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百六十四

首頁
     玉泉何處記,四折水紋浮。

    潤下甯逾矩,居方在上流。

     映空虛漾漾,涵白淨悠悠。

    影碎疑沖鬥,光清耐觸舟。

     珪璋分辨狀,沙礫共懷柔。

    願赴朝宗日,萦回入禦溝。

     卷464_13「賦得玉水記方流」王鑒 玉潤在中洲,光臨碕岸幽。

    氤氲冥瑞影,演漾度方流。

     乍似輕漣合,還疑駭浪收。

    夤緣知有異,洞徹信無俦。

     比德稱殊賞,含輝處至柔。

    沉淪如見念,況乃屬時休。

     卷464_14「賦得玉水記方流」陳昌言 明媚如懷玉,奇姿自托幽。

    白虹深不見,綠水折空流。

     方珏清沙遍,縱橫氣色浮。

    類圭才有角,寫月讓成鈎。

     久處沉潛貴,希當特達收。

    滔滔在何許,揭厲願從遊。

     卷464_15「白日麗江臯(一作鮑溶詩)」陳昌言 遲景臨遙水,晴空似不高。

    清明開曉鏡,昭晰辨秋毫。

     郁郁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煙銷占一候,風靜擁千艘。

     獨媚青春柳,宜看白鹭濤。

    何年謝公賞,遺韻在江臯。

     卷464_16「賦得玉水記方流」杜元穎 重泉生美玉,積水異常流。

    始玩清堪賞,因知寶可求。

     鬥回虹氣見,磬折紫光浮。

    中矩皆明德,同方葉至柔。

     月華偏共映,風暖伫将遊。

    遇鑒終無暗,逢時願見收。

     卷464_17「太常觀閱骠國新樂」胡直鈞 異音來骠國,初被奉常人。

    才可宮商辨,殊驚節奏新。

     轉規回繡面,曲折度文身。

    舒散随鸾吹,喧呼雜鳥春。

     襟衽懷舊識,絲竹變恒陳。

    何事留中夏,長令表化淳。

     卷464_18「行不由徑」俞簡 古人心有尚,乃是孔門生。

    為計安貧樂,當從大道行。

     讵應流遠迹,方欲料前程。

    捷徑雖雲易,長衢豈不平。

     後來無枉路,先達擅前名。

    一示遵途意,微衷益自精。

     卷464_19「丁巳歲八月祭武侯祠堂,因題臨淮公舊碑」楊嗣複 齋莊修祀事,旌旆出效闉。

    薙草軒墀狹,塗牆赭垩新。

     謀猷期作聖,風俗奉為神。

    酹酒成坳澤,持兵列偶人。

     非才膺寵任,異代揖芳塵。

    況是平津客,碑前淚滿巾。

     卷464_20「儀鳳」楊嗣複 八方該帝澤,威鳳忽來賓。

    向日朱光動,迎風翠羽新。

     低昂多異趣,飲啄迥無鄰。

    郊薮今翔集,河圖意等倫。

     聞韶知鼓舞,偶聖願逡巡。

    比屋初同俗,垂恩擊壤人。

     卷464_21「贈毛仙翁」楊嗣複 天上玉郎騎白鶴,肘後金壺盛妙藥。

    暫遊下界傲五侯, 重看當時舊城郭。

    羽衣茸茸輕似雪,雲上雙童持绛節。

     王母親縫紫錦囊,令向懷中藏秘訣。

    令威子晉皆俦侶, 東嶽同尋太真女。

    搜奇綴韻和陽春,文章不是人間語。

     藥成自固黃金骨,天地齊兮身不沒。

    日月宮中便是家, 下視昆侖何突兀。

    童姿玉貌誰方比,玄發綠髯光彌彌。

     滿朝将相門弟子,随師盡願抛塵滓。

    九轉琅玕必有馀, 願乞刀圭救生死。

     卷464_22「題李處士山居」楊嗣複 卧龍決起為時君,寂寞匡廬惟白雲。

     今日仲容修故業,草堂焉敢更移文。

     卷464_23「謝寄新茶」楊嗣複 石上生芽二月中,蒙山顧渚莫争雄。

     封題寄與楊司馬,應為前銜是相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