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百八十二·
卷482_1「宿越州天王寺」李紳
海隅布政慚期月,江上沾巾愧萬人。
休按簿書懲黠吏,
未齊風俗昧良臣。
壺冰自潔中無玷,鏡水非求下見鱗。
清夜佛宮觀色相,卻歸前老更前身。
卷482_2「卻渡西陵别越中父老」李紳
海潮晚上江風急,津吏篙師語默齊。
傾手奉觞看故老,
擁流争拜見孩提。
慚非杜母臨襄岘,自鄙朱翁别會稽。
漸舉雲帆煙水闊,杳然凫雁各東西。
卷482_3「卻到浙西」李紳
臨平水竭蒹葭死,裡社蕭條旅館秋。
嘗歎晉郊無乞籴,
豈忘吳俗共分憂。
野悲揚目稱嗟食,林極翳桑顧所求。
苛政尚存猶惕息,老人偷拜擁前舟。
卷482_4「蘇州不住遙望武丘報恩兩寺」李紳
秋山古寺東西遠,竹院松門怅望同。
幽鳥靜時侵徑月,
野煙消處滿林風。
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對金螭落照中。
官備散寮身卻累,往來慚謝二蓮宮。
卷482_5「回望館娃故宮」李紳
江雲斷續草綿連,雲隔秋波樹覆煙。
飄雪荻花鋪漲渚,
變霜楓葉卷平田。
雀愁化水喧斜日,鴻怨驚風叫暮天。
因問館娃何所恨,破吳紅臉尚開蓮。
卷482_6「姑蘇台雜句」李紳
越王巧破夫差國,來獻黃金重雕刻。
西施醉舞花豔傾,
妒月嬌娥恣妖惑。
姑蘇百尺曉鋪開,樓楣盡化黃金台。
歌清管咽歡未極,越師戈甲浮江來。
伍胥抉目看吳滅,
範蠡全身霸西越。
寂寞千年盡古墟,蕭條兩地皆明月。
靈岩香徑掩禅扉,秋草荒涼遍落晖。
江浦回看鷗鳥沒,
碧峰斜見鹭鸶飛。
如今白發星星滿,卻作閑官不閑散。
野寺經過懼悔尤,公程迫蹙悲秋館。
吳鄉越國舊淹留,
草樹煙霞昔遍遊。
雲木夢回多感歎,不惟惆怅至長洲。
卷482_7「開元寺」李紳
十層花宇真毫相,數仞峰巒閟月扉。
攢立寶山中色界,
散周香海小輪圍。
坐隅咫尺窺岩壑,窗外高低辨翠微。
難保爾形終不轉,莫令偷拂六铢衣。
卷482_8「臯橋」李紳
伯鸾憔悴甘飄寓,非向嚣塵隐姓名。
鴻鹄羽毛終有志,
素絲琴瑟自諧聲。
故橋秋月無家照,古井寒泉見底清。
猶有馀風未磨滅,至今鄉裡重和鳴。
卷482_9「真娘墓」李紳
一株繁豔春城盡,雙樹慈門忍草生。
愁态自随風燭滅,
愛心難逐雨花輕。
黛消波月空蟾影,歌息梁塵有梵聲。
還似錢塘蘇小小,隻應回首是卿卿。
卷482_10「卻望無錫芙蓉湖」李紳
水寬山遠煙岚迥,柳岸萦回在碧流。
清晝不風凫雁少,卻疑初夢鏡湖秋。
丹橘村邊獨火微,碧流明處雁初飛。
蕭條落葉垂楊岸,隔水寥寥聞搗衣。
逐波雲影參差遠,背日岚光隐見深。
猶似望中連海樹,月生湖上是山陰。
舊山認得煙岚近,湖水平鋪碧岫間。
喜見雲泉還怅望,自慚山叟不歸山。
翠崖幽谷分明處,倦鳥歸雲在眼前。
惆怅白頭為四老,遠随塵土去伊川。
卷482_11「重到惠山」李紳
碧峰依舊松筠老,重得經過已白頭。
俱是海天黃葉信,
兩逢霜節菊花秋。
望中白鶴憐歸翼,行處青苔恨昔遊。
還向窗間名姓下,數行添記别離愁。
卷482_12「鑒玄影堂」李紳
香燈寂寞網塵中,煩惱身須色界空。
龍缽已傾無法雨,
虎床猶在有悲風。
定心池上浮泡沒,招手岩邊夢幻通。
深夜月明松子落,俨然聽法侍生公。
卷482_13「别石泉」李紳
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
微渡竹風涵淅瀝,
細浮松月透輕明。
桂凝秋露添靈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應是梵宮連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卷482_14「别雙溫樹」李紳
翠條盈尺憐孤秀,植向西窗待月軒。
輕剪綠絲秋葉暗,
密扶纖幹夏陰繁。
故山手種空懷想,溫室心知不敢言。
看爾拂雲今得地,莫随陵谷改深根。
卷482_15「重别西湖」李紳
浦邊梅葉看凋落,波上雙禽去寂寥。
吹管曲傳花易失,
織文機學羽難飄。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勵秋深拂翠翹。
繁豔彩毛無處所,盡成愁歎别谿橋。
卷482_16「毗陵東山」李紳
昔人别館淹留處,蔔築東山學謝家。
叢桂半空摧枳棘,
曲池平盡隔煙霞。
重開漁浦連天月,更種春園滿地花。
依舊秋風還寂寞,數行衰柳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