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一十七章:南國(7k)

首頁
    張獻忠奔走川中,他對于漢中府的威脅自然也因此而解除。

     所以在正月之初,陳望便收到了楊嗣昌傳來的新令。

     楊嗣昌将一個新的任務交給了他——限期三月,清剿盤踞在鄖陽南部竹、房山區的整世王王國甯部。

     陳功、周遇懋兩營仍然留守在漢中府内,讓其戒備陝西的流寇,保護漢中府、以及瑞王的安危。

     畢竟李自成的威脅确實是實實在在,雖說李自成在占據鳳縣之後,對于漢中府隻是發起了幾波試探性的進攻。

     但是漢中府内因為有瑞王在的原因,楊嗣昌自然是不敢去賭。

     親藩失陷,這可不是小過。

     所以哪怕是剿匪事務緊急,但楊嗣昌仍然不願意放松半點漢中府内的防務。

     收到楊嗣昌新令的同時,陳望便已經是明白了楊嗣昌準備要做什麼了。

     楊嗣昌讓他清剿王國甯,為的便是徹底解除流寇對于鄖陽府的威脅。

     羅汝才在夷陵殲滅楊世恩和羅安邦所部後,便退到了興山、歸州北部的山區。

     兩人當初在川東分兵,打的是分散追兵而後會和的計劃。

     過往的時候,在四處流竄之時,張獻忠就和羅汝才配合多次。

     但奈何計劃趕不上變化,秦良玉領兵到達了萬縣,隔斷了張獻忠東歸的道路,張獻忠因此铤而走險,轉攻巴州。

     楊嗣昌現在四處調兵遣将,興師動衆,講興、歸山區三面圍住,為的便是要先剿滅羅汝才一部,同樣也是限期三月。

     楊嗣昌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兩月之内,平定湖廣的叛亂拿出一份好的成績交給崇祯。

