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一十卷

首頁
    戎。

     ※卷510_80【賦昭君冢】 張祜萬裡關山冢,明妃舊死心。

    恨為秋色晚,愁結暮雲陰。

     夜切胡風起,天高漢月臨。

    已知無玉貌,何事送黃金。

     ※卷510_81【哭汴州陸大夫】 張祜 利劍太堅操,何妨拔一毛。

    冤深陸機霧,憤積伍員濤。

     直道非無驗,明時不錄勞。

    誰當青史上,卒為顯詞褒。

     ※卷510_82【晚夏歸别業】 張祜 古岸扁舟晚,荒園一徑微。

    鳥啼新果熟,花落故人稀。

     宿潤侵苔甃,斜陽照竹扉。

    相逢盡鄉老,無複話時機。

     ※卷510_83【公子行】 張祜 春色滿城池,杯盤著處移。

    镫金斜雁子,鞍帕嫩鵝兒。

     買笑歌桃李,尋歌折柳枝。

    可憐明月夜,長是管弦随。

     ※卷510_84【題曾氏園林】 張祜 十畝長堤宅,蕭疏半老槐。

    醉眠風卷簟,棋罷月移階。

     斫樹遺桑斧,澆花濕筍鞋。

    還将齊物論,終歲自安排。

     ※卷510_85【讀始興公傳】 張祜 殁世議方存,升平道幾論。

    詩情光日月,筆力動乾坤。

     亂首光雄算,朝綱在典墳。

    明時封禅績,山下見丘門。

     ※卷510_86【中秋月】 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卷510_87【江西道中作三首】 張祜 日落江村遠,煙雲度幾重。

    問人孤驿路,驅馬亂山峰。

     夜入霜林火,寒生水寺鐘。

    凄涼哭途意,行處又饑兇。

     西江江上月,遠遠照征衣。

    夜色草中網,秋聲林外機。

     渚田牛路熟,石岸客船稀。

    無複是鄉井,鹧鸪聊自飛。

     秋灘一望平,遠遠見山城。

    落日啼烏桕,空林露寄生。

     燒畬殘火色,蕩槳夜溪聲。

    況是會遊處,桑田小變更。

     ※卷510_88【題常州水西館】 張祜 隙地叢筠植,修廊列堵環。

    樓台疏占水,岡岸遠成山。

     盡日草深映,無風舟自閑。

    聊當俟芳夕,一泛芰荷間。

     ※卷510_89【題李渎山居玉潭】 張祜 古樹千年色,蒼崖百尺陰。

    發寒泉氣靜,神駭玉光沉。

     上穴青冥小,中連碧海深。

    何當煙月下,一聽夜龍吟。

     ※卷510_90【題陸墉金沙洞居】 張祜 東溪泉一眼,歸卧惬高疏。

    決水金沙靜,梯雲石壁虛。

     細吟搔短發,深話笑長裾。

    莫道遺名品,嘗聞入洛初。

     ※卷510_91【題陸敦禮山居伏牛潭】 張祜 伏牛真怪事,餘勝幾人谙。

    日彩沉青壁,煙容靜碧潭。

     泛心何慮冷,漱齒讵忘甘。

    幸挈壺中物,期君正興酣。

     ※卷510_92【旅次石頭岸】 張祜 行行石頭岸,身事兩相違。

    舊國日邊遠,故人江上稀。

     水聲寒不盡,山色暮相依。

    惆怅未成語,數行鴉又飛。

     ※卷510_93【觀宋州于使君家樂琵琶】 張祜 曆曆四弦分,重來上界聞。

    玉盤飛夜雹,金磬入秋雲。

     隴霧笳凝水,砂風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卷510_94【筝】 張祜 綽綽下雲煙,微收皓腕鮮。

