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如看着我,眼中帶着一絲好奇:“這些年你去哪裡了?”我微微一笑,回答說:“去了港島。
”小玲也湊過來,甜甜地打招呼:“雪如嫂子好。
”陳雪如笑着回應:“小玲,你越來越漂亮了。
”小玲謙虛地說:“沒有啦,都是念一哥的功勞。
”
我寵溺地給小玲夾了一塊豆腐,她的笑容更加燦爛。
陳雪茹繼續問我:“為什麼回來?”我歎了口氣,緩緩說道:“我有個妻子月舒,她看見外面的繁華,心裡有些不舒服,想回社區工作,不放心烈士家屬,想支援窮人。
她就想回來了。
”小玲補充道:“念一哥擔心月舒的安全,我們就一起回來了。
”
這時,徐慧珍走了過來,她的眼神中帶着一絲關切:“那你回來還會做以前的倒賣糧食嗎?”我搖了搖頭:“不會了。
”徐慧珍又問:“我有沒有糧食了?”我肯定地回答:“有糧食。
”徐慧珍說:“我想要點糧食。
”小玲在旁邊說:“慧珍姐,不是念一哥現在不想賣,昨天才回來。
念一哥現在自己都不安全,不敢太高調。
”
在1967年這個動蕩的年份,街道上的每個人都在小心翼翼地生活,擔心着未來和安全。
陳雪茹看到徐慧珍焦急的模樣,便輕聲勸道:“慧珍,别着急,車到山前必有路。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堅定,試圖給徐慧珍一些安慰。
小玲也在一旁,她的聲音溫和而理性:“念一哥,如果方便的話,能幫就幫吧。
慧珍姐的小酒館可是我們街道上最受歡迎的地方,她的困難也是我們大家的困難。
”
我沉思了片刻,然後轉向徐慧珍,認真地問:“慧珍,你需要多少糧食?”我心中雖然擔心家裡的安全,但在這個時代,互相幫助是生存下去的重要方式。
徐慧珍聽到我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期待的光芒,她知道如果有人能幫她,那一定是我。
她深吸了一口氣,盡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起來平靜:“至少需要斤,大米、小麥、高粱、小米和玉米都需要。
”
我看着小玲,心中有些猶豫:“現在可是1967年,我有點怕。
”小玲安慰我說:“念一哥,我們會一起度過難關的。
你的幫助對慧珍姐來說非常重要。
”
陳雪茹也加入了勸說:“念一哥,能幫就幫吧。
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團結一緻。
”她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種時代背景下的無奈,但同時也有一種堅韌。
我又沉思了一會兒,徐慧珍的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我知道,在這個艱難的時期,我的決定對她來說意味着很多。
最終,我點了點頭,對徐慧珍說:“我會盡力的。
蔡全無一會會跟我走,我們會把糧食準備好,隻多不少。
錢的事情,我們可以之後再商量。
”
徐慧珍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感激的微笑:“念一哥,你真是幫了我大忙。
我知道現在糧食緊張,你們還能這樣幫我,我真的很感激。
”
我擺了擺手,輕松地說:“别客氣,慧珍。
咱們都是老朋友了,互相幫忙是應該的。
等事情解決了,你請我們喝個酒就行。
”
徐慧珍笑着答應了:“那是必須的,等糧食到了,我請你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