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三百五十六卷

首頁
    ·卷三百五十六卷· ※卷356_1【更衣曲】 劉禹錫 博山炯炯吐香霧,紅燭引至更衣處。

    夜如何其夜漫漫, 鄰雞未鳴寒雁度。

    庭前雪壓松桂叢,廊下點點懸紗籠。

     滿堂醉客争笑語,嘈囋琵琶青幕中。

     ※卷356_2【桃源行】 劉禹錫 漁舟何招招,浮在武陵水。

    拖綸擲餌信流去, 誤入桃源行數裡。

    清源尋盡花綿綿,踏花覓徑至洞前。

     洞門蒼黑煙霧生,暗行數步逢虛明。

    俗人毛骨驚仙子, 争來緻詞何至此。

    須臾皆破冰雪顔,笑言委曲問人間。

     因嗟隐身來種玉,不知人世如風燭。

    筵羞石髓勸客餐, 燈爇松脂留客宿。

    雞聲犬聲遙相聞,曉色蔥籠開五雲。

     漁人振衣起出戶,滿庭無路花紛紛。

    翻然恐失鄉縣處, 一息不肯桃源住。

    桃花滿溪水似鏡,塵心如垢洗不去。

     仙家一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卷356_3【洞庭秋月行】 劉禹錫 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光不定, 遊氣濛濛隔寒鏡。

    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嶽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

    山城蒼蒼夜寂寂, 水月逶迤繞城白。

    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樯估客吹羌笛。

     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雲野馬歸四裔, 遙望星鬥當中天。

    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

     ※卷356_4【九華山歌】 劉禹錫 奇峰一見驚魂魄,意想洪爐始開辟。

    疑是九龍夭矯欲攀天, 忽逢霹靂一聲化為石,不然何至今,悠悠億萬年, 氣勢不死如騰屳。

    雲含幽兮月添冷,月凝晖兮江漾影。

     結根不得要路津,迥秀長在無人境。

    軒皇封禅登雲亭, 大禹會計臨東溟。

    乘樏不來廣樂絕,獨與猿鳥愁青熒。

     君不見敬亭之山黃索漠,兀如斷岸無棱角。

     宣城謝守一首詩,遂使聲名齊五嶽。

    九華山,九華山, 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

     ※卷356_5【泰娘歌】 劉禹錫 泰娘家本阊門西,門前綠水環金堤。

    有時妝成好天氣, 走上臯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

     鬥量明珠鳥傳意,绀幰迎入專城居。

    長鬟如雲衣似霧, 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

     從郎西入帝城中,貴遊簪組香簾栊。

    低鬟緩視抱明月, 纖指破撥生胡風。

    繁華一旦有消歇,題劍無光履聲絕。

     洛陽舊宅生草萊,杜陵蕭蕭松柏哀。

    妝奁蟲網厚如繭, 博山爐側傾寒灰。

    蕲州刺史張公子,白馬新到銅駝裡。

     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堕雲中從此始。

    安知鵩鳥座隅飛, 寂寞旅魂招不歸。

    秦嘉鏡有前時結,韓壽香銷故箧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

    朱弦已絕為知音, 雲鬓未秋私自惜。

    舉目風煙非舊時,夢尋歸路多參差。

     如何将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卷356_6【龍陽縣歌】 劉禹錫 縣門白日無塵土,百姓縣前挽魚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 小兒縱觀黃犬怒。

    鹧鸪驚鳴繞籬落,橘柚垂芳照窗戶。

     沙平草綠見吏稀,寂曆斜陽照縣鼓。

     ※卷356_7【牆陰歌】 劉禹錫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東西牆。

    昔為兒童在陰戲, 當時意小覺日長。

    東鄰侯家吹笙簧,随陰促促移象床。

     西鄰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黃粱。

    因思九州四海外, 家家隻占牆陰内。

    莫言牆陰數尺間,老卻主人如等閑。

     君看眼前光陰促,中心莫學太行山。

     ※卷356_8【踏潮歌】 劉禹錫 屯門積日無回飙,滄波不歸成踏潮。

    轟如鞭石矻且搖, 亘空欲駕鼋鼍橋。

    驚湍蹙縮悍而驕,大陵高岸失岧峣。

     四邊無阻音響調,背負元氣掀重霄。

    介鲸得性方逍遙, 仰鼻噓吸揚朱翹。

    海人狂顧疊相招,罽衣髽首聲哓哓。

     征南将軍登麗谯,赤旗指麾不敢嚣。

    翌日風回沴氣消, 歸濤納納景昭昭。

    烏泥白沙複滿海,海色不動如青瑤。

     ※卷356_9【白鹭兒】 劉禹錫 白鹭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衆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卷356_10【平齊行二首】 劉禹錫 胡塵昔起薊北門,河南地屬平盧軍。

