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為。
※卷426_12【捕蝗-刺長吏也】
白居易
捕蝗捕蝗誰家子,天熱日長饑欲死。
興元兵後傷陰陽,
和氣蠱蠹化為蝗。
始自兩河及三輔,薦食如蠶飛似雨。
雨飛蠶食千裡間,不見青苗空赤土。
河南長吏言憂農,
課人晝夜捕蝗蟲。
是時粟鬥錢三百,蝗蟲之價與粟同。
捕蝗捕蝗竟何利,徒使饑人重勞費。
一蟲雖死百蟲來,
豈将人力定天災。
我聞古之良吏有善政,以政驅蝗蝗出境。
又聞貞觀之初道欲昌,文皇仰天吞一蝗。
一人有慶兆民賴,是歲雖蝗不為害。
※卷426_13【昆明春-思王澤之廣被也】
白居易
昆明春,昆明春,春池岸古春流新。
影浸南山青滉漾,
波沉西日紅奫淪。
往年因旱池枯竭,龜尾曳塗魚喣沫。
诏開八水注恩波,千介萬鱗同日活。
今來淨綠水照天,
遊魚鱍鱍蓮田田。
洲香杜若抽心短,沙暖鴛鴦鋪翅眠。
動植飛沉皆遂性,皇澤如春無不被。
漁者仍豐網罟資,
貧人久獲菰蒲利。
诏以昆明近帝城,官家不得收其征。
菰蒲無租魚無稅,近水之人感君惠。
感君惠,獨何人,
吾聞率土皆王民,遠民何疏近何親。
願推此惠及天下,
無遠無近同欣欣。
吳興山中罷榷茗,鄱陽坑裡休封銀。
天涯地角無禁利,熙熙同似昆明春。
※卷426_14【城鹽州-美聖谟而诮邊将也】
白居易
城鹽州,城鹽州,城在五原原上頭。
蕃東節度缽闡布,
忽見新城當要路。
金鳥飛傳贊普聞,建牙傳箭集群臣。
君臣赪面有憂色,皆言勿謂唐無人。
自築鹽州十馀載,
左衽氈裘不犯塞。
晝牧牛羊夜捉生,長去新城百裡外。
諸邊急警勞戍人,唯此一道無煙塵。
靈夏潛安誰複辨,
秦原暗通何處見。
鄜州驿路好馬來,長安藥肆黃蓍賤。
城鹽州,鹽州未城天子憂。
德宗按圖自定計,
非關将略與廟謀。
吾聞高宗中宗世,北虜猖狂最難制。
韓公創築受降城,三城鼎峙屯漢兵。
東西亘絕數千裡,
耳冷不聞胡馬聲。
如今邊将非無策,心笑韓公築城壁。
相看養寇為身謀,各握強兵固恩澤。
願分今日邊将恩,
褒贈韓公封子孫。
誰能将此鹽州曲,翻作歌詞聞至尊。
※卷426_15【道州民-美臣遇明主也】
白居易
道州民,多侏儒,長者不過三尺餘。
市作矮奴年進送,
号為道州任土貢。
任土貢,甯若斯,不聞使人生别離,
老翁哭孫母哭兒。
一自陽城來守郡,不進矮奴頻诏問。
城雲臣按六典書,任土貢有不貢無。
道州水土所生者,
隻有矮民無矮奴。
吾君感悟玺書下,歲貢矮奴宜悉罷。
道州民,老者幼者何欣欣。
父兄子弟始相保,
從此得作良人身。
道州民,民到于今受其賜,
欲說使君先下淚。
仍恐兒孫忘使君,生男多以陽為字。
※卷426_16【馴犀-感為政之難終也】
白居易
馴犀馴犀通天犀,軀貌駭人角駭雞。
海蠻聞有明天子,
驅犀乘傳來萬裡。
一朝得谒大明宮,歡呼拜舞自論功。
五年馴養始堪獻,六譯語言方得通。
上嘉人獸俱來遠,
蠻館四方犀入苑。
秣以瑤刍鎖以金,故鄉迢遞君門深。
海鳥不知鐘鼓樂,池魚空結江湖心。
馴犀生處南方熱,
秋無白露冬無雪。
一入上林三四年,又逢今歲苦寒月。
飲冰卧霰苦蜷跼,角骨凍傷鱗甲蹜。
馴犀死,蠻兒啼,
向阙再拜顔色低。
奏乞生歸本國去,恐身凍死似馴犀。
君不見建中初,馴象生還放林邑。
君不見貞元末,
馴犀凍死蠻兒泣。
所嗟建中異貞元,象生犀死何足言。
※卷426_17【五弦彈-惡鄭之奪雅也】
白居易
五弦彈,五弦彈,聽者傾耳心寥寥。
趙璧知君入骨愛,
五弦一一為君調。
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松疏韻落。
第三第四弦泠泠,夜鶴憶子籠中鳴。
第五弦聲最掩抑,
隴水凍咽流不得。
五弦并奏君試聽,凄凄切切複铮铮。
鐵擊珊瑚一兩曲,冰瀉玉盤千萬聲。
鐵聲殺,冰聲寒。
