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十三章.幽幽
穿過海城正堂後的長廊,柳溪“恰好”遇上了領着小厮們清理白绫白燈的紅姨娘。
景铎已經下葬,海城的這些喪事有關的物事須快些收起來,免得親者觸景生情,徒增悲傷。
“紅姨。
”柳溪走向了紅姨娘,擡眼看了一眼檐下的白燈籠,“我想求紅姨一事。
”
紅姨娘挽住了她的手,溫聲道:“自家人,盡管開口。
”
“我也是有手有腳的活人,有些事我也是可以做的。
”柳溪說着,語氣故意沉郁了三分,“我想,夫君也不願看見我在海城無所事事。
”
也好,做點事說不定心情會好一些。
紅姨娘點頭,“那……今日就跟着紅姨收拾這些吧。
”
“嗯。
”柳溪丫鬟要了一條襻膊,快速系好左右衣袖,親手扯下了檐下的一條白绫,将白绫裹在一起,遞到了一旁小厮的手中。
紅姨娘悄然一嘆,便也由着柳溪。
這孩子心性太要強,能借由撕扯白绫,将心中的悲意發洩出來也是好事。
“大少夫人,還是小的來吧。
”小厮可不敢一直看着大少夫人做,可柳溪好像就想親手把這一城的白绫都扯下來,收拾幹淨。
柳溪隻是搖了搖頭,又扯了一條白绫下來,遞向了另外的小厮。
“就讓溪兒來吧。
”紅姨娘沉聲吩咐。
紅姨娘都這樣發話了,小厮與丫鬟們隻能幫襯着柳溪,将這個小院中的白绫都扯了下來,全部裹好,放到一旁的木車上。
白绫解下了,可檐下還挂着白燈籠。
柳溪剛欲踏梯而上,兩名小厮便趕緊扶住了梯子,急道:“大少夫人,可要小心些。
”
“有勞……二位了。
”柳溪并不知這兩人叫什麽名字,她的話中途倉促的斷了一下,落入了紅姨娘的耳中。
是了。
這幾日都忙着辦景铎的喪事,竟忘記了帶着柳溪把家裏人都熟悉一圈。
口口聲聲說是一家人,卻連家都不讓她熟悉,這樣顯得未免虛僞了些。
“溪兒,這邊還是交給他們吧。
”紅姨娘說着,對着柳溪招了招手,“我帶你去個地方。
”
“嗯?”柳溪故作疑惑。
紅姨娘歉然微笑,“是紅姨忙得忘了,這也是件大事。
”說着,她再次挽住柳溪的手,“走吧。
”
柳溪默然跟從,這個時候自然能少說一句便少一句。
紅姨娘直接将她帶到了海城的録房,這裏是海城賬本名冊的記錄存放處。
管録房的老先生一看是紅姨娘與柳溪來了,便趕緊迎了過來。
“今日紅姨陪你,認認海城的人。
”紅姨娘索性講明白了,她拉着柳溪一起坐下,吩咐老先生将名冊都抱來。
柳溪微微點頭,暗暗打量着這名老先生。
他是上了年歲的人,眼角爬滿了皺紋,穿着一身幹淨的書生長衫,因為長期書寫的緣故,指間有一層繭子。
“這是陳先生,在海城已經待了三十年,算是海城的老人了。
”紅姨娘當先介紹了陳先生,又道,“海城一共有兩個老先生,一個是陳先生,一個是海先生。
海先生你是見過了的。
”
“嗯。
”柳溪點頭。
越是老人,內鬼的嫌疑便越大,要查內鬼,就必須從老人這邊下手。
陳先生賠笑道:“大少夫人慢慢看,名冊都放在這兒了。
”說話間,陳先生将十本名冊擱在了柳溪面前,“海城上下一共三百七十五人,都記錄在這兒了。
”
“有勞陳先生了。
”柳溪低颔,拿起了最上面那本,打開的第一頁,記錄的是景九叔。
這景氏的名冊也是奇了,兩頁記錄一人,左面是畫像,右面是文字,一冊在手,也不必專門把人喊來跟前一一對認。
“這畫也是先生畫的?”柳溪頗是好奇。
陳先生笑道:“畫的不好,還請大少夫人多多包涵。
”
柳溪在西山時,也見過不少名畫。
陳先生的畫功雖算不得出衆,可也有可圈可點之處。
景九叔面貌端正,唇上有一橫胡須,看了這畫,就算第一次看見景九叔,也能認出來。
畫功不錯,又是最熟悉景氏人員的老人。
有意思。
倘若他不是內鬼,那內鬼必定是他的身邊人。
“先生比我畫得好看多了。
”柳溪随口應和一聲,又翻了一頁。
直接問陳先生,可是下下之策。
既然名冊都在這兒了,那便慢慢翻看,把有嫌疑的人都暗暗記下,一個一個暗暗排查。
一念及此,柳溪便不再多想,仔細翻看起了名冊。
紅姨娘本就不是個靜得下來的人,她與陳先生不同,在旁坐得久了,便覺渾身不自在。
可又答應了柳溪,今日要陪她的,便隻能繼續坐在原處等着。
陳先生是個有眼力的人,他拱手對着兩人一拜,退出了房間,回來之時,端了兩盞熱茶。
紅姨娘無聊極了,熱茶喝完,便隻能拿着茶盞把玩。
柳溪專心看名冊,這熱茶肯定是一口也不會飲的。
直到——
景九叔匆匆踏入了録房,急聲道:“少主跟着四公子出海了。
”
柳溪眉心微蹙。
紅姨娘嘆聲道:“小四就喜歡帶着小五胡鬧,海上小四熟,怕是擔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