    夜風生碧柱,春水咽紅弦。

     翠佩輕猶觸,莺枝澀未遷。

    芳音何更妙,清月共婵娟。

     ※卷510_95【歌】 張祜 一夜列三清,聞歌曲阜城。

    雪飛紅燼影,珠貫碧雲聲。

     皓齒嬌微發,青蛾怨自生。

    不知新弟子,誰解啭喉輕。

     ※卷510_96【笙】 張祜 董雙成一妙,曆曆韻風篁。

    清露鶴聲遠,碧雲仙吹長。

     氣侵銀項濕,膏胤漆瓢香。

    曲罷不知處,巫山空夕陽。

     ※卷510_97【五弦】 張祜 小小月輪中,斜抽半袖紅。

    玉瓶秋滴水,珠箔夜懸風。

     徵調侵弦乙,商聲過指攏。

    隻愁才曲罷,雲雨去巴東。

     ※卷510_98【觱篥】 張祜 一管妙清商,纖紅玉指長。

    雪藤新換束,霞錦旋抽囊。

     并揭聲猶遠,深含曲未央。

    坐中知密顧,微笑是周郎。

     ※卷510_99【笛】 張祜紫清人一管,吹在月堂中。

    雁起雪雲夕,龍吟煙水空。

     虜塵深漢地,羌思切邊風。

    試弄陽春曲,西園桃已紅。

     ※卷510_100【舞】 張祜荊台呈妙舞,雲雨半羅衣。

    袅袅腰疑折,褰褰袖欲飛。

     霧輕紅踯躅,風豔紫薔薇。

    強許傳新态,人間弟子稀。

     ※卷510_101【箜篌】 張祜 星漢夜牢牢,深簾調更高。

    亂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嗥。

     向月輕輪甲,迎風重紉條。

    不堪聞别引,滄海恨波濤。

     ※卷510_102【箫】 張祜 清籁遠愔愔,秦樓夜思深。

    碧空人已去,滄海鳳難尋。

     杳妙和雲絕,依微向水沉。

    還将九成意,高閣伫芳音。

     ※卷510_103【夕次桐廬】 張祜 百裡清溪口,扁舟此去過。

    晚潮風勢急,寒葉雨聲多。

     戍出山頭鼓,樵通竹裡歌。

    不堪無酒夜,回首夢煙波。

     ※卷510_104【入潼關】 張祜 都城三百裡,雄險此回環。

    地勢遙尊嶽,河流側讓關。

     秦皇曾虎視,漢祖昔龍顔。

    何處枭兇輩,幹戈自不閑。

     ※卷510_105【南宮歎亦述玄宗追恨太真妃事】 張祜 北陸冰初結,南宮漏更長。

    何勞卻睡草,不驗返魂香。

     月隐仙娥豔,風殘夢蝶揚。

    徒悲舊行迹,一夜玉階霜。

     ※卷510_106【題平望驿】 張祜 一派吳興水,西來此驿分。

    路遙經幾日,身去是孤雲。

     雨氣朝忙蟻,雷聲夜聚蚊。

    何堪秋草色,到處重離群。

     ※卷510_107【隋宮懷古】 張祜廢宮深苑路,炀帝此東行。

    往事馀山色,流年是水聲。

     古牆丹雘盡,深棟黑煤生。

    惆怅從今客,經過未了情。

