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四章:遼兵

首頁
    三百六十裡的距離,陳望帶着六十餘名騎兵一路急行,在第三日下午便已經抵達目的地。

     若非是沿路有流寇設下伏擊,完全可以在上午就到達淳化。

     古代就是圍城,也難以圍住所有的地方,更何況流寇并未圍城,隻是散出遊騎警惕四方。

     在一衆騎兵的護送之下,在出示了印信之後,陳望安然的進入了城中。

     淳化的知縣王兆麟也沒有了往日裡高高在上的神态,甚至趕來親自迎接。

     對比之前連城池都不讓他們進入的姿态,現在可謂是低到了塵埃之中。

     陳望一入城,就急切的詢問後續的援兵什麼時候到來。

     陳望的軍職雖是正千戶,正五品的品轶,而王兆麟這個知縣隻是正七品。

     但陳望心裡很清楚這個時代現在還是文重武輕,這些進士出身的官吏關系盤根錯節,不可以輕易的得罪。

     否則一封奏折參上去,他現在不過是一個千總,就是有曹文诏幫襯也要吃不小的苦頭。

     明朝以文禦武,文重而武輕,這種情況在明末達到了頂峰,高品的武官在面見有的低品文官,諸如兵部的部員等時,甚至需要下跪行禮。

     “縣尊勿憂,在下是奉軍門令先行接管淳化城防,整合城中軍兵。

    ” 陳望并沒有跪下行禮,隻是拱了拱手,他之所以入城也穿着盔甲,也是因為不想行禮。

     對于這個時代的官場,他可以說是一無所知,什麼潛規則,什麼規矩他都不了解,到底該如何行禮,該怎麼行禮,也沒有人教導他。

     “左總兵就駐守于邠州,一旦盤踞在三水城的流寇南下,他便會進攻三水城為淳化分擔壓力。

    ” “曹總兵也已領本部兵馬自邠州南下,作為我軍後應。

    ” “流寇精銳者多為馬軍精騎攻不了城,步隊饑兵不過隻是烏合之衆,淳化城防堅固,敵衆難以攻下,請縣尊放心。

    ” 王兆麟聽到陳望提起了左良玉和曹文诏兩人之時,眼神隻差放出光來,長出了一口氣。

     “曹總兵和左總兵在周邊就好,他們在就好……” 在現在的王兆麟心中,曹文诏和左良玉就和定海神針的分量一般輕重,心中登時安穩了不少。

     王兆麟膚色偏白,體型頗為肥胖。

     已經是進入了七月末,正是盛夏之時,雖然這些年天氣越來越冷,但是夏天的炎熱卻是沒有消退多少。

     王兆麟拿着絹巾一直在擦拭着臉上不斷滾落而出的汗珠。

     陳望看了一眼白白胖胖的王兆麟,不知怎麼回事便想到了一則後世的流言。

     河南大旱,百姓們賣兒鬻女,易子而食,然後福王朱常洵卻是“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

     《明史》中的記載:“福王常洵遇害,自成兵汋王血,雜鹿醢嘗之,名福祿酒。

    ” 不過後面傳着傳着,李自成攻破了洛陽後,命人支起一口大鍋,将肥胖不堪的福王丢進鍋内,再配上幾隻鹿炖煮,取名為“福祿宴”。

     正好王兆麟是個白淨的胖子和福王一樣,而對面又正好是李自成,模闆類似。

     “我身上衣物可有什麼不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