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
依微水戍聞疏鼓,掩映河橋見酒旗。
風暖草長愁自醉,行吟無處寄相思。
※卷569_52【金塘路中】
李群玉
山連楚越複吳秦,蓬梗何年是住身。
黃葉黃花古城路,秋風秋雨别家人。
冰霜想度商於凍,桂玉愁居帝裡貧。
十口系心抛不得,每回回首即長颦。
※卷569_53【自遣】
李群玉
翻覆升沉百歲中,前途一半已成空。
浮生暫寄夢中夢,世事如聞風裡風。
修竹萬竿資阒寂,古書千卷要窮通。
一壺濁酒暄和景,誰會陶然失馬翁。
※卷569_54【送于少監自廣州還紫邏】
李群玉
鳴臯山水似麻源,謝監東還憶故園。
海峤煙霞輕逸翰,洛川花木待回軒。
宦情薄去詩千首,世事閑來酒一尊。
明日中書見顔範,始應通籍入金門。
※卷569_55【石門韋明府為緻東陽潭石鲫鲙】
李群玉
錦鱗銜餌出清漣,暖日江亭動鲙筵。
疊雪亂飛消箸底,散絲繁灑拂刀前。
太湖浪說朱衣鲋,漢浦休誇縮項鳊。
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勞霜橘助芳鮮。
※卷569_56【規公業在淨名得甚深義,仆近獲顧長康月宮真影,對戴安道所畫文殊走筆此篇以屈瞻禮】
李群玉
五濁之世塵冥冥,達觀栖心于此經。
但用須彌藏芥子,安知牛迹笑東溟。
生公吐辯真無敵,顧氏傳神實有靈。
今日淨開方丈室,一飛白足到茅亭。
※卷569_57【玉真觀】
李群玉
高情帝女慕乘鸾,绀發初簪玉葉冠。
秋月無雲生碧落,素蕖寒露出情瀾。
層城煙霧将歸遠,浮世塵埃久住難。
一自箫聲飛去後,洞宮深掩碧瑤壇。
※卷569_58【辱綿州于中丞書信】
李群玉
一緘垂露到雲林,中有孫陽念骥心。
萬木自凋山不動,百川皆旱海長深。
風标想見瑤台鶴,詩韻如聞渌水琴。
他日縱陪池上酌,已應難到暝猿吟。
※卷569_59【送崔使君蕭山禱雨甘澤遽降】
李群玉
謝公一拜敬亭祠,五馬旋歸下散絲。
不假土龍呈夭矯,自然石燕起參差。
預聽禾稼如雲語,應有空濛似霧時。
已向為霖報消息,颍川征诏是前期。
※卷569_60【重經巴丘追感】
李群玉
昔年高接李膺歡,日泛仙舟醉碧瀾。
詩句亂随青草發,酒腸俱逐洞庭寬。
浮生聚散雲相似,往事微茫夢一般。
今日片帆城下去,秋風回首淚闌幹。
※卷569_61【湘陰江亭卻寄友人】
李群玉
湘岸初晴淑景遲,風光正是客愁時。
幽花暮落騷人浦,芳草春深帝子祠。
往事隔年如過夢,舊遊回首謾勞思。
煙波自此扁舟去,小酌文園杳未期。
※卷569_62【哭郴州王使君】
李群玉
銀章朱绂照雲骢,六換魚書惠化崇。
瑤樹忽傾滄海裡,醉鄉翻在夜台中。
東山妓逐飛花散,北海尊随逝水空。
曾是绮羅筵上客,一來長恸向春風。
※卷569_63【九日巴丘楊公台上宴集】
李群玉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國秋深客思哀。
萬疊銀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鴻來。
誰家搗練孤城暮,何處題衣遠信回。
江漢路長身不定,菊花三笑旅萍開。
※卷569_64【奉和張舍人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李群玉
仙翁歸卧翠微岑,一夜西風月峽深。
松徑定知芳草合,玉書應念素塵侵。
閑雲不系東西影,野鶴甯知去住心。
蘭浦蒼蒼春欲暮,落花流水怨離琴。
※卷569_65【送陶少府赴選】
李群玉
陶君官興本蕭疏,長傍青山碧水居。
久向三茅窮藝術,仍傳五柳舊琴書。
迹同飛鳥栖高樹,心似閑雲在太虛。
自是葛洪求藥價,不關梅福戀簪裾。
※卷569_66【寄張祜】
李群玉
越水吳山任興行,五湖雲月挂高情。
不遊都邑稱平子,隻向江東作步兵。
昔歲芳聲到童稚,老來佳句遍公卿。
如君氣力波瀾地,留取陰何沈範名。
