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理樹,俱作萬年枝。
※卷557_26【五月一日紫宸候對時屬禁直,穿内而行,因書六韻】
鄭畋
朱夏五更後,步廊三裡餘。
有人從翰苑,穿入内中書。
漏響飄銀箭,燈光照玉除。
禁扉猶鎖鑰,宮妓已妝梳。
紫府遊應似,鈞天夢不如。
塵埃九重外,誰信在清虛。
※卷557_27【題缑山王子晉廟】
鄭畋
有昔靈王子,吹笙溯泬?。
六宮攀不住,三島去相招。
亡國原陵古,賓天歲月遙。
無蹊窺海曲,有廟訪山椒。
石帳龍蛇拱,雲栊彩翠銷。
露壇裝琬琰,真像寫松喬。
珠館青童宴,琳宮阿母朝。
氣輿仙女侍,天馬吏兵調。
湘妓紅絲瑟,秦郎白管箫。
西城要綽約,南嶽命嬌娆。
句曲觞金洞,天台嘯石橋。
晚花珠弄蕊,春茹玉生苗。
二景神光秘,三元寶箓饒。
霧垂鴉翅發,冰束虎章腰。
鶴馭争銜箭,龍妃合獻绡。
衣從星渚浣,丹就日宮燒。
物外花嘗滿,人間葉自凋。
望台悲漢戾,閱水笑梁昭。
古殿香殘灺,荒階柳長條。
幾曾期七日,無複降重霄。
嵩嶺連天漢,伊瀾入海潮。
何由得真訣,使我佩環飄。
※卷557_28【初秋寓直三首】
鄭畋
曉星獨挂結麟樓,三殿風高藥樹秋。
玉笛數聲飄不住,問人依約在東頭。
宿鳥翩翩落照微,石台樓閣鎖重扉。
步廊無限金羁響,應是諸司扈從歸。
幽閣焚香萬慮凝,下簾胎息過禅僧。
玉堂分照無人後,消盡金盆一碗冰。
※卷557_29【夜景又作】
鄭畋
鈴縧無響閉珠宮,小閣涼添玉蕊風。
枕簟滿床明月到,自疑身在五雲中。
※卷557_30【杪秋夜直】
鄭畋
蕊宮裁诏與宵分,雖在青雲憶白雲。
待報君恩了歸去,山翁何急草移文。
※卷557_31【禁直寄崔員外】
鄭畋
銀台樓北蕊珠宮,夐與人間路不同。
在省五更春睡侶,早來分夢玉堂中。
※卷557_32【聞号】
鄭畋
陛兵偏近羽林營,夜靜仍傳禁号聲。
應笑執金雙阙下,近南猶隔兩重城。
※卷557_33【禁直和人飲酒】
鄭畋
卉醴陀花物外香,清濃标格勝椒漿。
我來尚有鈞天會,猶得金尊半日嘗。
※卷557_34【下直早出】
鄭畋
諸司人盡馬蹄稀,紫帕雲竿九釘歸。
偏覺石台清貴處,榜懸金字射晴晖。
※卷557_35【金銮坡上南望】
鄭畋
玉晨鐘韻上清虛,畫戟祥煙拱帝居。
極眼向南無限地,綠煙深處認中書。
※卷557_36【酬隐珪舍人寄紅燭】
鄭畋
蜜炬殷紅畫不如,且将歸去照吾廬。
今來并得三般事,靈運詩篇逸少書。
※卷557_37【馬嵬坡】
鄭畋
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雖亡日月新。
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
※卷557_38【句】
鄭畋
圓明青饣迅飯,光潤碧霞漿。
浴殿睛秋倘中謝,殘英猶可醉瓊杯。
※卷557_39【題九華山】
譚铢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窺仰會無緣。
罷職池陽時,複遭迎送牽。
因茲契誠願,矚望枕席前。
況值春正濃,氣色無不全。
或如碧玉靜,或似青霭鮮。
或接白雲堆,或映紅霞天。
呈姿既不一,變态何啻千。
巍峨本無動,崇峻性豈偏。
外景自隐隐,潛虛固幽玄。
我來暗凝情,務道志更堅。
色與山異性,性并山亦然。
境變山不動,性存形自遷。
自遷不阻俗,自定不失賢。
浮華與朱紫,安可迷心田。
※卷557_40【真娘墓】
譚铢
武丘山下冢累累,松柏蕭條盡可悲。
何事世人偏重色,真娘墓上獨題詩。
※卷557_41【望九華山】
盧嗣立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
不遇陰霾孤岫隐,正當寒日衆峰呈。
坐觀風雪銷煩思,惜别煙岚駐曉行。
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
※卷557_42【應舉日寄兄弟】
朱可名
廢刈鏡湖田,上書紫閣前。
愁人久委地,詩道未聞天。
不是燒金手,徒抛釣月船。
多慚兄弟意,不敢問林泉。
※卷557_43【河出榮光】
張良器
引派昆山峻,朝宗海路長。
千齡逢聖主,五色瑞榮光。
隐映浮中國,晶明助太陽。
坤維連浩漫,天漢接微茫。
丹阙清氛裡,函關紫氣旁。
位尊常守伯,道泰每呈祥。
習坎靈逾久,居卑德有常。
龍門如可涉,忠信是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