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九卷

首頁
    無著。

     因收溪上釣,遂接林中酌。

     對酒春日長,山村杏花落。

     陸生鄱陽令,獨步建谿作。

     早晚休此官,随君永栖托。

     ※卷_46【晚次湖口有懷】 劉長卿 霭然空水合,目極平江暮。

     南望天無涯,孤帆落何處。

     頃為衡湘客,頗見湖山趣。

     朝氣和楚雲,夕陽映江樹。

     帝鄉勞想望,萬裡心來去。

     白發生扁舟,滄波滿歸路。

     秋風今已至,日夜雁南度。

     木葉辭洞庭,紛紛落無數。

     ※卷_47【陪元侍禦遊支硎山寺】 劉長卿 支公去已久,寂寞龍華會。

     古木閉空山,蒼然暮相對。

     林巒非一狀,水石有馀态。

     密竹藏晦明,群峰争向背。

     峰峰帶落日,步步入青霭。

     香氣空翠中,猿聲暮雲外。

     留連南台客,想像西方内。

     因逐溪水還,觀心兩無礙。

     ※卷_48【桂陽西州晚泊古橋村住人】 劉長卿 洛陽别離久,江上心可得。

     惆怅增暮情,潇湘複秋色。

     故山隔何處,落日羨歸翼。

     滄海空自流,白鷗不相識。

     悲蛩滿荊渚,辍棹徒沾臆。

     行客念寒衣,主人愁夜織。

     帝鄉片雲去,遙寄千裡憶。

     南路随天長,征帆杳無極。

     ※卷_49【夕次檐石湖,夢洛陽親故】 劉長卿 天涯望不盡,日暮愁獨去。

     萬裡雲海空,孤帆向何處。

     寄身煙波裡,頗得湖山趣。

     江氣和楚雲,秋聲亂楓樹。

     如何異鄉縣,日複懷親故。

     遙與洛陽人,相逢夢中路。

     不堪明月裡,更值清秋暮。

     倚棹對滄波,歸心共誰語。

     ※卷_50【按覆後歸睦州,贈苗侍禦】 劉長卿 地遠心難達,天高謗易成。

     羊腸留覆轍,虎口脫馀生。

     直氏偷金枉,于家決獄明。

     一言知己重,片議殺身輕。

     日下人誰憶,天涯客獨行。

     年光銷蹇步,秋氣入衰情。

     建德知何在,長江問去程。

     孤舟百口渡,萬裡一猿聲。

     落日開鄉路,空山向郡城。

     豈令冤氣積,千古在長平。

     ※卷_51【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 劉長卿 建隼罷鳴珂,初傳來暮歌。

     漁樵識太古,草樹得陽和。

     東道諸生從,南依遠客過。

     天清婺女出,土厚绛人多。

     永日空相望,流年複幾何。

     崖開當夕照,葉去逐寒波。

     眼暗經難受,身閑劍懶磨。

     似鸮占賈誼,上馬試廉頗。

     窮分安藜藿,衰容勝薜蘿。

     隻應随越鳥,南翥托高柯。

     ※卷_52【哭魏兼遂】 劉長卿 古今俱此去,修短竟誰分。

     樽酒空如在,弦琴肯重聞。

     一門同逝水,萬事共浮雲。

     舊館何人宅,空山遠客墳。

     艱危貧且共,少小秀而文。

     獨行依窮巷,全身出亂軍。

     歲時長寂寞,煙月自氛氲。

     壟樹随人古,山門對日曛。

     泛舟悲向子,留劍贈徐君。

     來去雲陽路,傷心江水濆。

     ※卷_53【負谪後登幹越亭作】 劉長卿 天南愁望絕,亭上柳條新。

