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七十章:勢

首頁
    鳥入山林,日暮西山。

     明軍突然的兇猛,讓清軍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因此損失不小。

     但是清軍到底是曆戰之師,數個時辰之後,清軍也已經是猛攻之中回過神來。

     他們向着山坡的高地增設了大量的軍兵,最終還是擋住了明軍的攻勢。

     曹變蛟最終還是沒有能夠乘勝追擊,再度擊破清軍的第二座營壘。

     其實曹變蛟一開始的時候,曹變蛟已經是帶兵殺進了第二座營壘之中,但是營壘之中的清軍極為頑強,其中不乏護軍營的甲兵。

     他們占據着有利的地形,裝配着強弓,營壘之中還有不少的火器存在嗎,這些都限制了曹變蛟的勇武施展。

     而且曹變蛟最為擅長的其實還是馬戰,隻可惜山道崎岖,根本就沒有戰馬施展的地方。

     人力終有極限,曹變蛟勇力過人,但是接連的鏖戰卻是讓跟随着曹變蛟的一衆家丁和甲兵感到疲憊。

     最終曹變蛟隻能是無奈領兵暫時撤退,換上了另外的營鎮攻山。

     清軍戰力本來就強,善射的弓手衆多,又兼有地利,仰面攻山本就是落于下風,戰局就此陷入了僵持。

     随着夜幕的落下,連綿的山嶺也再度恢複了沉寂。

     明清雙方皆是暫時收兵回營。

     清軍調兵遣将,開始根據實際的情況重新分配防守的兵力。

     而明軍則是暫時休兵罷戰,穩固陣線。

     除去曹變蛟攻破了東山的一座營壘之外,西山也攻破了清軍的一座營壘。

     說實話,孫傳庭最初聽到高起潛派人傳來捷報,言稱攻破了清軍外圍的第一座營壘之時,第一反應是難以置信。

     遼東的問題的孫傳庭心中清楚非常,正是因為清楚,所以才不相信。

     遼東的營鎮其實已經開始門閥化,高額的軍饷,極高的自主權,讓遼東逐漸脫離了帝國的缰繩,朝廷的掌控。

     關甯軍能不能打,答案是肯定能打。

     但是關甯軍能打,卻為什麼建奴仍舊如此猖狂。

     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因為關甯軍雖然能打,但是關甯軍卻不願意打。

     關甯軍之中最能打的就是各鎮營将麾下的直屬家丁。

     但是那些家丁,各鎮的營将都是當作寶貝一樣,輕易不會動用。

     除非是遇上生死存亡的時刻,才會去盡力一搏。

     這一次建奴入關,戰報之上關甯軍一直都是敗多勝少,但實際上關甯軍根本就沒有多少的傷亡。

     這一戰孫傳庭其實并沒有對于關甯軍抱有什麼期望,也并沒有想要求關甯軍取得多少的戰果。

     隻是需要關甯軍的騎兵作為策應,以此給與建奴心理上的壓力,同時彌補人數上的劣勢。

     但是眼下的關甯軍的表現卻是遠超他的想象。

     “建奴營壘守備森嚴,南山久攻未果,東山全賴變蛟将軍之力得以破寨。

    ” 跟随觀戰的兵部官員,向着前來報捷的塘馬詢問道。

     “不知西山營壘告破,是哪位将軍之功?” 前來報捷的塘馬,挺胸擡頭顯得極為驕傲,聽到有人問起,當下便高聲回答道。

     “破寨者,乃是我遼東前鋒右營副将,吳三桂!” “吳三桂?” 一衆官員皆是議論紛紛。

     前來觀戰的官員多是兵部出身,對于吳三桂他們并不陌生。

     吳三桂是遼東總兵吳襄的兒子,也是祖大壽的外甥。

     崇祯三年,吳三桂随祖大壽和吳襄收複灤州、永平、遵化、遷安四城,在遵永大捷中立勒功,而後授為守備。

     而後曆戰有功,逐級上升,最近一次是升任,是在崇祯十一年的九月,升為了遼東前鋒右營副将,也就是副總兵。

     “果然是将門虎子!” 有人出言贊歎,氣氛一時間熱烈了不少。

     首戰告捷的喜悅在人群之中洋溢。

     孫傳庭雙目微凝,看向西山的方向。

     從他所處的位置,隻能看到西面大陣的邊角,其餘的視野都被山嶺所遮擋。

     孫傳庭沒有在這個時候說出什麼破壞氣氛的話,而是順着衆人的話頭對于吳三桂誇贊了一番,并且下令嘉獎,派人攜帶肉米前去犒軍。

     夜幕落下,四野卻是燈火通明,戰後的寂靜并沒有持續多久。

     清軍連營不僅在營壘之中樹起了火把,甚至還在山道坡地等進攻的地帶豎起了不少的火把。

     火光照耀之下,原本可以暗藏人員的地方現在卻是一片光亮,根本沒有多少夜襲的機會。

     山道之上,無數的火把将其照耀的猶如白晝一般。

     大量的車馬牲畜還在順着道路一路向北。

     哪怕是到了夜晚,清軍也沒有停止轉移擄掠所得。

     明軍兇猛的攻勢,讓多爾衮感覺到了比起之前更大的威脅,因此在晚上甚至還加快了運送辎重糧草的速度。

     明軍下的明營,無數的燈火在營壘之中被點燃,練成了一片,璀璨奪目,恍若天際之上浩瀚的星海一般! 明軍的東、西、南三方大營,此時都是人聲鼎沸,喧嘩一片。

     無數的軍卒高舉着手臂正在振臂高呼! “威武!!!” 威武之聲貫徹寰宇,響徹群山。

     白日的大勝,讓所有人的精神位置極為振奮。

     清軍被他們打的隻能是維持守勢,根本沒有多少還手的力量。

     哪怕是進攻受挫,沒有攻下營壘的南山,清軍也沒有讨到多少的好處。

     一天的大戰,共獲斬級三百七十六級。

     攻山之戰能夠取得這麼多首級,無疑算得上大勝。

     首級并不代表真實傷亡,首級一般都比真實的殺傷要少得多。

     攻山的首級,因為敵軍是防守的一方,因此首級更難獲取。

     之所以有三百七十六級,還是因為白日一共攻破了兩座營壘。

     大部分的首級斬獲都是從那些還未來得及撤離營壘的清軍身上獲取。

     不過這樣的傑出的戰果,并非是沒有代價。

     代價就是傷兵營躺着超過兩千多名的傷員,還有一千四百名軍兵的屍體。

     進攻方比防守方的傷亡無疑是要更多。

     僅僅是一天的時間,傷亡便已經是将近了四千的大關。

     與大營之中的慶功會的熱烈氣氛相比,傷兵營中的氣氛要沉悶的多,營地之中滿是痛苦的呻吟聲。

     孫傳庭沒有呆在前營和衆将一起慶功,而是停留在傷兵營中。

     陳望穿着一件深紅的箭衣,跟随在孫傳庭的身側,亦步亦趨。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