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七章:十二連峰,遊龍戲珠

首頁
    ” 李養純閉上了眼睛,憤然道。

     與其說是他們逃到了甯羌,不如說是被趕到了甯羌。

     從鞏昌府開始,他們所有的行動軌迹都是陳望為他們所鋪設的道路。

     林勝泉定定的望着遠方漆黑的樹林,李養純的問題也是他的問題。

     明明很多次都可以将他們直接擒殺,但是陳望在最後卻都放過了他們,就如同貓戲老鼠一般。

     略陽城下,他眼見着陳望陣斬李過。

     交馬縱橫之間,陳望手中馬槊的槊刃直接便割破了李過的喉嚨。

     跟随着李過沖陣的三百餘名精騎隻是一個照面便盡皆被遼騎所擊破,根本沒有掀起多少的浪花來。

     要知道李過麾下的精騎有不少可都是北地邊鎮的軍兵出身。

     不知道過了多久,林勝泉的耳邊再度響起了李養純的聲音。

     “我們現在面前有兩條路。

    ” 林勝泉睜開眼睛,轉過頭去看向一旁的李養純,黑暗之中正好看到了李養純發亮的雙眼。

     “第一條是往西南。

    ” 林勝泉沉吟了半響,搖頭道。

     “西南去不得……” 西南是四川的廣元,在去廣元的路上有一道關卡名為七盤關。

     七盤關位于川陝交界咽喉處七盤嶺下,号稱西秦第一關,與白水關、葭萌關、劍門關一起,乃是川北四大名關之一。

     川兵強橫是衆人皆知的事情,其他人不是沒有想過入蜀。

     蜀地富庶,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他們何嘗又不想入蜀去分上一杯羹。

     但是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川北四關道路崎岖,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當初高迎祥聚衆十餘萬人也不敢扣問七盤關,如今他們麾下總共隻有一千三百多名殘兵敗将去那七盤關下,不是存心找死? 林勝泉擡起頭來,目視着李養純問道。

     “第二條路往何處走?” 李養純沙啞的聲音從黑暗之中傳出。

     “西北。

    ” “西北?” 林勝泉微微一怔,從甯羌州往西北走确實有路,這條路不是通往别的什麼省份,而是通往漢中的腹地,通往他們原本就決定的目的地——沔縣。

     “西北……去不得吧……” 正巧一陣寒風吹來,林勝泉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陳望把他們趕到甯羌來自然是有其謀算,不會讓他們輕易亂竄。

     他感覺他們要是往西北去,恐怕又會遇到官兵的伏擊或則是攔截。

     “确實去不得。

    ” 出乎林勝泉的預料,李養純最後竟然是附和了他的話語。

     “官兵恐怕已經先行前往西北切斷了道路,我們去不了沔縣,那個陳望想要把我們困在甯羌之中……” 李養純的眼睛在黑暗之中亮的可怕。

     “擺在我們前面的兩條路都是死路,我們其實根本沒有選擇。

    ” “唯一的生路,其實是留在甯羌,留在這處林谷……” 李養純緩緩站起了身來,他的眼神投向着林谷之外。

     …… 沔縣,地處漢中府腹地,漢中盆地的最西西端。

     北依秦嶺,南垣巴山,居川、陝、甘之要沖,曆來為兵家必争之地。

     三國時期,劉備與曹操雙方在漢中爆發激戰,其中定軍山之戰等一系列戰事就是在沔縣的周圍所引發。

     定軍山位于沔縣的東南方約有十餘裡,不過這裡所說的是廣義的定軍山。

     廣義的定軍山屬大巴山脈,其脈自高廟子入平地,隆起秀峰十二座。

     自石山子至當口寺東西逶迤十餘公裡,統稱定軍山,山勢綿亘,峰巒起伏,宛如遊龍戲珠,故稱“十二連山一顆珠”。

     狹義的定軍山其實是這十二連峰的主峰。

     作為主峰的定軍山海拔有八百多米,最為高聳。

     這裡曾經是漢軍的屯兵地,東漢末年為了争奪漢中,劉備率軍強渡沔水,直插定軍山,占據了定軍山有利的地形,曹軍夏侯淵部來争,定軍山之戰就此打響。

     但是時隔上千年,一切已是物是人非,如今的定軍山中不再有大量的駐兵,這裡的山林已是重新繁茂了起來。

     站在山頂,一切的風景都被陳望盡收于眼底。

     “定軍山……” 陳望手執着馬鞭,站立于一塊石碑之前。

     石碑上書四字——“古定軍山。

    ” 陳功和胡知禮兩人跟在陳望的身後近側,而趙懷良和唐世平則是帶着數十名甲士遠遠的站在四周。

     “李養純、林勝泉現在在哪裡。

    ” 陳望微微偏過頭,向着一旁的陳功問道。

     “李養純、林勝泉兩部如今屯駐于甯羌州東南部山嶺之間,占山建寨,似乎要想要固守。

    ” 陳功上前了一步,低聲說道。

     陳望微微颔首算是明了,李養純确實是一個聰明人。

     陳望的目光在石碑之上隻是停留了些許的時間,便轉移到了山北。

     山北沃野廣漠,隴畝平疇,阡陌縱橫,村舍俨然,從山頂眺望,可以清楚的看到沔縣的城郭。

     漢中府雖然也屬于陝西省,但是卻一直沒有遭受多少的旱災侵襲和影響,因此這裡的百姓仍然能夠活下去,秩序仍然還能夠保持。

     山南群山紛錯,有清流萦帶的養家河,也有不少的房屋農田。

     在山南有一個天然鍋底形的大窪,應當是記載之中“可屯萬兵”的“仰天窪”,這裡如今也成為了百姓的聚集之地,一眼掃過零零散散,但卻竟有百戶之多。

     “漢中……” 陳望握緊了馬鞭,輾轉千裡,一路縱橫,終于如願以償進入了漢中府内…… 沒有人可以明白他現在的心情。

     現在已經是崇祯八年十一月,這個時候流寇聲勢浩大,号稱百萬之衆,在高迎祥的帶領之下他們練練取勝,數敗官兵。

     很多的人已經開始心懷野心,回望西京,想要建立起一個國家與明帝國分庭抗禮。

     隻可惜,也正是這個時候盧象升進入了河南,大量的邊軍被調入腹地平叛。

     等待着他們的并非是什麼光明的前景,而是無盡的黑暗。

     崇祯七年和八年是流寇最初的興盛期,但是緊接着九年、十年、十一年則是屬于他們的至暗時刻。

     這個時代的明帝國雖然已經衰敗的不成樣子,但是它仍然是這個世界最為龐大的國家。

     祝大家新年快樂,歲歲平安,永受嘉福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