※卷569_67【寄長沙許侍禦】
李群玉
三年文會許追随,和遍南朝雜體詩。
未把彩毫還郭璞,乞留殘錦與丘遲。
竹齋琴酒歡成夢,水寺煙霞賞對誰。
今日秋風滿湘浦,隻應搔首詠瓊枝。
※卷569_68【望月懷友】
李群玉
浮雲卷盡看朣胧,直出滄溟上碧空。
盈手水光寒不濕,流天素彩靜無風。
酒花蕩漾金尊裡,棹影飄飖玉浪中。
川路正長難可越,美人千裡思何窮。
※卷569_69【和吳中丞悼笙妓】
李群玉
麗質仙姿煙逐風,鳳凰聲斷吹台空。
多情草色怨還綠,無主杏花春自紅。
堕珥尚存芳樹下,餘香漸減玉堂中。
唯應去抱雲和管,從此長歸阿母宮。
※卷569_70【薛侍禦處乞靴】
李群玉
越客南來誇桂麖,良工用意巧縫成。
看時共說茱萸皺,著處嫌無鸲鹆鳴。
百裡奚身悲甚似,五羊皮價敢全輕。
日于文苑陪高步,赢得芳塵接武名。
※卷569_71【九子坡聞鹧鸪】
李群玉
落照蒼茫秋草明,鹧鸪啼處遠人行。
正穿诘曲崎岖路,更聽鈎輈格磔聲。
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嶺阻歸程。
此時為爾腸千斷,乞放今宵白發生。
※卷569_72【涼公從叔春祭廣利王廟】
李群玉
龍骧伐鼓下長川,直濟雲濤古廟前。
海客斂威驚火旆,天吳收浪避樓船。
陰靈向作南溟王,祀典高齊五嶽肩。
從此華夷封域靜,潛熏玉燭奉堯年。
※卷569_73【長沙紫極宮雨夜愁坐】
李群玉
獨坐高齋寒擁衾,洞宮台殿窅沉沉。
春燈含思靜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
窮達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時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時為梁甫吟。
※卷569_74【送人隐居】
李群玉
棋局茅亭幽澗濱,竹寒江靜遠無人。
村梅尚斂風前笑,沙草初偷雪後春。
鵬鷃喻中消日月,滄浪歌裡放心神。
平生自有煙霞志,久欲抛身狎隐淪。
※卷569_75【江樓閑望懷關中親故】
李群玉
搖落江天欲盡秋,遠鴻高送一行愁。
音書寂絕秦雲外,身世蹉跎楚水頭。
年貌暗随黃葉去,時情深付碧波流。
風凄日冷江湖晚,駐目寒空獨倚樓。
※卷569_76【請告南歸留别同館】
李群玉
一點燈前獨坐身,西風初動帝城砧。
不勝庾信鄉關思,遂作陶潛歸去吟。
書閣乍離情黯黯,彤庭回望肅沈沈。
應憐一别瀛洲侶,萬裡單飛雲外深。
※卷569_77【仙明洲口号】
李群玉
長愛沙洲水竹居,暮江春樹綠陰初。
浪翻新月金波淺,風損輕雲玉葉疏。
半浦夜歌聞蕩槳,一星幽火照叉魚。
二年此處尋佳句,景物常輸楚客書。
※卷569_78【送蕭十二校書赴郢州婚姻】
李群玉
蓬萊才子即蕭郎,彩服青書蔔鳳凰。
玉珮定催紅粉色,錦衾應惹翠雲香。
馬穿暮雨荊山遠,人宿寒燈郢夢長。
領取和鳴好風景,石城花月送歸鄉。
※卷569_79【送隐者歸羅浮】
李群玉
春山杳杳日遲遲,路入雲峰白犬随。
兩卷素書留贳酒,一柯樵斧坐看棋。
蓬萊道士飛霞履,清遠仙人寄好詩。
自此塵寰音信斷,山川風月永相思。
※卷569_80【獻王中丞時有除拜】
李群玉
登仙望絕李膺舟,從此青蠅點遂稠。
半夜劍吹牛鬥動,二年門掩雀羅愁。
張儀會展平生舌,韓信那慚跨下羞。
他日圖勳畫麟閣,定呈肝膽始應休。
※卷569_81【哭小女癡兒】
李群玉
平生未省夢熊罴,稚女如花墜曉枝。
條蔓縱橫輸葛藟,子孫蕃育羨螽斯。
方同王衍鐘情切,猶念商瞿有慶遲。
負爾五年恩愛淚,眼中惟有涸泉知。
※卷569_82【醉後贈馮姬】
李群玉
黃昏歌舞促瓊筵,銀燭台西見小蓮。
二寸橫波回慢水,一雙纖手語香弦。
桂形淺拂梁家黛,瓜字初分碧玉年。
願托襄王雲雨夢,陽台今夜降神仙。
※卷569_83【廣州陪涼公從叔越台宴集】
李群玉
