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張氏見狀,滿意地點點頭,接着放下手中的煮雞蛋,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壓低聲音說:“那個小丫頭片子,就是個賠錢貨,我可不想費心思去養她。
既然他王毅想要收養,那就随他去吧。
咱們倆都是寡婦,隻要全心全意把棒梗培養好就行了。
以後要是棒梗有出息了,那自然最好;就算沒有出息,也能靠着小當過日子,從她那裡吸血。
”說完,賈張氏還得意洋洋地笑出了聲。
“我今兒個就跟你實打實的說了吧!日後咱小當嫁人呐,那嫁妝壓根兒用不着咱倆操心去準備,但彩禮嘛,那必須得妥妥地交到咱們手上。
要是不給,哼,那就别怪咱豁出去大鬧一場。
你别瞧着現今王毅好像有點本事,可老話說得好啊,‘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等到小當長大成人的時候,咱家棒梗也長成大小夥子啦,我就不信,一個身強力壯的年輕小夥子,還鬥不過一個半截身子入土的老頭子?眼下雖說咱們處于弱勢地位,可十幾年之後呢,等咱家棒梗羽翼豐滿、長大成人,那才是咱們徹底揚眉吐氣、鹹魚翻身的大好時機喲。
”
真不得不承認,賈張氏這人呐,還是有點兒她自個兒獨特的小聰明和所謂的人生智慧的,她這一番話講出來,乍一聽似乎還真是那麼回事兒,顯得頗有幾分道理哩。
然而,世事難料,誰又能夠未蔔先知,準确猜到幾年後甚至十幾年後的情況究竟會怎樣發展變化呢?
不是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麼——“跟着啥人學啥人”!
瞧瞧賈家如今就剩下她們這倆寡婦當家作主,整日裡言傳身教的,在這樣的家庭環境熏陶之下,棒梗這孩子以後想要不學壞不走歪路恐怕都很難咯!
就在賈家的這兩位寡婦絞盡腦汁盤算着十幾年後的事兒時,那邊廂聾老太太家裡頭同樣也沒閑着,正精心籌謀着未來幾年的種種事宜呢!
這傻柱不知跑到哪裡去了,而易中海呢,則急匆匆地前往一大媽的娘家去接人。
夜幕降臨,院子裡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可把聾老太太給急壞了!她心裡那個焦急呀,可是卻沒有一個人願意過來攙扶着她去找王毅理論一番。
沒辦法,她隻能眼巴巴地望着王毅在那裡耀武揚威,眼睜睜地瞧着王毅輕輕松松就讓小當心甘情願地認下他做幹爹。
這聾老太太可不是一般人物啊,她的心計可不淺呐!她不光光是在算計着傻柱他們這一代人,就連棒梗這年輕的一代,她都在背地裡悄悄謀劃着呢!
聾老太太心裡頭跟明鏡兒似的,清楚得很,就憑傻柱他們這一代人,根本就不是王毅的對手。
所以啊,她琢磨着要好好培養下一代,将來才能夠有實力與王毅抗衡。
而且呀,聾老太太還發現王毅似乎對小當這孩子特别地上心,她就笃定地認為,王毅肯定是打着讓小當當他家兒媳婦的主意。
對于自己的這個判斷,聾老太太那是深信不疑。
于是乎,她便精心策劃出了這麼一個“完美”的計劃。
等棒梗長大了,就讓他迎娶王敏;等小當長大了,再安排她嫁給王天。
這樣一來,兩個人齊心協力、共同發力,定能把王毅老兩口從這四合院裡趕出去,讓他們自生自滅。
隻可惜呀,這個計劃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