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九章 :改變

首頁
    影響一支軍隊戰力的無外乎四點,後勤、武備、訓練、思想。

     身為營兵,一應後勤都是由朝廷統一調撥。

     武備一樣也是統一調撥,現在陳望基本沒有什麼辦法解決。

     他沒有辦法花錢去購買軍械,無論是火器還是刀劍,還是盔甲火炮。

     私買軍械隻要一經查出,便是直接以謀逆罪論處。

     陳望就算想買,也沒有人敢賣。

     發展火器,攀升科技這一條路也已經被堵死,私造軍械,一樣是謀逆。

     而且現在陳望也沒有一個固定的地盤,手底下甚至連一個工匠都沒有。

     這一切都要等到日後形成了實際的割據之後,擁有足夠的力量和籌碼之時,才能夠去做。

     要想建立起一支有别于這個時代的新軍,那麼最先也是最迫切需要改變的正是思想。

     當兵吃饷,拿錢賣命,這就是這個時代大部分人最為樸素和基本的思想,無論中外。

     很多人都認為明末之時就已經開始全面落後于歐洲了。

     但實際上這種觀念,無疑是站不穩跟腳的。

     他們拿出各種所謂的資料,武器,來證明歐洲的先進,明末的落後。

     但是卻是對于同時期的歐洲軍隊的表現閉口不談。

     歐洲的某些火器在多年的戰争确實在領先一些,但是卻遠遠沒有到形成代差的地步。

     明朝也并沒有固步自封,工部的工匠很容易便仿制了那些火器,并開始運用于軍伍之中。

     很多人以為的明末,明清雙方拿着刀劍長槍,拿着少量的火繩槍,最多加上一點佛朗機炮和虎蹲炮相互交戰。

     實際上的明末,明清雙方大規模的列裝火器,使用火炮。

     松錦大戰,明清雙方共列兵二十四萬,其火力烈度遠勝于同時期的歐洲陸軍。

     到入關前夕之時,清軍中擁有的紅衣大炮數量已經迫近了百門,至于威力稍小一些的大将軍炮之類的火炮自然也不在少數。

     全世界的火器這個時候都在嘭嘭的炸膛,炸膛并非獨屬于明朝的專利。

     使得排隊槍斃戰術産生的燧發槍,一直到十七世紀的末期,歐洲才開始大規模的列裝。

     這個時期的歐洲還處于三十年戰争之中,整個歐洲仍然是處于一片混亂。

     在明末這段時間,歐洲軍隊仍然充斥着大量的雇傭兵,甚至以其為主,其兵制仍然處于落後的狀态之下。

     法國在三十年戰争之中取得了最後的勝利,屬于勝利的一方。

     正是因為三十年戰争,所以法國的陸軍取代西班牙成為歐洲第一陸軍。

     但是在戰後統計之時,他們卻發現他們實際擁有的軍隊,甚至不到紙面上的軍隊的一半,吃空饷的情況極為普遍。

     武備、人數、各項物資分配情況皆是參差不齊,編制混亂不堪,衣着五花八門。

     甚至連統一的軍服都沒有,後勤保障體系更是一塌糊塗。

     士兵因為領不到軍饷而像蝗蟲一樣,很多時候大肆劫掠,軍紀敗壞使他們毫無忠誠感可言。

     他們能夠赢得戰争,并非是因為他們更強,而是因為對手更爛。

     後人所劃分的現代軍隊、近代軍隊、封建軍隊,劃分的辦法各有不同,衆說紛纭。

     武器是一個很大的影響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