城打了一仗後,萬民軍進步了很多,李岩也學到了很多。

     萬民軍的騎兵不再傻傻的和漢中軍的騎兵交鋒,而是遠遠的監視着,不與漢中軍的騎兵發起任何的沖突。

     而萬民軍也同樣是回縮兵力,盡可能的依城而守,無論如何就是不主動出擊。

     陳望領兵從開封趕到往杞縣,根本沒有放一槍一炮,萬民軍的部隊便撤離了杞縣地帶,一路退到了睢州城下。

     萬民軍的目的昭然若揭,根本沒有隐藏的意思。

     「李岩在北面和東面的情況也是一樣。

    」 「山東和南直隸的兵馬也徘徊不前,被萬民軍的部隊阻隔在外,商丘成為孤島。

    」 「商丘雖然城堅池固,但是萬民軍圍攻也已經有二十餘日,依照商丘城内的守備力量,絕無可能堅持這麼久的時間。

    」 商丘城能夠堅持這麼久的時間,其實很簡單。

     李岩早就有實力攻下商丘,之所以一直遲遲沒有攻下商丘,不過是拿着商丘做練兵的場所。

     在開封,李岩也是同樣,将開封作為練兵的場所。

     隻是陳望領兵出城襲擊重創了萬民軍的主力,是的萬民軍的士氣遭受了極大的打擊。

     李岩後續的退兵也隻是無奈之舉。

     而之後,在進入了商丘之後,李岩故技重施,剪除了商丘周圍的城池之後,将其孤立起來,作為練兵的場所。

     商丘内無強兵,外無奧援,無疑是最好的練兵場。

     「楊文嶽現在到何處了?」 陳望神色凝重,現如今擺在他的面前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

     李岩後續的行為根本就是無法預測,一切都和原本的曆史想去甚遠。

     「楊文嶽領着保定的兵馬已經進入山東曹縣,原本計劃是從曹縣南部渡河,但是萬民軍卻是提前在沿岸設防,現在正處于相持的時态之中。

    」 「相持……」 陳望眉頭緊鎖,南直隸的兵馬在徐州彙聚,沒有絲毫的進剿的意思。

     楊文嶽倒是确實有心進剿,但是卻是有心無力。

     被孫傳庭訓練許久的保定兵戰力确實不差,但是一将無能,累死三軍。

     楊文嶽在崇祯二年,任江西右參政,曆湖廣、廣西按察使,雲南、山西左右布政使,以右副都禦史巡撫登萊。

     接任孫傳庭的職位為保定的總督,還是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