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511_74【邠王小管】
張祜
虢國潛行韓國随,宜春深院映花枝。
金輿遠幸無人見,偷把邠王小管吹。
※卷511_75【李谟笛】
張祜
平時東幸洛陽城,天樂宮中夜徹明。
無奈李谟偷曲譜,酒樓吹笛是新聲。
※卷511_76【甯哥來】
張祜
日映宮城霧半開,太真簾下畏人猜。
黃翻綽指向西樹,不信甯哥回馬來。
※卷511_77【丁巳年仲冬月江上作】
張祜
南來驅馬渡江濆,消息前年此月聞。
唯是賈生先恸哭,不堪天意重陰雲。
※卷511_78【邺中懷古】
張祜
邺中城下漳河水,日夜東流莫記春。
腸斷宮中望陵處,不堪台上也無人。
※卷511_79【讀池州杜員外杜秋娘詩】
張祜
年少多情杜牧之,風流仍作杜秋詩。
可知不是長門閉,也得相如第一詞。
※卷511_80【杭州開元寺牡丹】
張祜
濃豔初開小藥欄,人人惆怅出長安。
風流卻是錢塘寺,不踏紅塵見牡丹。
※卷511_81【招徐宗偃畫松石】
張祜
咫尺雲山便出塵,我生長日自因循。
憑君畫取江南勝,留向東齋伴老身。
※卷511_82【平陰夏日作】
張祜
西來漸覺細塵紅,擾擾舟車路向東。
可惜夏天明月夜,土山前面障南風。
※卷511_83【贈處士】
張祜
小徑上山山甚小,每憐僧院笑僧禅。
人間莫道無難事,二十年來已是玄。
※卷511_84【邠娘羯鼓】
張祜
新教邠娘羯鼓成,大酺初日最先呈。
冬兒指向貞貞說,一曲乾鳴兩杖輕。
※卷511_85【退宮人二首】
張祜
開元皇帝掌中憐,流落人間二十年。
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官樓下拾金錢。
歌喉漸退出宮闱,泣話伶官上許歸。
猶說入時歡聖壽,内人初著五方衣。
※卷511_86【耍娘歌】
張祜
宜春花夜雪千枝,妃子偷行上密随。
便喚耍娘歌一曲,六宮生老是蛾眉。
※卷511_87【悖拏兒舞】
張祜
春風南内百花時,道唱梁州急遍吹。
揭手便拈金碗舞,上皇驚笑悖拏兒。
※卷511_88【題靈徹上人舊房】
張祜
寂寞空門支道林,滿堂詩闆舊知音。
秋風吹葉古廊下,一半繩床燈影深。
※卷511_89【晚秋潼關西門作】
張祜
日落寒郊煙物清,古槐陰黑少人行。
關門西去華山色,秦地東來河水聲。
※卷511_90【贈内人】
張祜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唯看宿燕窠。
斜拔玉钗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卷511_91【洛中作】
張祜
元和天子昔平戎,惆怅金輿尚未通。
盡日洛橋閑處看,秋風時節上陽宮。
※卷511_92【折楊柳枝二首】
張祜
莫折宮前楊柳枝,玄宗曾向笛中吹。
傷心日暮煙霞起,無限春愁生翠眉。
凝碧池邊斂翠眉,景陽樓下绾青絲。
那勝妃子朝元閣,玉手和煙弄一枝。
※卷511_93【華清宮四首】
張祜
風樹離離月稍明,九天龍氣在華清。
宮門深鎖無人覺,半夜雲中羯鼓聲。
天阙沈沈夜未央,碧雲仙曲舞霓裳。
一聲玉笛向空盡,月滿骊山宮漏長。
紅樹蕭蕭閣半開,上皇曾幸此宮來。
至今風俗骊山下,村笛猶吹阿濫堆。
水繞宮牆處處聲,殘紅長綠露華清。
武皇一夕夢不覺,十二玉樓空月明。
※卷511_94【贈窦家小兒】
張祜
