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雖則貴,子陵不知高。
糠秕當世道,長揖夔龍朝。
掃門彼何人,升降不同朝。
舍舟遂長往,山谷多清飙。
※卷264_22【蕭寺偃松】
顧況
凄凄百卉病,亭亭雙松迥。
直上古寺深,橫拂秋殿冷。
輕響入龜目,片陰栖鶴頂。
山中多好樹,可憐無比并。
※卷264_23【獨遊青龍寺】
顧況
春風入香刹,暇日獨遊衍。
曠然蓮花台,作禮月光面。
乘茲第八識,出彼超二見。
擺落區中緣,無邊廣弘願。
長廊朝雨畢,古木時禽啭。
積翠暧遙原,雜英紛似霰。
鳳城騰日窟,龍首橫天堰。
蟻步避危階,蠅飛響深殿。
大通智勝佛,幾劫道場現。
※卷264_24【初秋蓮塘歸】
顧況
秋光淨無迹,蓮消錦雲紅。
隻有溪上山,還識揚舲翁。
如何白蘋花,幽渚笑涼風。
※卷264_25【從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齊相公】
顧況
大賢舊丞相,作鎮江山雄。
自鎮江山來,何人得如公。
處士待徐孺,仙人期葛洪。
一身控上遊,八郡趨下風。
比屋除畏溺,林塘曳煙虹。
生人罷虔劉,井稅均且充。
大府肅無事,歡然接悲翁。
心清百丈泉,目送孤飛鴻。
數年鄱陽掾,抱責栖微躬。
首陽及汨羅,無乃褊其衷。
楊朱并阮籍,未免哀途窮。
四賢雖得仁,此怨何匆匆。
老氏齊寵辱,於陵一窮通。
本師留度門,平等冤親同。
能依二谛法,了達三輪空。
真境靡方所,出離内外中。
無邊盡未來,定惠雙修功。
蹇步慚寸進,飾裝随轉蓬。
朝行楚水陰,夕宿吳洲東。
吳洲複白雲,楚水飄丹楓。
晚霞燒回潮,千裡光曈曈。
蓂開海上影,桂吐淮南叢。
何當翼明庭,草木生春融。
※卷264_26【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
顧況
道路五千裡,門闌三十年。
當時攜手人,今日無半全。
詠題官舍内,賦韻僧房前。
公登略彴橋,況榜龍舟卯船。
遠寺吐朱閣,春潮浮綠煙。
鹓鴻翔鄧林,沙鸨飛吳田。
諸子紛出祖,中宵久留連。
坐客三千人,皆稱主人賢。
國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
身在薜蘿中,頭刺文案邊。
故吏已重疊,門生從聯翩。
得罪為何名,無階問皇天。
出門多岐路,命駕無由緣。
伏承諸侍郎,顧念猶迍邅。
聖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卷264_27【長安窦明府後亭】
顧況
君為長安令,我美長安政。
五日一朝天,南山對明鏡。
鳥飛青苔院,水木相輝映。
客至南雲鄉,絲桐展歌詠。
吏人何蕭蕭,終歲無喧競。
欲識明府賢,邑中多百姓。
※卷264_28【謝王郎中見贈琴鶴】
顧況
此琴等焦尾,此鶴方胎生。
赴節何徘徊,理感物自并。
獨立江海上,一彈天地清。
朱弦動瑤華,白羽飄玉京。
因想羨門輩,眇然四體輕。
子喬翔鄧林,王母遊層城。
忽如啟靈署,鸾鳳相和鳴。
何由玉女床,去食琅玕英。
※卷264_29【和翰林吳舍人兄弟西齋】
顧況
君家誠易知,易知複難同。
新裁尺一诏,早入明光宮。
西齋何其高,上與星漢通。
永懷洞庭石,春色相玲珑。
久懷巴峽泉,夜落君絲桐。
信是怡神所,迢迢蔑華嵩。
鳥飛晴雲滅,疊嶂盤虛空。
君家誠易知,易知意難窮。
※卷264_30【望初月簡于吏部】
顧況
泬寥中秋夜,坐見如鈎月。
始從西南升,又欲西南沒。
全移河上影,暫透林間缺。
縱待三五時,終為千裡别。
※卷264_31【上湖至破山贈文周蕭元植】
顧況
一别二十年,依依過故轍。
湖上非往态,夢想頻虛結。
二子伴我行,我行感徂節。
後人應不識,前事寒泉咽。
一别二十年,人堪幾回别。
※卷264_32【酬信州劉侍郎兄】
顧況
劉兄本知命,屈伸不介懷。
南州管靈山,可惜曠土栖。
樵隐同一徑,竹樹薄西齋。
鳥陵嶂合杳,月配波徘徊。
薄宦修禮數,長景謝譚諧。
願為南州民,輸稅事鉏犁。
胡為走不止,風雨驚邅回。
※卷264_33【奉酬劉侍郎】
顧況
幾回新秋影,璧滿蟾又缺。
鏡破似傾台,輪斜同覆轍。
雖分上林桂,還照滄洲雪。
暫伴憔悴人,歸華耿不滅。
※卷264_34【酬本部韋左司】
顧況
好鳥依佳樹,飛雨灑高城。
況與二三子,列坐分兩楹。
文雅一何盛,林塘含馀清。
府君未歸朝,遊子不待晴。
白雲帝城遠,滄江楓葉鳴。
卻略欲一言,零淚和酒傾。
寸心久摧折,别離重骨驚。
安得淩風翰,肅肅賓天京。
※卷264_35【酬房杭州】
顧況
郡樓何其曠,亭亭廣而深。