     ※卷510_108【偶蘇求至話别】 張祜 幾年滄海别,萬裡白頭吟。

    夜月江流闊,春雲嶺路深。

     珠繁楊氏果,翠耀孔家禽。

    無複天南夢,相思空樹林。

     ※卷510_109【秋霁】 張祜 垂老歸休意,栖栖陋巷中。

    暗燈棋子落,殘語酒瓶空。

     滴幂侵檐露,虛疏入檻風。

    何妨一蟬嘒,自抱木蘭叢。

     ※卷510_110【詠史二首】 張祜 漢代非良計,西戎世世塵。

    無何求善馬,不算苦生民。

     外國雠虛結,中華憤莫伸。

    卻教為後恥,昭帝遠和親。

     留名魯連去,于世絕遺音。

    盡愛聊城下,甯知滄海深。

     偶然飛一箭,無事在千金。

    回望淩煙閣,何人是此心。

     ※卷510_111【洞房燕】 張祜 清曉洞房開,佳人喜燕來。

    乍疑钗上動,輕似掌中回。

     暗語臨窗戶,深窺傍鏡台。

    新妝正含思,莫拂畫梁埃。

     ※卷510_112【答僧贈柱杖】 張祜 千回掌上橫,珍重遠方情。

    客問何人與,閩僧寄一莖。

     畫空疑未決,卓地計初成。

    幸以文堪采,扶持力不輕。

     ※卷510_113【鹭鸶】 張祜 深窺思不窮,揭趾淺沙中。

    一點山光淨,孤飛潭影空。

     暗栖松葉露,雙下蓼花風。

    好是滄波侶,垂絲趣亦同。

     ※卷510_114【塞下】 張祜 萬裡配長征,連年慣野營。

    入群來揀馬,抛伴去擒生。

     箭插雕翎闊,弓盤鵲角輕。

    閑看行近遠,西去受降城。

     ※卷510_115【憶雲陽宅】 張祜 一别雲陽宅,深愁度歲華。

    翠濃春檻柳,紅滿夜庭花。

     鳥影垂纖竹,魚行踐淺沙。

    聊當因寤寐,歸思浩無涯。

     ※卷510_116【題造微禅師院】 張祜 夜香聞偈後,岑寂掩雙扉。

    照竹燈和雪,穿雲月到衣。

     草堂疏磬斷,江寺故人稀。

    唯憶江南雨,春風獨鳥歸。

     ※卷510_117【酬武蘊之,乙醜之歲始見華發餘自悲遂成繼和】 張祜 賈生年尚少,華發近相侵。

    不是流光促,因緣别恨深。

     憐君成苦調,感我獨長吟。

    豈料清秋日,星星共映簪。

     ※卷510_118【題萬道人禅房】 張祜 何處鑿禅壁,西南江上峰。

    殘陽過遠水,落葉滿疏鐘。

     世事靜中去,道心塵外逢。

    欲知情不動,床下虎留蹤。

     ※卷510_119【病後訪山客】 張祜 久病倦衾枕,獨行來訪君。

    因逢歸馬客,共對出溪雲。

     新月坐中見,暮蟬愁處聞。

    相歡貴無事,莫想路歧分。

     ※卷510_120【題松汀驿】 張祜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卷510_121【處士隐居】 張祜 斜日半飛閣,高簾輕翳空。

