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六章:潰圍

首頁
    “咚!”“咚!”“咚!!” 清軍大陣之中戰鼓連敲,低沉的海螺号也同時在戰場之上響徹,兩者相互交錯混雜在一起。

     在經曆了排铳和火炮的連番轟擊之下,清軍前陣的軍卒幾近崩潰。

     隻是……在戰局進行到一半時,因為明軍火炮的原因,查蘇喀将本來應該排在前陣的輕甲弓手安排在了中間的位置,而将本應該是排在後方的跟役還有輔兵安排在了前方作為炮灰。

     漢中軍這一陣的排铳和散彈,殺傷的大部分都是清軍中的跟役和輔兵,後續的輕甲弓手也受到了重創。

     排在最後的死兵卻是沒有遭受太多的傷亡,而在其後的清軍護軍營也同樣沒有多少的傷亡。

     排在後方的清軍死兵闊步向前,前陣軍兵的傷亡并沒有對他們的士氣造成太大的影響,他們的陣列仍然嚴密,他們的步伐仍然沉穩。

     伴随着急促的戰鼓聲,身穿着重甲,手持着兵刃的清軍死兵結成了大陣,恍若一堵牆般向着漢中軍的大陣直壓過來。

     前陣的傷亡并沒有能夠吓到後方的清軍死兵,他們常年于白山黑水之間穿行,見慣了死亡,也習慣了鮮血。

     鮮血和死亡反而激起了這些女真獵人們心底裡的血勇。

     他們狂呼酣戰,怒聲的呼喊着,高聲的發洩着。

     “殺光這些尼堪,一個不留!!” 一衆身穿着重甲的清軍甲兵,猶如潮水一般漫過曠野,迎着漢中軍的大陣直沖而去,他們的眼眸之中沒有的半分的畏懼和膽怯。

     從薩爾浒一戰之後,他們就再也沒有畏懼過這些住在南邊的明人! 此時此刻,在他們的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殺過去,靠上前,将這些南兵一個不留全部殺掉。

     這些明軍所擁有的火器讓他們畏懼,讓他們恐慌。

     面對火铳火炮這類的火器,他們從小磨砺的武藝,從小鍛煉的體魄,曆經百戰的經驗都沒有絲毫的用處。

     火铳打來、炮彈滾來,根本無力抵擋,最終隻能落得身死命隕的下場。

     漢中軍的中軍鼓點恍若雷霆般震響,密集的鼓點好似山嶺深谷之中吹起的驟雨狂風。

     一衆漢中軍的甲兵跟随着鼓點的節奏不斷的加快着腳下的步伐,長久的訓練讓他們能夠在急促的鼓點之下,仍舊保持着整齊的步伐。

     他們的眼眸之中也沒有一絲一毫的畏懼。

     除了軍中的遼騎之外,其餘漢中軍的軍兵大都是陝西人,他們世居陝西,和遼東相隔千裡之遙。

     清軍沒有敗過,他們又何曾敗過?! 從入伍開始,他們便幾乎沒有停過各式各樣的訓練。

     千裡轉戰,萬裡奔波,他們曾與成千上萬的流寇在血潭之中掙命搏殺,從屍山血海之中殺将而出。

     而那些軍中遼騎,他們的眼神之中也沒有半分的畏懼。

     身為遼人,他們和清軍之間的仇恨幾乎是不可能化解。

     在遼東的時候,他們沒有辦法,他們隻是普通的軍将,他們沒有自主的權力。

     他們有勇氣,但是頂上的将校卻是沒有勇氣,統兵的将帥卻是沒有勇氣。

     不過現在一切都已經改變,他們的将軍并不缺乏勇氣。

     隆隆的踏步聲伴随着漢中軍大陣的推進,跟随着昂揚的戰鼓聲向着前方席卷而去,和清軍大陣之中的喊殺聲迎頭撞在一起。

     最血腥的肉搏戰即将到來! 二十步的距離,這個距離甚至連對面大陣之中人的眉眼都可以看的一清二楚。

     雙方陣中的軍兵此時都看到了對方的模樣,兩者不約而同皆是心中一凜。

     “嗚————” 低沉的螺号聲自清軍的大陣後方傳來,清軍大陣的腳步再度加快。

     幾乎就在同時,清軍的大陣之中陡然飛出了大量的飛斧,還有鐵骨朵等一衆投擲用的短兵。

     緊随其後的不少護軍營騎兵此時也已經是下馬步戰,抓住最後的時機射出了重箭。

     “放!!” 與此同時,漢中軍的軍陣之中也響起了一陣嘹亮的天鵝音。

     後陣一衆下馬的步戰遼騎皆是紛紛射出了手中的重箭。

     清軍的戰法陳望一清二楚,怎麼可能沒有反制的手段。

     兩方陣前箭矢往來、投擲物遍布,雙方陣線之中不斷有軍卒慘叫着倒下和中傷。

     但是沒有任何一人停下前進的步伐。

     千百人列隊而前,一齊擁進,怎能容人後退躲閃? 前方的人倒下了,後方的人就踩着前方人的身軀繼續前進,後方的人倒下了,更後方的人就繼續補上,戰陣之上,便是如此,沒有半分的人情,也容不下絲毫的軟弱。

     巨大的壓力沖擊着兩軍前陣軍卒的神經和意志。

     “殺!!!”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自漢中軍的軍陣之中迸發出來,向着前方直沖而來的清軍大陣席卷而去。

     得益于長期的訓練,哪怕再不斷有人倒下的時刻,漢中軍大陣仍然平直。

     直沖而來的一衆清軍甲兵也是紛紛大聲的呐喊着,他們呼喝着難懂的滿語,神色猙獰的怒吼着、咆哮着。

     他們的前方,是一片又一片由長矛組成的森林,放眼望去,盡是密密麻麻的槍刺,而那些槍刺此時已經放下,向着他們直沖而來。

     清軍大陣越發的急切,前排的刀盾兵弓着身軀快速的跑動着,後排的甲兵皆是紛紛放平手中的長槍和刀兵,齊聲呐喊迎着漢中軍的大陣發起了沖鋒,深藍色的直線在曠野之上演變成了曲線。

     轉瞬之間,深藍色的洪流便已是撞上了席卷而來的赤潮,在山呼海嘯的喊殺聲中,兩軍已經是越過了中間的間隔短兵相接在了一起。

     兩股鐵流迎面對撞,一瞬之間便已經是激起了無數的血浪,腥臭的血腥味一瞬間彌漫的到處都是。

     無論古今還是中外,槍兵基本都是冷兵器時代近戰的主角。

     不比于難練的刀盾,練出一名合格的槍兵要簡單的多。

     而且一杆長槍和一百杆長槍并非是簡單的加減法,随着槍兵的增多,量變也可以産生質變。

     當長槍兵結成大陣,對手要想打破,往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漢中軍的前陣幾乎都是長槍兵,而清軍之中也有為數不少的槍兵。

     不過清軍是發起進攻的一方,前陣大部分人都還是手持着刀盾。

     很多時候兩軍接陣,是槍陣之間的相互絞殺,看哪一方能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