殺聲入耳膚血憯,寒氣中人肌骨酸。
曲終聲盡欲半日,
四坐相對愁無言。
座中有一遠方士,唧唧咨咨聲不已。
自歎今朝初得聞,始知孤負平生耳。
唯憂趙璧白發生,
老死人間無此聲。
遠方士,爾聽五弦信為美,
吾聞正始之音不如是。
正始之音其若何,朱弦疏越清廟歌。
一彈一唱再三歎,曲澹節稀聲不多。
融融曳曳召元氣,
聽之不覺心平和。
人情重今多賤古,古琴有弦人不撫。
更從趙璧藝成來,二十五弦不如五。
※卷426_18【蠻子朝-刺将驕而相備位也】
白居易
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入界先經蜀川過,蜀将收功先表賀。
臣聞雲南六诏蠻,
東連牂牁西連蕃。
六诏星居初瑣碎,合為一诏漸強大。
開元皇帝雖聖神,唯蠻倔強不來賓。
鮮于仲通六萬卒,
征蠻一陣全軍沒。
至今西洱河岸邊,箭孔刀痕滿枯骨。
誰知今日慕華風,不勞一人蠻自通。
誠由陛下休明德,
亦賴微臣誘谕功。
德宗省表知如此,笑令中使迎蠻子。
蠻子導從者誰何,摩挲俗羽雙隈伽。
清平官持赤藤杖,
大将軍系金呿嗟。
異牟尋男尋閣勸,特敕召對延英殿。
上心貴在懷遠蠻,引臨玉座近天顔。
冕旒不垂親勞俫。
賜衣賜食移時對。
移時對,不可得,大臣相看有羨色。
可憐宰相拖紫佩金章,朝日唯聞對一刻。
※卷426_19【骠國樂-欲王化之先迩後遠也】
白居易
骠國樂,骠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
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禦紫庭,黈纩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
花鬘鬥薮龍蛇動。
曲終王子啟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至尊德廣之所及。
須臾百辟詣閣門,
俯伏拜表賀至尊。
伏見骠人獻新樂,請書國史傳子孫。
時有擊壤老農父,暗測君心閑獨語。
聞君政化甚聖明,
欲感人心緻太平。
感人在近不在遠,太平由實非由聲。
觀身理國國可濟,君如心兮民如體。
體生疾苦心憯凄,
民得和平君恺悌。
貞元之民若未安,骠樂雖聞君不歎。
貞元之民苟無病,骠樂不來君亦聖。
骠樂骠樂徒喧喧,
不如聞此刍荛言。
※卷426_20【縛戎人-達窮民之情也】
白居易
縛戎人,縛戎人,耳穿面破驅入秦。
天子矜憐不忍殺,
诏徙東南吳與越。
黃衣小使錄姓名,領出長安乘遞行。
身被金創面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
朝餐饑渴費杯盤,
夜卧腥臊污床席。
忽逢江水憶交河,垂手齊聲嗚咽歌。
其中一虜語諸虜,爾苦非多我苦多。
同伴行人因借問,
欲說喉中氣憤憤。
自雲鄉管本涼原,大曆年中沒落蕃。
一落蕃中四十載,遣著皮裘系毛帶。
唯許正朝服漢儀,
斂衣整巾潛淚垂。
誓心密定歸鄉計,不使蕃中妻子知。
暗思幸有殘筋力,更恐年衰歸不得。
蕃候嚴兵鳥不飛,
脫身冒死奔逃歸。
晝伏宵行經大漠,雲陰月黑風沙惡。
驚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黃河夜冰薄。
忽聞漢軍鼙鼓聲,
路傍走出再拜迎。
遊騎不聽能漢語,将軍遂縛作蕃生。
配向東南卑濕地,定無存恤空防備。
念此吞聲仰訴天,
若為辛苦度殘年。
涼原鄉井不得見,胡地妻兒虛棄捐。
沒蕃被囚思漢土,歸漢被劫為蕃虜。
早知如此悔歸來,
兩地甯如一處苦。
縛戎人,戎人之中我苦辛。
自古此冤應未有,漢心漢語吐蕃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