    貂裘代馬繞東嶽, 峄陽孤桐削為角。

    地形十二虜意驕,恩澤含容曆四朝。

     魯人皆解帶弓箭,齊人不複聞箫韶。

    今朝天子聖神武, 手握玄符平九土。

    初哀狂童襲故事,文告不來方振怒。

     去秋诏下誅東平,官軍四合猶嬰城。

    春來群烏噪且驚, 氣如壞山堕其庭。

    牙門大将有劉生,夜半射落欃槍星。

     帳中虜血流滿地,門外三軍舞連臂。

    驿騎函首過黃河, 城中無賊天氣和。

    朝廷侍郎來慰撫,耕夫滿野行人歌。

     泰山沉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煙。

    今逢聖君欲封禅, 神使陰兵來助戰。

    妖氣掃盡河水清,日觀杲杲卿雲見。

     開元皇帝東封時,百神受職争奔馳。

    千鈞猛簴順流下, 洪波涵淡浮熊罴。

    侍臣燕公秉文筆,玉檢告天無愧詞。

     當今睿孫承聖祖,嶽神望幸河宗舞。

    青門大道屬車塵, 共待葳蕤翠華舉。

     ※卷356_11【送裴處士應制舉詩】 劉禹錫 裴生久在風塵裡,氣勁言高少知己。

    注書曾學鄭司農, 曆國多于孔夫子。

    往年訪我到連州,無窮絕境終日遊。

     登山雨中試蠟屐,入洞夏裡披貂裘。

    白帝城邊又相遇, 斂翼三年不飛去。

    忽然結束如秋蓬,自稱對策明光宮。

     人言策中說何事,掉頭不答看飛鴻。

    彤庭翠松迎曉日, 鳳銜金榜雲間出。

    中貴腰鞭立傾酒,宰臣委佩觀搖筆。

     古稱射策如彎弧,一發偶中何時無。

    由來草澤無忌諱, 努力滿挽當亨衢。

    憶得當年識君處,嘉禾驿後聯牆住。

     垂鈎釣得王馀魚,踏芳共登蘇小墓。

    此事今同夢想間, 相看一笑且開顔。

    老大希逢舊鄰裡,為君扶病到方山。

     ※卷356_12【三鄉驿樓伏睹玄宗望女幾山詩,小臣斐然有感】 劉禹錫 開元天子萬事足,唯惜當時光景促。

    三鄉陌上望仙山, 歸作霓裳羽衣曲。

    仙心從此在瑤池,三清八景相追随。

     天上忽乘白雲去,世間空有秋風詞。

     ※卷356_13【城西行】 劉禹錫 城西簇簇三叛族,叛者為誰蔡吳蜀。

    中使提刀出禁來, 九衢車馬轟如雷。

    臨刑與酒杯未覆,雠家白官先請肉。

     守吏能然董卓臍,饑烏來觇桓玄目。

    城西人散泰階平, 雨洗血痕春草生。

     ※卷356_14【武昌老人說笛歌】 劉禹錫 武昌老人七十馀,手把庾令相問書。

    自言少小學吹笛, 早事曹王曾賞激。

    往年鎮戍到蕲州,楚山蕭蕭笛竹秋。

     當時買材恣搜索,典卻身上烏貂裘。

    古苔蒼蒼封老節, 石上孤生飽風雪。

    商聲五音随指發,水中龍應行雲絕。

     曾将黃鶴樓上吹,一聲占盡秋江月。

    如今老去語尤遲, 音韻高低耳不知。

    氣力已微心尚在,時時一曲夢中吹。

     ※卷356_15【西山蘭若試茶歌】 劉禹錫 山僧後檐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

    宛然為客振衣起, 自傍芳叢摘鷹觜。

    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驟雨松聲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

    悠揚噴鼻宿酲散, 清峭徹骨煩襟開。

    陽崖陰嶺各殊氣,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雖嘗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連拳半未舒, 自摘至煎俄頃馀。

