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闖王!
”
劉哲瞋目裂眦,勐然拔出了腰間的馬刀,急聲怒吼着。
經曆了短暫的失神之後,劉哲第一個反應了過來。
此時的峪口和前方的道路之上已經是混亂成了一團。
在黑水峪之中休息一整個晚上,他們緊繃的心弦就此松懈了下來。
計劃的順利進行,讓他們放松了警惕,此時面對着突然襲擊而來的大隊官兵,他們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防備。
甚至于在官兵突然出現之時,大部分的人第一反應不是逃跑,也不是列陣,而是發呆。
他們根本沒有想過官兵竟然會在這裡設下伏擊。
傥駱道不是廢棄已久嗎,官兵的主力不是都在延安府和慶陽府嗎?
他們一路跋山涉水,曆經了千難萬險終于抵達了黑水峪中。
為什麼官兵卻是提前在峪口等待着他們的?
“官兵的火炮在兩側山嶺的林中。
”
多年的戰陣經驗讓劉哲迅速的做出了反應。
根據硝煙的炮響聲,劉哲已經是判斷出了官兵炮兵的位置。
官兵第一輪的炮擊幾乎全部集中在峪口的位置,道路之上其餘的營伍都沒有遭受多少的炮擊。
官兵的目的再準确不過,他們想試着直接擊殺高迎祥,一舉建功。
官兵的炮兵應當不是精銳,或是火炮不行,因為炮彈的落點相隔都較遠。
不過就算如此,護衛着高迎祥的一百餘名騎兵還是因此折損了十數人。
不幸之中的萬幸,高迎祥并沒有受傷。
但是現在沒有受傷,不代表之後不會有事。
若是還待在峪口,隻會變成官兵火炮的活靶子。
“闖王,現在必須退回峪内!”
劉哲驅馬上前,護衛在高迎祥的近前,高聲喊道。
“官兵第二輪炮擊再來,很可能再有危險!”
高迎祥雙眸赤紅,面色鐵青。
“這個時候,決不能退!”
高迎祥下的這個決斷并非是因為昏了頭。
與之相反,他的思緒甚至從來沒有如此的清醒過。
視線之中,大隊的明軍從兩側的丘陵山地之後殺将而出,他們居高臨下縱馬沖擊而來,将正在道路之上行進的馬玉、賀國光賀麾下的軍卒沖的大亂。
高迎祥環顧着四周,心中一片冰寒。
四面八方皆是明軍的旌旗,漫山遍野皆是明軍的幡幟。
遠方的道路兩側,大量排列着整齊軍陣,頭戴笠盔,身穿青衣戰裙,肩扛着長槍的明軍步卒,猶如黑雲壓城一般洶洶而來。
“黑水峪是死地,退往峪内就是死路一條!”
高迎祥心中清明,這種情況下劉哲想要退往峪内的反應,是人之常情。
但是如果真的退往峪内,那麼正合官兵之意。
軍中糧草原本就沒有剩下幾日用度,昨日又讓軍衆放開吃了一頓,糧草供應已經不足一日。
黑水峪四面環山,為萬山絕谷之地,進隻有出兩口,一是西南的傥駱道,二則是東北的峪口。
官兵一旦堵住峪口,他們将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官兵原本其實就可以堵住峪口,但是之所以沒有堵住,恐怕是想要他們放松警惕,再以更小的代價來擊潰他們。
高迎祥面色沉重,他轉頭看向北方的山嶺,那裡是炮聲最為響亮的地方。
官兵是看着他的大纛開炮,其目的昭然若揭。
若是自己運氣不好一些,被炮彈命中直接身死,隻怕是全軍已經崩潰。
不過現在自己也不能再繼續拖延下去,前面馬玉和賀國光兩部遭受伏擊,此時已經是瀕臨崩潰。
而官兵的火炮恐怕也已經快要裝填完畢,第二輪炮擊即将到來,站在原地,會有被炮彈擊中的風險。
“劉哲,你派兩隊精騎,去把明軍的炮兵陣地奪下來,就算是奪不下來,也不能讓其如此放肆!”
高迎祥舉起了手中的馬鞭在空中勐然一揮,而後指着北方官兵的林中炮兵陣地,沉聲下令道。
“你坐鎮中軍,指揮統籌各部。
”
高迎祥铿然拔出了腰間的雁翎刀,目光冷然直視着前方。
“一隊、二隊,全部随我向前!”
這種時刻,高迎祥很清楚自己不能繼續坐在中軍指揮,他必須要站出來,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的大纛。
否則此時峪外賀國光和馬玉的麾下軍兵,必然會因為官兵的攻勢而快速的崩潰。
……
黑水峪,峪口,山嶺高坡之上。
孫傳庭騎乘在戰馬之上眺望着山下的情況,身側一衆軍将校尉猶如衆星捧月一般環衛在他的身側周圍。
當看到第一輪的炮擊結束之後,峪口之處屬于高迎祥紫色的大纛仍未倒下,闖軍也并沒有因此徹底陷入混亂。
孫傳庭便知道,這一輪炮擊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高迎祥并沒有被炮彈擊中,他想要直接擊殺高迎祥,直接瓦解流寇軍勢的計劃落空。
不過計劃的落空并沒有讓孫傳庭有多少的氣餒。
“不愧是高迎祥……”
高迎祥的布置安排,全都落在了孫傳庭的眼眸之中。
在如此短的時間之中,高迎祥就做出了應對,讓孫傳庭不由的對于高迎祥再度高看了一眼。
闖軍隊列之中,兩支騎兵分離而出,一南一北向着他布下的炮兵陣地奔馳而去。
而後高迎祥紫色的大纛也陡然有了動作,一路往東北而去,一隊人數衆多的騎兵緊随在那面紫色的大纛之後。
“傳令李遇春,讓其快速截斷馬玉部與賀國光部聯系,盡快孤立賀國光部。
”
孫傳庭縱觀全局,沉着冷靜的下達着一條又一條的軍令。
“傳令李應科,領本部兵馬截住高迎祥麾下精騎,阻止其支援馬玉部。
”
站在高地之上,闖軍各部的一舉一動都被他盡收入眼底。
“傳令督标左部,西安衛軍,務必扼守路口,防止賀國光逃竄。
”
抵達黑水峪已有數日的時間,孫傳庭已經是将周圍的地勢都已經考察。
他沒有坐在營長之中,僅僅是是看着沙盤便開始排兵布陣。
峪外的每一處山地、丘陵他都踏足過,實地考察過。
無論是火炮陣地的設置,還是路口的防禦布置,以及藏兵的地點他都考察過,所求的便是萬無一失。
孫傳庭側目看了一眼右側臨近高坡的火炮陣地。
就在那處高坡之上,一衆軍兵正呼喊着号子,将發熕炮從林間推至開闊的地方。
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