深綠衣裳小小人,每來聽裡解相親。
天生合去雲霄上,一尺松栽已出塵。
※卷511_95【聽崔莒侍禦葉家歌】
張祜
宛羅重縠起歌筵,活鳳生花動碧煙。
一聲唱斷無人和,觸破秋雲直上天。
※卷511_96【長門怨】
張祜
日映宮牆柳色寒,笙歌遙指碧雲端。
珠鉛滴盡無心語,強把花枝冷笑看。
※卷511_97【讀老莊】
張祜
等閑緝綴閑言語,誇向時人喚作詩。
昨日偶拈莊老讀,萬尋山上一毫厘。
※卷511_98【偶題】
張祜
古來名下豈虛為,李白颠狂自稱時。
唯恨世間無賀老,谪仙長在沒人知。
※卷511_99【别玉華仙侶】
張祜
繞舍煙霞為四鄰,寒泉白石日相親。
塵機不盡住不得,珍重玉山山上人。
※卷511_100【汴上送客】
張祜
河流西下雁南飛,楚客相逢淚濕衣。
張翰思歸何太切,扁舟不住又東歸。
※卷511_101【郵亭殘花】
張祜
雲暗山橫日欲斜,郵亭下馬對殘花。
自從身逐征西府,每到花時不在家。
※卷511_102【秋時送鄭侍禦】
張祜
離鴻聲怨碧雲淨,楚瑟調高清曉天。
盡日相看俱不語,西風搖落數枝蓮。
※卷511_103【宿武牢關】
張祜
行人候曉久裴徊,不待雞鳴未得開。
堪羨寒溪自無事,潺潺一夜宿關來。
※卷511_104【夜宿湓浦逢崔升】
張祜
江流不動月西沈,南北行人萬裡心。
況是相逢雁天夕,星河寥落水雲深。
※卷511_105【京城寓懷】
張祜
三十年持一釣竿,偶随書薦入長安。
由來不是求名者,唯待春風看牡丹。
※卷511_106【集靈台二首】
張祜
日光斜照集靈台,紅樹花迎曉露開。
昨夜上皇新授箓,太真含笑入簾來。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污顔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卷511_107【感歸】
張祜
行卻江南路幾千,歸來不把一文錢。
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卷511_108【偶作】
張祜
遍識青霄路上人,相逢隻是語逡巡。
可勝飲盡江南酒,歲月猶殘李白身。
※卷511_109【勸飲酒】
張祜
燒得硫黃漫學仙,未勝長付酒家錢。
窦常不吃齊推樂,卻在人間八十年。
※卷511_110【阿鸨湯】
張祜
月照宮城紅樹芳,綠窗燈影在雕梁。
金輿未到長生殿,妃子偷尋阿鸨湯。
※卷511_111【馬嵬坡】
張祜
旌旗不整奈君何,南去人稀北去多。
塵土已殘香粉豔,荔枝猶到馬嵬坡。
※卷511_112【太真香囊子】
張祜
蹙金妃子小花囊,銷耗胸前結舊香。
誰為君王重解得,一生遺恨系心腸。
※卷511_113【雨霖鈴】
張祜
雨霖鈴夜卻歸秦,猶見張徽一曲新。
長說上皇和淚教,月明南内更無人。
※卷511_114【聽歌二首】
張祜
兒郎漫說轉喉輕,須待情來意自生。
隻是眼前絲竹和,大家聲裡唱新聲。
十二年前邊塞行,坐中無語歎歌情。
不堪昨夜先垂淚,西去陽關第一聲。
※卷511_115【聽筝】
張祜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雲寒一夜風。
※卷511_116【王家琵琶】
張祜
金屑檀槽玉腕明,子弦輕撚為多情。
隻愁拍盡涼州破,畫出風雷是撥聲。
※卷511_117【李家柘枝】
張祜
紅鉛拂臉細腰人,金繡羅衫軟著身。
長恐舞時殘拍盡,卻思雲雨更無因。