     就在湖廣的圍剿轟轟烈烈之時。

     陝西的局勢也随着三邊總督鄭崇儉領兵進入,開始變得越發的緊張了起來。

     正月十六,元宵節後的第一天,鄭崇儉在西安大會諸将,合兵三邊兵馬共計大軍四萬餘衆。

     以祖大弼、賀人龍、李國奇等為将,分三路兵馬進剿川陝西境内流寇。

     李國奇領兵八千,自淳化進湫頭鎮,北上清剿慶陽府。

     賀人龍領兵一萬三千人,自邠州進泾州,西進清剿平涼府。

     三邊總督鄭崇儉親領祖大弼等将,領兵兩萬,自興平進扶風,西進清剿鳳翔府。

     秦撫丁啟睿領餘下兵馬鎮守西安府,清剿府内賊寇殘黨,保衛秦藩。

     鄭崇儉領兵入陝的消息自然是瞞不過此時正在陝西攪動的李自成,面對着三路進剿而來的明軍。

     李自成也傳檄四方,不斷的收攏防線,不斷的調集兵馬,向着鞏昌府的張家川靠攏,似乎準備依據着張家川有利的地勢與明軍一決勝負。

     根據塘報述說,李自成麾下有精騎五千,馬軍萬餘,步卒饑民逾三萬之衆。

     而留在川北龍安府的則有步卒兩萬餘衆,馬軍三千餘,精騎約三千。

     經過了數個月的轉戰争鬥和發展壯大,李自成麾下勢力總兵力已經是超過七萬。

     這個數量雖然比起當初李自成鼎峰的時候要少得多。

     但是單從戰力方面來說,李自成如今麾下所部的戰力比起昔日要高得多。

     裹挾饑兵的戰法,羅汝才和張獻忠早已經是棄之不用,而李自成也同樣沒有再用。

     陝西今年同樣受災,随着災荒的南遷,原本還算是過得去的鞏昌和鳳翔兩府受災頗重。

     李自成兵出陝西之後,打破州縣,開倉赈糧,引得無數民衆而景從。

     李自成在其中挑選精壯,練為步卒,以九邊之法,整編隊列,訓練部衆。

     趁着河南、湖廣、四川大戰期間,李自成領兵橫掃了鳳翔、鞏昌、平涼三府外圍的衛所。

     這些衛所之中,存放的盔甲很少,但是卻擁有着為數極多的武器,尤以長槍最多。

     李自成破西安府兩衛,從中收繳了大量的火器。

     這些火器都是孫傳庭在任期間整備衛所期間生産,生産出的火器大多合用,并非是工部産出的那種偷工減料的劣質貨。

     李自成也因此組建了一支純火器部隊,同時也集中大型火炮編練為隊。

     但即便是如此,李自成在陝西不過隻有四萬多的兵馬,隻和進剿的明軍人數相當,戰力還是遠遜于進剿的明軍。

     祖大弼、賀人龍都是勇将,兩個人都同樣有瘋子的名号,區别隻是祖大弼是在關外打出來的名号,而賀人龍則是在關内。

     李國奇雖然平庸,但是也是将門出身,本領也是有,雖比上不足但是比下仍有餘。

     三路進擊,而李自成固守孤城,勝負似乎無有懸念…… 如今的局勢讓陳望越發的看不明白,監察所的設立不久,加上自身的局限,隻能隐藏于暗地。

     傳遞消息的渠道很多時候,隻能是用用商隊、镖局等作為掩護,自然是比不過飛馬快遞。

     因此陳望能夠得到的消息也極為有限,目前來說,隻有鄖陽、漢中兩府之地的消息能夠迅速得知,周邊的府州消息基本都要延遲不少的時間,而且情報也不完全。

     至于和河南、陝西、南直隸、四川等不接壤的等府州,監察所暫時還沒有觸及到的鄉縣。

     幾乎就是兩眼一抹黑,隻能依靠着朝廷發來的塘報獲知些許的消息。

     因此無論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的情況,陳望都隻是知道一個大概。

     而李岩和如今處在南直隸英、霍山區的革左五營情況,就更加的模棱兩可。

     …… 連山之間,鼓聲盈天。

     山道之上,密密麻麻皆是搖動的紅旗,一眼望去皆是攢動的人頭。

     震耳欲聾的呐喊聲一浪一浪的,恍若海潮一般向着陳望沖刷而來。

     楊嗣昌軍令,陳望自然是要遵從。

     雖然陳望如今已經是站到了武臣的頂點,挂印的總兵,節制各鎮兵馬,但是仍舊是沒有辦法擺脫所有的制衡,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左右局勢。

     陳望現在能做的,還是因勢利導。

     如今之所以能夠掌控漢中府、鄖陽府兩地的軍事大權,享有自主調兵權,節制各鎮。

     這一切都是借助楊嗣昌這個總理督臣的權勢。

     勤王的聲望,曹文诏的推薦,讓楊嗣昌南下督師的時候選擇将平賊将軍交給了他。

     此前的事迹,忠臣的名聲,讓朝廷沒有對于他起到任何的疑心。

     又因為戰功斐然,所以陳望才能夠穩坐于漢、鄖之地。

     漢、鄖之地關系重大,必須要一員重将把守。

     各營各鎮的兵馬在這幾個月以來都是不斷的奔波,譬如左良玉、譬如賀人龍。

     這數個月他們幾乎沒有一日可以休息的時間,不是在平叛,就是在去平叛的路上,根本得不到喘息。

     不過很快,陳望可能也要過上這樣的一種日子。

     陳望擡頭遙望着不遠處的山嶺,山嶺之上黑旗飄搖,撕心裂肺的喊殺聲正從其上傳來。

     這裡是竹山、房縣南部的山區,也是七十二營流寇、整世王王國甯最後的據點。

     陳望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逐步的收縮包圍網,将躲藏在竹、方山區的流寇逼到了這處絕地。

