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真就信了你的鬼話。
”
陳功擡起手,揉着太陽穴,有些無語道。
“是嘛……”
陳望清咳了一聲,被陳功揭了老底,自己也覺得有些尴尬,他也是下意識說出什麼盡忠職守的話。
洪承疇、孫傳庭、曹文诏這些人都是人精,經常和這些人打交道,陳望自然是不敢怠慢分豪。
既然已經立下了忠臣的人設,便隻能是按照這個人設繼續演下去。
演的久了,有時候下意識說出的話都完全的貼合了身份,倒是有種騙人先騙己的感覺。
“兵兇戰危,戰場之上決不能抱有僥幸?”
陳望面色微闆,轉移話題,教訓道。
“現在你還隻是千總不打緊,但是日後你肯定要獨領一軍,到時候還這樣冒失和不謹慎,讓我如何放心将你外派出去。
”
“打住,打住。
”
陳功舉起了馬鞭,連連揮手。
“帶兵的重任就交給義哥、禮哥他們,我真帶不了兵。
”
陳功有些無奈,他是真不想帶兵,但是陳望卻老是想要培養他領兵。
“陷陣沖鋒,斬将奪旗,我都行,隻要别讓我帶兵,别讓我讀書寫字,一切都好說。
”
陳功想起陳望布置下來的任務就感覺頭疼,似乎陳望還準備在軍中開展什麼識字班掃盲,他們這些千總還要學什麼《軍官操典》《練兵紀要》之類的書。
他在族學裡面上學的時候都已經是上的頭疼不已,如今當兵竟然還要讀書學字,不如直接給他一刀。
“小曹将軍沒有讀過這些書,他也會帶兵打仗,而且一路來戰功皆是列在首位,難不成離了這些書就帶不了兵,打不了仗了?”
陳功有些無奈的抱怨道,他實在是不明白,為什麼陳望總是喜歡開辦什麼識字班,什麼學校。
在兩處衛所裡面也設了什麼學堂教人聽說讀寫,後面又建了什麼工學堂,要教人怎麼做工打鐵。
現在又準備計劃要在軍中推行那些識字班,軍官也要讀書學習。
“那你還就真說錯了。
”
“我書房裡面有好幾本兵書都是小曹将軍送的,你不會以為别人真不識字,真不讀書吧?”
陳望斜了一眼陳功,明末的這些營将大字不識的還真沒有幾個,衛軍的高級軍官不僅人認識字,甚至兵法之類的書都有涉獵。
明時學文之風極盛,衛所之中有專門的衛學,鄉鎮也有專門的學堂。
除去政府所辦的學堂之外,還有很多民辦的學堂,這些學堂基本上都是地方的鄉民自發的籌辦。
但凡是大一點的宗族基本上都設有族學,宗族之中的孩童基本都會讀上一段時間的書。
雖然中不了童生,考不了秀才,但是起碼能夠認識不少的字,不至于是大字不識的文盲。
“這……”
陳功原本有些不服,但是聽到陳望提起曹變蛟,很快便偃旗息鼓了。
原先在軍中,大部分的人都是以曹變蛟微榜樣,陳功自然也不例外,他感覺自己或許确實有必要去看看那些兵書,學學那些操典了。
看到陳功神色的變化,陳望也收回了目光。
幸好陳功不知道左良玉大字不識,不然拿着左良玉來頂,他确實就沒有什麼辦法了。
現在左良玉還不是那個之後的那個“長腿将軍”,自從被調到了河南之後一路下來皆是戰功赫赫,連敗闖塌天、張獻忠,聲勢如日中天。
恐怕流寇的那個上甲名單,不要多久就能看到左良玉的名字位列其上。
“對了,大哥,你覺得李自成這回還能逃掉嗎?”
陳功自覺地轉移了話題,問起了最為關心的問題。
李自成這一次領兵破關進入保甯府,一路南下連破廣元,而後又于劍閣大破意圖攔截的六千餘名川軍。
劍閣一戰,參将周鳴鴻戰死,遊擊及以下将校陣亡者多達三十餘人。
侯良柱急拒戰其于綿州,也被擊敗,隻能是退守棉竹。
“逃掉……”
聽到李自成的名字,陳望不由的皺起了眉頭。
此時距離李自成進入川北已經是有了差不多兩月的時間。
孫傳庭領兵已經抵達了鞏昌府,接管了成、階兩地的防區。
文縣、白水這些從四川進入鞏昌府的通道孫傳庭全部安排了重兵把守,李自成不可能再度從這兩地退回成、階。
川南、川西的軍兵正向着綿竹彙聚,川東軍固守在潼川府内,洪承疇帶兵經由保甯府一路南下,步步為營,逼迫而去。
李自成如今可以說是被包圍在棉州和江油一帶,東西南北四面的道路都已經是被封死,似乎真已經是成為了甕中之鼈。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陳望總有一種感覺,這一次,李自成似乎還是能夠化險為夷……
四川的劇情不會很長,主要的劇情在北方
老陳這回要去勤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