※卷511_118【楚州韋中丞箜篌】
張祜
千重鈎鎖撼金鈴,萬顆真珠瀉玉瓶。
恰值滿堂人欲醉,甲光才觸一時醒。
※卷511_119【邊上逢歌者】
張祜
垂老秋歌出塞庭,遏雲相付舊秦青。
少年翻擲新聲盡,卻向人前側耳聽。
※卷511_120【馬嵬歸】
張祜
雲愁鳥恨驿坡前,孑孑龍旗指望賢。
無複一生重語事,柘黃衫袖掩潸然。
※卷511_121【塞上聞笛】
張祜
一夜梅花笛裡飛,冷沙晴檻月光輝。
北風吹盡向何處,高入塞雲燕雁稀。
※卷511_122【經舊遊】
張祜
去年來送行人處,依舊蟲聲古岸南。
斜日照溪雲影斷,水葓花穗倒空潭。
※卷511_123【東山寺】
張祜
寒色蒼蒼老柏風,石苔清滑露光融。
半夜四山鐘磬盡,水精宮殿月玲珑。
※卷511_124【峰頂寺】
張祜
月明如水山頭寺,仰面看天石上行。
夜半深廊人語定,一枝松動鶴來聲。
※卷511_125【題潤州鶴林寺】
張祜
古寺名僧多異時,道情虛遣俗情悲。
千年鶴在市朝變,來去舊山人不知。
※卷511_126【題勝上人山房】
張祜
清晝房廊山半開,一瓶新汲灑莓苔。
古松百尺始生葉,飒飒風聲天上來。
※卷511_127【李夫人詞】
張祜
延年不語望三星,莫說夫人上涕零。
争奈世間惆怅在,甘泉宮夜看圖形。
※卷511_128【題金陵渡】
張祜
金陵津渡小山樓,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裡,兩三星火是瓜州。
※卷511_129【過陰陵】
張祜
壯士凄惶到山下,行人惆怅上山頭。
生前此路已迷失,寂寞孤魂何處遊。
※卷511_130【縱遊淮南】
張祜
十裡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
人生隻合揚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卷511_131【登樂遊原】
張祜
幾年詩酒滞江幹,水積雲重思萬端。
今日南方惆怅盡,樂遊原上見長安。
※卷511_132【過石頭城】
張祜
累累墟墓葬西原,六代同歸蔓草根。
唯是歲華流盡處,石頭城下水千痕。
※卷511_133【黃蜀葵花】
張祜
名花八葉嫩黃金,色照書窗透竹林。
無奈美人閑把嗅,直疑檀口印中心。
※卷511_134【楊花】
張祜
散亂随風處處勻,庭前幾日雪花新。
無端惹著潘郎鬓,驚殺綠窗紅粉人。
※卷511_135【薔薇花】
張祜
曉風抹盡燕支顆,夜雨催成蜀錦機。
當晝開時正明媚,故鄉疑是買臣歸。
※卷511_136【戲顔郎中獵】
張祜
忽聞射獵出軍城,人著戎衣馬帶纓。
倒把角弓呈一箭,滿川狐兔當頭行。
※卷511_137【江上旅泊呈杜員外】
張祜
牛渚南來沙岸長,遠吟佳句望池陽。
野人未必非毛遂,太守還須是孟嘗。
※卷511_138【容兒缽頭】
張祜
争走金車叱鞅牛,笑聲唯是說千秋。
兩邊角子羊門裡,猶學容兒弄缽頭。
※卷511_139【熱戲樂】
張祜
熱戲争心劇火燒,銅槌暗熱不相饒。
上皇失喜甯王笑,百尺幢竿果動搖。
※卷511_140【玉環琵琶】
張祜
宮樓一曲琵琶聲,滿眼雲山是去程。
回顧段師非汝意,玉環休把恨分明。
※卷511_141【題酸棗驿前碑】
張祜
蒼苔古澀自雕疏,誰道中郎筆力馀。
長愛當時遇王粲,每來碑下不關書。
※卷511_142【題朱兵曹山居】
張祜
朱氏西齋萬卷書,水門山闊自高疏。