     如今王國甯所在的山嶺,已經是被四面合圍。

     王國甯麾下原先有一萬多的兵馬,如今隻剩下了兩千餘人,此時做困獸之鬥,覆滅隻在旦夕。

     陳望站在山北的坡地之上,這裡可以直接看到王國甯所在的營壘位置。

     趙懷良按刀叉腰,領着一衆甲兵護衛在陳望的身側。

     胡知禮被陳望留在了興安城内,胡知禮兼管着軍法處,管帶監察所要做的事情很多。

     正因為如此,胡知禮如今逐漸的退至幕後,所以自然也是沒有參與這一次的圍剿。

     陳望的護衛一共有百騎左右,不少人都是出自陳胡兩氏,其餘的則是從原先的遼騎之中選拔。

     第一騎兵千總部算是直屬部,陳望去哪裡都是帶着第一騎兵千總部随行。

     因此趙懷良作為第一騎兵千總部,自然也是承擔着護衛的任務。

     除去趙懷良和一衆甲兵之外,鄖陽衛的指揮使康瑞武,還有土兵的遊擊馬玉瑛也在坡地之上。

     這一次圍剿王國甯,陳望自然不是隻領了本營的兵馬。

     陳功離去、他麾下的兵馬總共隻有五千人,算上張二和黃龍兩營,還有三千的土兵,也才一萬一千多人,根本不夠圍山。

     所以陳望還征召了駐紮在了竹、房的八千湖廣營兵。

     原先領兵的陳洪範因病辭官,而後陳洪範麾下的這一支兵馬便沒有人再統領,現在直接歸屬陳望節制。

     鄖陽衛的指揮使康瑞武之所在此,也是受了陳望的征調。

     不過陳望調康瑞武過來,并非是因為他麾下的那千餘人兵馬。

     說實話,陳望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自然是看不上鄖陽衛這一兩千的弱卒。

     主要還是因為陳望準備在鄖陽府城内開幾家商行,同時設一家镖局。

     除去作為監察所的掩護之外,還有便是賺取銀錢,找尋渠道買賣貨物。

     這一次調康瑞武過來,其實也算得上是利益的交換。

     用分潤過去的戰功,換取康瑞武這個地頭蛇在鄖陽府城内的助力。

     康瑞武站的離陳望稍遠一些,和趙懷良站在一起。

     而馬玉瑛和陳望站的很近,此時馬玉瑛正指着遠處的山嶺,向着陳望解釋道。

     “山地和平地上不同的地方很多,你們的甲太厚了,不靈便,在平原确實厲害,丘陵也還行,但是在山地這樣厚的甲不行。

    ” 北地混亂,局勢錯綜複雜,而且如今陳望的根基是在漢中,還有一個借由進剿,趁機控制了大半鄖陽府,都是在南國的範圍之内。

     南國之中。

     西南山多林密、道路難行。

     東南丘陵連綿、河網密布。

     東南沿海的情勢雖然也沒有北方那般錯綜複雜,但是牽扯的利益太大,如今内外海域鄭芝龍一家獨大。

     而且因為地理問題,不适合作為基業之地。

     十年陸軍、百年海軍,往東南發展可不是一條好路,所以陳望現在預備是先取西南。

     而要取西南,最大的阻礙,便是錯綜複雜的地形。

     陝西雖然也有山,但是卻不同于西南的山,地形也沒有西南那邊複雜。

     山地作戰和平原作戰是截然不同的兩面,這一次圍剿王國甯,陳望都是依據着馬遠山的方略在進剿。

     而事實證明,馬遠山作為土人山民,在山地作戰卻是經驗豐富。

     跟着馬遠山,陳望确實學到了很多的技巧和戰法。

     馬遠山現在正在前線指揮着大軍進剿,而馬玉瑛則是留了下來,給陳望解答相關的問題, “重甲如何不好?” 陳望眉頭微蹙,問道。

     “在山地之間重甲雖然确實活動不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