故人牧馀杭,留我披胸衿。
滿箧閱新作,璧玉誕清音。
流水入洞天,窅豁欲淩臨。
辟險延北阜,薙道陟南岑。
朝從山寺還,醒醉動笑吟。
荷花十馀裡,月色攢湖林。
父老惜使君,卻欲速華簪。
※卷264_36【酬漳州張九使君】
顧況
故人窮越徼,狂生起悲愁。
山海萬裡别,草木十年秋。
鞭馬廣陵橋,出祖張漳州。
促膝堕簪珥,辟幌戛琳球。
短題自茲簡,華篇讵能酬。
無階承明庭,高步相追遊。
南方榮桂枝,淩冬舍溫裘。
猿吟郡齋中,龍靜檀栾流。
薜鹿莫徭洞,網魚盧亭洲。
心安處處安,處處思遐陬。
※卷264_37【在滁苦雨歸桃花崦傷親友略盡】
顧況
廢棄忝殘生,後來亦先夭。
詩人感風雨,長夜何時曉。
去國宦情無,近鄉歸夢少。
庇身絕中授,甘靜忘外擾。
麗景變重陰,洞山空木表。
靈潮若可通,寄謝西飛鳥。
※卷264_38【苦雨(一本題下有思歸桃花崦五字)】
顧況
朝與佳人期,碧樹生紅萼。
暮與佳人期,飛雨灑清閣。
佳人窅何許,中夜心寂寞。
試憶花正開,複驚葉初落。
行騎飛泉鹿,卧聽雙海鶴。
嘉願有所從,安得處其薄。
※卷264_39【贈别崔十三長官】
顧況
真玉燒不熱,寶劍拗不折。
欲别崔俠心,崔俠心如鐵。
複如金剛鎖,無有功不徹。
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
崔俠兩兄弟,垂範繼芳烈。
相識三十年,緻書字不滅。
我來宣城郡,飲水仰清潔。
藹藹北阜松,峨峨南山雪。
顧生歸山去,知作幾年别。
※卷264_40【哭從兄苌】
顧況
洞庭違鄂渚,袅袅秋風時。
何人不客遊,獨與帝子期。
黃鹄铩飛翅,青雲歎沈姿。
身終一騎曹,高蓋者為誰。
從駕至梁漢,金根複京師。
皇恩溢九垠,不記屠沽兒。
立身有高節,滿卷多好詩。
赫赫承明庭,群公默無詞。
草木正搖落,哭兄鄱水湄。
共居雲陽裡,轗轲多别離。
人生倏忽間,旅襯飄若遺。
稚子新學拜,枯楊生一枝。
人生倏忽間,精爽無不之。
舊國數千裡,家人由未知。
人生倏忽間,安用才士為。
※卷264_41【華山西岡遊贈隐玄叟】
顧況
群峰郁初霁,潑黛若鬟沐。
失風鼓唅呀,搖撼千灌木。
木葉微堕黃,石泉淨停綠。
危磴蘿薜牽,迥步入幽谷。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蒼鹿。
遂令巢許輩,于焉謝塵俗。
想是悠悠雲,可契去留躅。
※卷264_42【歸陽蕭寺有丁行者能修無生忍擔水施僧況歸命稽首作詩】
顧況
化佛示持帚,仲尼稱執鞭。
列生禦風歸,飼豕如人焉。
曹溪第六祖,踏碓逾三年。
伊人自何方,長绶趨遙泉。
開士行何苦,雙瓶胝兩肩。
蕭寺百馀僧,東廚正揚煙。
露足沙石裂,外形巾褐穿。
若其有此身,豈得安穩眠。
獨出違順境,不為寒暑還。
大聖于其中,領我心之虔。
萬法常空滅,無生因忍全。
一國一釋迦,一燈分百千。
永願遺世知,現身彌勒前。
潛容偏虛空,靈響不可傳。
智慧舍利佛,神通自乾連。
阿若憍陳如,迦葉迦旃延。
左右二菩薩,文殊并普賢。
身披六铢衣,億劫為大仙。
寶塔寶樓閣,重檐交梵天。
譬如一明珠,共贊光白圓。
天魔波旬等,降伏金剛堅。
野叉羅刹鬼,亦赦塵垢纏。
乃緻金翅鳥,吞龍護洪淵。
一十一衆中,身意皆快然。
八河注大海,中有楞伽船。
佛法付國王,平等無頗偏。
天子事端拱,大臣行其權。
玉堂無蠅飛,五月冰凜筵。
盡力答明主,猶自招罪愆。
九族無白身,百花動婵娟。
神聖惡如此,物華不能妍。
祿山一微胡,驅馬來自燕。
宛彼宮阙麗,如何犬羊膻。
苦哉千萬人,流血成丹川。
此輩之死後,镬湯所熬煎。
業風吹其魂,猛火燒其煙。
獨有丁行者,無憂樹枝邊。
市頭盲老人,長者乞一錢。
韬照多密用,為君吟此篇。
※卷264_43【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
顧況
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
懷哉隔生死,怅矣徒登臨。
東門憂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來失中道,偶向經中尋。
大象無停輪,倏忽成古今。
其夭非不幸,煉形由太陰。
凡欲攀雲階,譬如火鑄金。
虛室留舊劄,洞房掩閑琴。
泉源登方諸,上有空青林。
仿佛通寤寐,蕭寥邈微音。
軟草被汀洲,鮮雲略浮沈。
赪景宣疊麗,绀波響飄淋。
石窟含雲巢,迢迢耿南岑。
悲恨自茲斷,情塵讵能侵。
真靜一時變,坐起唯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