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五卷·
※卷545_1【禁署早春晴望】
劉得仁
禦林聞有早莺聲,玉檻春香九陌晴。
寒著霁雲歸紫閣,暖浮佳氣動芳城。
宮池日到冰初解,辇路風吹草欲生。
鴛侶此時皆賦詠,商山雪在思尤清。
※卷545_2【山中尋道人不遇】
劉得仁
年過弱冠風塵裡,常拟随師學煉形。
石路特來尋道者,雲房空見有仙經。
棋于松底留殘局,鶴向潭邊退數翎。
便欲此居閑到老,先生何日下青冥。
※卷545_3【贈敬晊助教二首】
劉得仁
到來常聽說清虛,手把玄元七字書。
仙籍不知名姓有,道情惟見往來疏。
已能絕粒無饑色,早晚休官買隐居。
便欲去随為弟子,片雲孤鶴可相于。
街西靜觀求居處,不到權門到寺頻。
禁掖人知連狀薦,國庠官滿一家貧。
清儀稱是蓬瀛客,直氣堪為谏诤臣。
自顧無成年漸長,報恩惟願殺微身。
※卷545_4【送祖山人歸山】
劉得仁
獨來朝市笑浮雲,卻憶煙霞出帝城。
不說金丹能點化,空教弟子學長生。
壺中瀉酒看雲影,洞裡逢師下鶴迎。
料得仙家玉牌上,已镌白日上升名。
※卷545_5【監試蓮花峰】
劉得仁
太華萬餘重,岧峣隻此峰。
當秋倚寥泬,入望似芙蓉。
翠拔千尋直,青危一朵秾。
氣分毛女秀,靈有羽人蹤。
倒影侵官路,流香激廟松。
塵埃終不及,車馬自憧憧。
※卷545_6【京兆府試目極千裡】
劉得仁
獻賦多年客,低眉恨不前。
此心常郁矣,縱目忽超然。
送骥登長路,看鴻入遠天。
古墟煙幂幂,窮野草綿綿。
樹與金城接,山疑桂水連。
何當開霁日,無物翳平川。
※卷545_7【尋陳處士山堂】
劉得仁
步溪凡幾轉,始得見幽蹤。
路隐千根樹,門開萬仞峰。
片雲生石窦,淺水卧枯松。
窮谷風光冷,深山翠碧濃。
鶴看空裡過,仙向坐中逢。
底露秋潭水,聲微暮觀鐘。
他年來此定,異日願相容。
且喜今歸去,人間事更慵。
※卷545_8【題從伯舍人道正裡南園】
劉得仁
帝裡餘新第,朱門面碧岑。
曙堂增爽氣,喬木動清陰。
直去親瑤陛,朝回在竹林。
風流才子調,好尚古人心。
薜荔遮窗暗,莓苔近井深。
禮無青草隔,詩共白衣吟。
軒靜留孤鶴,庭虛到遠砧。
掩關裁鳳诏,開鏡理瓊簪。
種植今如此,塵埃永不侵。
雲奔投刺者,日日待為霖。
※卷545_9【賦得聽松聲】
劉得仁
庭際微風動,高松韻自生。
聽時無物亂,盡日覺神清。
強與幽泉并,翻嫌細雨并。
拂空增鶴唳,過牖合琴聲。
況複當秋暮,偏宜在月明。
不知深澗底,蕭瑟有誰聽。
※卷545_10【宿普濟寺】
劉得仁
京寺數何窮,清幽此不同。
曲江臨閣北,禦苑自牆東。
廣陌車音急,危樓夕景通。
亂峰沉暝野,毒暑過秋空。
幡飏虛無裡,星生杳霭中。
月光籠月殿,蓮氣入蓮宮。
綴草涼天露,吹人古木風。
飲茶除假寐,聞磬釋塵蒙。
童子眠苔淨,高僧話漏終。
待鳴曉鐘後,萬井複朣胧。
※卷545_11【和鄭校書夏日遊鄭泉】
劉得仁
太虛懸畏景,古木蔽清陰。
爰有泉堪挹,閑思日可尋。
來聞鳴滴滴,照竦碧沈沈。
幾脈成溪壑,何人測淺深。
澄時無一物,分處曆千林。
淨溉靈根藥,涼浮玉翅禽。
飲疑蠲宿疾,見自失煩襟。
僧共雲前濑,龍和月下吟。
疊光輕吹動,徹底曉霞侵。
不用頻遊去,令君少進心。
※卷545_12【和段校書冬夕寄題廬山】
劉得仁
名高身未到,此恨蓄多時。
是夕吟因話,他年必去随。
嘗聞廬嶽頂,半入楚江湄。
幾處懸崖上,千尋瀑布垂。
爐峰松淅瀝,湓浦柳參差。
日色連湖白,鐘聲拂浪遲。
煙梯緣薜荔,嶽寺步欹危。
地本饒靈草,林曾出祖師。
石樓霞耀壁,猿樹鶴分枝。
細徑萦岩末,高窗見海涯。
嵌空寒更極,寂寞夜尤思。
陰谷冰埋術,仙田雪覆芝。
亂泉禅客濑,異迹逸人知。
藓室新開竈,柽潭未了棋。
如何遂閑放,長得在希夷。
空務漁樵事,方無道路悲。
謝公台尚在,陶令柳潛衰。
塵外難相許,人間貴迹遺。
雖懷丹桂影,不忘白雲期。
仁者終攜手,今朝預賦詩。
※卷545_13【書事寄萬年厲員外】
劉得仁
帝城皆劇縣,令尹美居東。
遂拜趙張下,暫離星象中。
擁歸從北阙,送上動南宮。
紫禁黃山繞,滄溟素浐通。
封疆親日月,邑裡出王公。
賦稅充天府,歌謠入聖聰。
土膏寒麥覆,人海晝塵蒙。
廨宇松連翠,朝街火散紅。
文場新桂茂,粉署舊蘭崇。
留客揮盈爵,抽毫詠早鴻。
前驺潘嶽貴,故裡邵平窮。
勸隐蓮峰久,期耕樹谷同。
凫飛将去葉,劍氣尚埋豐。
何必華陰土,方垂拂拭功。
※卷545_14【上姚谏議】
劉得仁
高文與盛德,皆謂古無倫。
聖代生才子,明庭有谏臣。
已瞻龍衮近,漸向鳳池新。
卻憶波濤郡,來時島嶼春。
名因詩句大,家似布衣貧。
曾暗投新軸,頻聞獎滞身。
照吟清夕月,送藥紫霞人。
終計依門館,何疑不化鱗。
※卷545_15【上翰林丁學士】
劉得仁
今代如堯代,征賢察衆情。
久聆推行實,然後佐聰明。
官自文華重,恩因顧問生。
詞人求作稱,天子許和羹。
禦柳凋霜晚,宮泉滴月清。
直廬寒漏近,秋燭白麻成。
玉殿移時對,金輿數侍行。
賜衣香未散,借馬色難名。
時輩何偏羨,儒流此最榮。
終當聞燮理,寰宇永升平。
※卷545_16【二絕句】
劉得仁
何處訪岐路,青雲但憶歸。
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