    清香芙蓉水,碧冷琅玕風。

     絕岸派沿洑,修廊趾崇隆。

    唯當餌仙術,坐作朱顔翁。

     ※卷510_122【早春錢塘湖晚眺】 張祜 落日下林坂,撫襟睇前蹤。

    輕澌流回浦,殘雪明高峰。

     仰視天宇曠,俯登雲樹重。

    聊當問真界,昨夜西巒鐘。

     ※卷510_123【濠州水館】 張祜 高閣去煩燠,客心遂安舒。

    清流中浴鳥,白石下遊魚。

     秋樹色凋翠,夜橋聲袅虛。

    南軒更何待,坐見玉蟾蜍。

     ※卷510_124【石頭城寺】 張祜 山勢抱煙光,重門突兀傍。

    連檐金像閣,半壁石龛廊。

     碧樹叢高頂,清池占下方。

    徒悲宦遊意,盡日老僧房。

     ※卷510_125【傷遷客殁南中】 張祜 故人何處殁,谪宦極南天。

    遠地身狼狽,窮途事果然。

     白須才過海,丹旐卻歸船。

    腸斷相逢路,新來客又遷。

     ※卷510_126【烏夜啼】 張祜 忽忽南飛返,危絲共怨凄。

    暗霜移樹宿,殘夜繞枝啼。

     咽絕聲重叙,愔淫思乍迷。

    不妨還報喜,誤使玉顔低。

     ※卷510_127【題潤州金山寺】 張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離世群。

    僧歸夜船月,龍出曉堂雲。

     樹色中流見,鐘聲兩岸聞。

    翻思在朝市,終日醉醺醺。

     ※卷510_128【題潤州甘露寺】 張祜 千重構橫險,高步出塵埃。

    日月光先見,江山勢盡來。

     冷雲歸水石,清露滴樓台。

    況是東溟上,平生意一開。

     ※卷510_129【題杭州孤山寺】 張祜 樓台聳碧岑,一徑入湖心。

    不雨山長潤,無雲水自陰。

     斷橋荒藓澀,空院落花深。

    猶憶西窗月,鐘聲在北林。

     ※卷510_130【題馀杭縣龍泉觀】 張祜 四回山一面,台殿已嵯峨。

    中路見山遠,上方行石多。

     天晴花氣漫,地暖鳥音和。

    徒漱葛仙井,此生其奈何。

     ※卷510_131【題徑山大覺禅師影堂】 張祜 超然彼岸人,一徑謝微塵。

    見相即非相,觀身豈是身。

     空門性未滅,舊裡化猶新。

    謾指堂中影,誰言影似真。

     ※卷510_132【題濠州鐘離寺】 張祜 遙遙東郭寺,數裡占原田。

    遠岫碧光合,長淮清派連。

     院藏歸鳥樹,鐘到落帆船。

    唯羨空門叟,栖心盡百年。

     ※卷510_133【秋夜宿靈隐寺師上人】 張祜 月色荒城外,江聲野寺中。

    貧知交道薄,老信釋門空。

     露葉凋階藓,風枝戛井桐。

    不妨無酒夜,閑話值生公。

     ※卷510_134【題蘇州靈岩寺】 張祜 碧海西陵岸,吳王此盛時。

    山行今佛寺,水見舊宮池。

     亡國人遺恨,空門事少悲。

    聊當值僧語,盡日把松枝。

     ※卷510_135【題蘇州楞伽寺】 張祜 樓台山半腹,又此一經行。

    樹隔夫差苑,溪連勾踐城。

     上坡松徑澀,深坐石池清。

    況是西峰頂,凄涼故國情。

     ※卷510_136【題蘇州思益寺】 張祜 四面山形斷,樓台此迥臨。

    兩峰高崒屼,一水下淫滲。

     鑿石西龛小,穿松北塢深。

    會當來結社,長日為僧吟。

     ※卷510_137【題重居寺】 張祜 浮圖經近郭,長日羨僧閑。

    竹徑深開院,松門遠對山。

     重廊标闆榜,高殿鎖金環。

    更問尋雷室,西行咫尺間。

     ※卷510_138【題善權寺】 張祜 碧峰南一寺,最勝是仙源。

    峻坂依岩壁,清泉洩洞門。

     金函崇寶藏,玉樹閟靈根。

    寄謝香花叟,高蹤不可援。

     ※卷510_139【題南陵隐靜寺】 張祜 松徑上登攀,深行煙霭間。

    合流廚下水,對聳殿前山。

     潤壁鳥音迥,泉源僧步閑。

    更憐飛一錫,天外與雲還。

     ※卷510_140【題丘山寺】 張祜 幾代儒家業,何年佛寺碑。

    地平邊海處,江出上山時。

     故國人長往,空門事可知。

    凄涼問禅客,身外即無為。

     ※卷510_141【題道光上人山院】 張祜 真僧上方界,山路正岩岩。

    地僻泉長冷,亭香草不凡。

     火田生白菌,煙岫老青杉。

    盡日唯山水,當知律行嚴。

     ※卷510_142【贈廬山僧】 張祜 一室爐峰下,荒榛手自開。

    粉牌新薤葉,竹援小蔥台。

     樹黑雲歸去,山明日上來。

    便知心是佛,堅坐對寒灰。

     ※卷510_143【題惠山寺】 張祜 舊宅人何在,空門客自過。

    泉聲到池盡,山色上樓多。

     小洞生斜竹,重階夾細莎。

    殷勤望城市,雲水暮鐘和。

     ※卷510_144【題虎丘寺】 張祜 輕棹駐回流,門登西虎丘。

    霧青山月曉,雲白海天秋。

     倚殿松株澀,欹庭石片幽。

    青蛾幾時墓,空色尚悠悠。

     ※卷510_145【題普賢寺】 張祜 何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龍應在,巢空鶴未還。