一徑松梢踏石梯,步窮身在白雲西。
日銜赤浪金車沒,天拂滄波翠幕低。
高鳥散飛驚大旆,長風萬裡卷秋鼙。
玉鈎挂海笙歌合,珠履三千半似泥。
※卷569_84【留别馬使君】
李群玉
俱來海上歎煙波,君佩銀魚我觸羅。
蜀國才微甘放蕩,專城年少豈蹉跎。
應憐旅夢千重思,共怆離心一曲歌。
唯有管弦知客意,分明吹出感恩多。
※卷569_85【将欲南行陪崔八宴海榴亭】
李群玉
朝宴華堂暮未休,幾人偏得謝公留。
風傳鼓角霜侵戟,雲卷笙歌月上樓。
賓館盡開徐孺榻,客帆空戀李膺舟。
謾誇書劍無歸處,水遠山長步步愁。
※卷569_86【湖寺清明夜遣懷】
李群玉
柳暗花香愁不眠,獨憑危檻思凄然。
野雲将雨渡微月,沙鳥帶聲飛遠天。
久向饑寒抛弟妹,每因時節憶團圓。
饧餐冷酒明年在,未定萍蓬何處邊。
※卷569_87【九日】
李群玉
年年羞見菊花開,十度悲秋上楚台。
半嶺殘陽銜樹落,一行斜雁向人來。
行雲永絕襄王夢,野水偏傷宋玉懷。
絲管闌珊歸客盡,黃昏獨自詠詩回。
※卷569_88【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
李群玉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聳巫山一段雲。
風格隻應天上有,歌聲豈合世間聞。
胸前瑞雪燈斜照,眼底桃花酒半醺。
不是相如憐賦客,争教容易見文君。
※卷569_89【秣陵懷古】
李群玉
野花黃葉舊吳宮,六代豪華燭散風,龍虎勢衰佳氣歇,鳳凰名在故台空。
市朝遷變秋蕪綠,墳冢高低落照紅。
霸業鼎圖人去盡,獨來惆怅水雲中。
※卷569_90【黃陵廟】
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雲邊,二女容華自俨然。
野廟向江春寂寂,古碑無字草芊芊。
風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鵑。
猶似含颦望巡狩,九疑愁斷隔湘川。
※卷569_91【送唐侍禦福建省兄】
李群玉
桂枝攀盡賈家才,霄漢春風棣萼開。
世掌綸言傳大筆,官分鴻序壓霜台。
閩山翠卉迎飛旆,越水清紋散落梅。
到日池塘春草綠,謝公應夢惠連來。
※卷569_92【送秦煉師歸岑公山】
李群玉
紫泥飛诏下金銮,列象分明世仰觀。
北省谏書藏舊草,南宮郎署握新蘭。
春歸鳳沼恩波暖,曉入鴛行瑞氣寒。
偏是此生栖息者,滿衣零淚一時幹。
※卷569_93【浔陽觀水】
李群玉
朝宗漢水接陽台,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見九江平穩去,還從三峽嶮巇來,南經夢澤寬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滄溟涵貯盡,深沉不動浸昭回。
※卷569_94【谪仙吟贈趙道士】
李群玉
汗漫東遊黃鶴雛,缙雲仙子住清都。
三元麟鳳推高座,六甲風雷閟小壺。
日月暗資靈壽藥,山河直拟化生符。
若為失意居蓬島,鳌足塵飛桑樹枯。
※卷569_95【長沙陪裴大夫夜宴】
李群玉
東山夜宴酒成河,銀燭熒煌照绮羅。
四面雨聲籠笑語,滿堂香氣泛笙歌。
泠泠玉漏初三滴,滟滟金觞已半酡。
共向柏台窺雅量,澄陂萬頃見天和。
※卷569_96【寶劍】
李群玉
雷煥豐城掘劍池,年深事遠迹依稀。
泥沙難掩沖天氣,風雨終思發匣時。
夜電尚搖池底影,秋蓮空吐锷邊輝。
自從星坼中台後,化作雙龍去不歸。
※卷569_97【人日梅花病中作】
李群玉
去年今日湘南寺,獨把寒梅愁斷腸。
今年此日江邊宅,卧見瓊枝低壓牆。
半落半開臨野岸,團情團思醉韶光。
玉鱗寂寂飛斜月,素豔亭亭對夕陽。
已被兒童苦攀折,更遭風雨損馨香。
洛陽桃李漸撩亂,回首行宮春景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