我來穿穴非無意,願向君家作壁魚。
※卷511_143【題畫僧二首】
張祜
骨峭情高彼岸人,一杯長泛海為津。
僧儀又入清流品,卻恐前生是許詢。
瘦頸隆肩碧眼生,翰林親贊虎頭能。
終年不語看如意,似證禅心入大乘。
※卷511_144【送走馬使】
張祜
新樣花文配蜀羅,同心雙帶蹙金蛾。
慣将喉舌傳軍好,馬迹鈴聲遍兩河。
※卷511_145【題禦溝】
張祜
萬樹垂楊拂禦溝,溶溶漾漾繞神州。
都緣濟物心無阻,從此恩波處處流。
※卷511_146【題青龍寺】
張祜
二十年沈滄海間,一遊京國也應閑。
人人盡到求名處,獨向青龍寺看山。
※卷511_147【硫黃】
張祜
一粒硫黃入貴門,寝堂深處問玄言。
時人盡說韋山甫,昨日馀幹吊子孫。
※卷511_148【散花樓】
張祜
錦江城外錦城頭,回望秦川上轸憂。
正值血魂來夢裡,杜鵑聲在散花樓。
※卷511_149【王家五弦】
張祜
五條弦出萬端情,撚撥間關漫态生。
唯羨風流田太守,小金鈴子耳邊鳴。
※卷511_150【聽薛陽陶吹蘆管】
張祜
紫清人下薛陽陶,末曲新笳調更高。
無奈一聲天外絕,百年已死斷腸刀。
※卷511_151【過汾水關】
張祜
千裡南來背日行,關門無事一侯嬴。
山根百尺路前去,十夜耳中汾水聲。
※卷511_152【櫻桃】
張祜
石榴未拆梅猶小,愛此山花四五株。
斜日庭前風袅袅,碧油千片漏紅珠。
※卷511_153【酬淩秀才惠枕】
張祜
八寸黃楊惠不輕,虎頭光照簟文清。
空心想此緣成夢,拔劍燈前一夜行。
※卷511_154【感春申君】
張祜
薄俗何心議感恩,谄容卑迹賴君門。
春申還道三千客,寂寞無人殺李園。
※卷511_155【孟才人歎】
張祜
偶因歌态詠嬌嚬,傳唱宮中十二春。
卻為一聲河滿子,下泉須吊舊才人。
※卷511_156【聽簡上人吹蘆管三首】
張祜
蜀國僧吹蘆一枝,隴西遊客淚先垂。
至今留得新聲在,卻為中原人不知。
細蘆僧管夜沈沈,越鳥巴猿寄恨吟。
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雲心。
月落江城樹繞鴉,一聲蘆管是天涯。
分明西國人來說,赤佛堂西是漢家。
※卷511_157【聽嶽州徐員外彈琴】
張祜
玉律潛符一古琴,哲人心見聖人心。
盡日南風似遺意,九疑猿鳥滿山吟。
※卷511_158【鈎弋夫人詞】
張祜
惆怅雲陵事不回,萬金重更築仙台。
莫言天上無消息,猶是夫人作鳥來。
※卷511_159【鴻溝】
張祜
龍蛇百戰争天下,各制雄心指此溝。
甯似九州分國土,地圖初割海中流。
※卷511_160【悲納鐵】
張祜
長聞為政古諸侯,使佩刀人盡佩牛。
誰謂今來正耕墾,卻銷農器作戈矛。
※卷511_161【胡渭州】
張祜
亭亭孤月照行舟,寂寂長江萬裡流。
鄉國不知何處是,雲山漫漫使人愁。
※卷511_162【破陣樂】
張祜
秋風四面足風沙,塞外征人暫别家。
千裡不辭行路遠,時光早晚到天涯。
※卷511_163【楓橋】
張祜
長洲苑外草蕭蕭,卻算遊城歲月遙。
唯有别時今不忘,暮煙疏雨過楓橋。
※卷511_164【句】
張祜
萬國見清道,一身成白頭。
此地榮辱盛,豈宜山中人。
椿兒繞樹春園裡,桂子尋花夜月中。
一身扶杖二兒随。
夏雨蓮苞破,秋風桂子凋。
杜鵑花發杜鵑叫,烏臼花生烏臼啼。
茶風無奈筆,酒秃不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