     經年來客倦,半日與僧閑。

    更共嘗新茗,聞鐘笑語間。

     ※卷510_146【題虎丘東寺】 張祜 雲樹擁崔嵬,深行異俗埃。

    寺門山外入,石壁地中開。

     仰砌池光動,登樓海氣來。

    傷心萬古意,金玉葬寒灰。

     ※卷510_147【題虎丘西寺】 張祜 嚣塵楚城外,一寺枕通波。

    松色入門遠,岡形連院多。

     花時長到處,别路半經過。

    惆怅舊禅客,空房深薜蘿。

     ※卷510_148【題招隐寺】 張祜 千年戴颙宅,佛廟此崇修。

    古井人名在,清泉鹿迹幽。

     竹光寒閉院,山影夜藏樓。

    未得高僧旨,煙霞空暫遊。

     ※卷510_149【塞下曲】 張祜 二十逐嫖姚,分兵遠戍遼。

    雪迷經塞夜,冰壯渡河朝。

     促放雕難下,生騎馬未調。

    小儒何足問,看取劍橫腰。

     ※卷510_150【宿淮陰水館】 張祜 積水自成陰,昏昏月映林。

    五更離浦棹,一夜隔淮砧。

     漂母鄉非遠,王孫道豈沉。

    不當無健妪,誰肯效前心。

     ※卷510_151【題小松】 張祜 何處劚雲煙,新移此館前。

    碧姿塵不染,清影露長鮮。

     聳地心才直,淩雲操未全。

    可悲人自老,何日是千年。

     ※卷510_152【夏日梅溪館寄龐舍人】 張祜 東陽賓禮重,高館望行期。

    埽簟因松葉,篸瓜使竹枝。

     卷簾聞鳥近,翻枕夢人遲。

    坐聽津橋說,今營太守碑。

     ※卷510_153【感河上兵】 張祜 一聞河塞上,非是欲權兵。

    首尾誠須畏,膏肓慎勿輕。

     多門徒可入,盡室且思行。

    莫為無媒者,滄浪不濯纓。

     ※卷510_154【贈淮南将】 張祜 年少好風情,垂鞭眦睚行。

    帶金獅子小,裘錦麒麟獰。

     揀匠裝銀镫,堆錢買钿筝。

    李陵雖效死,時論亦輕生。

     ※卷510_155【題惠昌上人】 張祜 半岩開一室,香穟細氛氲。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雲。

     律持僧講疏,經誦梵書文。

    好是風廊下,遙遙挂褐裙。

     ※卷510_156【塞上曲】 張祜 邊風卷地時,日暮帳初移。

    碛迥三通角,山寒一點旗。

     連收榻索馬,引滿射雕兒。

    莫道功勳細,将軍昔戍師。

     ※卷510_157【折楊柳】 張祜 紅粉青樓曙,垂楊仲月春。

    懷君重攀折,非妾妒腰身。

     舞帶萦絲斷,嬌娥向葉嚬。

    橫吹凡幾曲,獨自最愁人。

     ※卷510_158【采桑】 張祜 自古多征戰,由來尚甲兵。

    長驅千裡去,一舉兩番平。

     按劍從沙漠,歌謠滿帝京。

    寄言天下将,須立武功名。

     ※卷510_159【禅智寺】 張祜 寶殿依山嶮,臨虛勢若吞。

    畫檐齊木末,香砌壓雲根。

     遠景窗中岫,孤煙竹裡村。

    憑高聊一望,鄉思隔吳門。

     ※卷510_160【寄題商洛王隐居】 張祜 近逢商洛口,知爾坐南塘。

    草閣平春水,柴門掩夕陽。

     随蜂收野蜜,尋麝采生香。

    更憶前年醉,松花滿石床。

     ※卷510_161【送客歸湘楚】 張祜 無辭一杯酒,昔日與君深。

    秋色換歸鬓,曙光生别心。

     桂花山廟冷,楓樹水樓陰。

    此路千餘裡,應勞楚客吟。

     ※卷510_162【登金山寺】 張祜 古今斯島絕,南北大江分。

    水闊吞滄海,亭高宿斷雲。

     返潮千澗落,啼鳥半空聞。

    皆是登臨處,歸航酒半醺。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