    木蘭沾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

     僧言靈味宜幽寂,采采翹英為嘉客。

    不辭緘封寄郡齋, 磚井銅爐損标格。

    何況蒙山顧渚春,白泥赤印走風塵。

     欲知花乳清泠味,須是眠雲跂石人。

     ※卷356_16【聚蚊謠】 劉禹錫 沉沉夏夜蘭堂開,飛蚊伺暗聲如雷。

    嘈然欻起初駭聽, 殷殷若自南山來。

    喧騰鼓舞喜昏黑,昧者不分聽者惑。

     露花滴瀝月上天,利觜迎人著不得。

    我軀七尺爾如芒, 我孤爾衆能我傷。

    天生有時不可遏,為爾設幄潛匡床。

     清商一來秋日曉,羞爾微形飼丹鳥。

     ※卷356_17【百舌吟】 劉禹錫 曉星寥落春雲低,初聞百舌間關啼。

    花樹滿空迷處所, 搖動繁英墜紅雨。

    笙簧百啭音韻多,黃鹂吞聲燕無語。

     東方朝日遲遲升,迎風弄景如自矜。

    數聲不盡又飛去, 何許相逢綠楊路。

    綿蠻宛轉似娛人,一心百舌何紛紛。

     酡顔俠少停歌聽,墜珥妖姬和睡聞。

    可憐光景何時盡, 誰能低回避鷹隼。

    廷尉張羅自不關,潘郎挾彈無情損。

     天生羽族爾何微,舌端萬變乘春晖。

    南方朱鳥一朝見, 索漠無言蒿下飛。

     ※卷356_18【飛鸢操】 劉禹錫 鸢飛杳杳青雲裡,鸢鳴蕭蕭風四起。

    旗尾飄揚勢漸高, 箭頭砉劃聲相似。

    長空悠悠霁日懸,六翮不動凝風煙。

     遊鹍翔雁出其下,慶雲清景相回旋。

    忽聞饑烏一噪聚, 瞥下雲中争腐鼠。

    騰音砺吻相喧呼,仰天大吓疑鹓雛。

     畏人避犬投高處,俯啄無聲猶屢顧。

    青鳥自愛玉山禾, 仙禽徒貴華亭露。

    樸樕危巢向暮時,毰毸飽腹蹲枯枝。

     遊童挾彈一麾肘,臆碎羽分人不悲。

    天生衆禽各有類, 威鳳文章在仁義。

    鷹隼儀形蝼蟻心,雖能戾天何足貴。

     ※卷356_19【秋螢引】 劉禹錫 漢陵秦苑遙蒼蒼,陳根腐葉秋螢光。

    夜空寥寂金氣淨, 千門九陌飛悠揚。

    紛綸晖映互明滅,金爐星噴镫花發。

     露華洗濯清風吹,低昂不定招搖垂。

    高麗罘罳照珠網, 斜曆璇題舞羅幌。

    曝衣樓上拂香裙,承露台前轉仙掌。

     槐市諸生夜讀書,北窗分明辨魯魚。

    行子東山起征思, 中郎騎省悲秋氣。

    銅雀人歸自入簾,長門帳開來照淚。

     誰言向晦常自明,兒童走步嬌女争。

    天生有光非自衒, 遠近低昂暗中見。

    撮蚊妖鳥亦夜起,翅如車輪而已矣。

     ※卷356_20【傷秦姝行】 劉禹錫 長安二月花滿城,插花女兒彈銀筝。

    南宮仙郎下朝晚, 曲頭駐馬聞新聲。

    馬蹄逶遲心蕩漾,高樓已遠猶頻望。

     此時意重千金輕,鳥傳消息绀輪迎。

    芳筵銀燭一相見, 淺笑低鬟初目成。

    蜀弦铮摐指如玉,皇帝弟子韋家曲。

     青牛文梓赤金簧,玫瑰寶柱秋雁行。

    斂蛾收袂凝清光, 抽弦緩調怨且長。

    八鸾锵锵渡銀漢,九雛威鳳鳴朝陽。

     曲終韻盡意不足,馀思悄絕愁空堂。

    從郎鎮南别城阙, 樓船理曲潇湘月。

    馮夷蹁跹舞渌波,鲛人出聽停绡梭。

     北池含煙瑤草短。

    萬松亭下清風滿。

    秦聲一曲此時聞, 嶺泉嗚咽南雲斷。

    來自長陵小市東,蕣華零落瘴江風。

     侍兒掩泣收銀甲,鹦鹉不言愁玉籠。

    博山爐中香自滅, 鏡奁塵暗同心結。

    從此東山非昔遊,長嗟人與弦俱絕。

     ※卷356_21【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 哀謠振楫從此起。

    楊桴擊節雷阗阗,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鬐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帏, 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馀勇争鼓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