     落日獨歸鳥,孤舟何處人。

     生涯投越徼,世業陷胡塵。

     杳杳鐘陵暮,悠悠鄱水春。

     秦台悲白首,楚澤怨青蘋。

     草色迷征路,莺聲傷逐臣。

     獨醒空取笑,直道不容身。

     得罪風霜苦,全生天地仁。

     青山數行淚,滄海一窮鱗。

     牢落機心盡,惟憐鷗鳥親。

     ※卷_54【留題李明府霅溪水堂】 劉長卿 寥寥此堂上,幽意複誰論。

     落日無王事,青山在縣門。

     雲峰向高枕,漁釣入前軒。

     晚竹疏簾影,春苔雙履痕。

     荷香随坐卧,湖色映晨昏。

     虛牖閑生白,鳴琴靜對言。

     暮禽飛上下,春水帶清渾。

     遠岸誰家柳,孤煙何處村。

     谪居投瘴疠,離思過湘沅。

     從此扁舟去,誰堪江浦猿。

     ※卷_55【入白沙渚,夤緣二十五裡至石窟山下,懷天台陸山人】 劉長卿 遠嶼霭将夕,玩幽行自遲。

     歸人不計日,流水閑相随。

     辍棹古崖口,扪蘿春景遲。

     偶因回舟次,甯與前山期。

     對此瑤草色,懷君瓊樹枝。

     浮雲去寂寞,白鳥相因依。

     何事愛高隐,但令勞遠思。

     窮年卧海峤,永望愁天涯。

     吾亦從此去,扁舟何所之。

     迢迢江上帆,千裡東風吹。

     ※卷_56【禅智寺上方懷演和尚,寺即和尚所創】 劉長卿 絕巘東林寺,高僧惠遠公。

     買園隋苑下,持缽楚城中。

     鬥極千燈近,煙波萬井通。

     遠山低月殿,寒木露花宮。

     绀宇焚香淨,滄洲擺霧空。

     雁來秋色裡,曙起早潮東。

     飛錫今何在,蒼生待發蒙。

     白雲翻送客,庭樹自辭風。

     舍筏追開士,回舟狎釣翁。

     平生江海意,惟共白鷗同。

     ※卷_57【賈侍郎自會稽使回,篇什盈卷,兼蒙見寄一首,與餘有挂冠之期,因書數事,率成十韻】 劉長卿 江上逢星使,南來自會稽。

     驚年一葉落,按俗五花嘶。

     上國悲蕪梗,中原動鼓鼙。

     報恩看鐵劍,銜命出金閨。

     風物催歸緒,雲峰發詠題。

     天長百越外,潮上小江西。

     鳥道通閩嶺,山光落剡溪。

     暮帆千裡思,秋夜一猿啼。

     柏樹榮新壟,桃源憶故蹊。

     若能為休去,行複草萋萋。

     ※卷_58【秋日夏口涉漢陽,獻李相公】 劉長卿 日望衡門處,心知漢水濆。

     偶乘青雀舫,還在白鷗群。

     間氣生靈秀,先朝翼戴勳。

     藏弓身已退,焚藁事難聞。

     舊業成青草,全家寄白雲。

     松蘿長稚子,風景逐新文。

     山帶寒城出,江依古岸分。

     楚歌悲遠客,羌笛怨孤軍。

     鼎罷調梅久,門看種藥勤。

     十年猶去國,黃葉又紛紛。

     ※卷_59【歸沛縣道中晚泊留侯城】 劉長卿 訪古此城下,子房安在哉。

     白雲去不反,危堞空崔嵬。

     伊昔楚漢時,頗聞經濟才。

     運籌風塵下,能使天地開。

     蔓草日已積,長松日已摧。

     功名滿青史,祠廟唯蒼苔。

     百裡暮程遠,孤舟川上回。

     進帆東風便,轉岸前山來。

     楚水澹相引,沙鷗閑不猜。

     扣舷從此去,延首仍裴回。

     ※卷_60【關門望華山】 劉長卿 客路瞻太華,三峰高際天。

     夏雲亘百裡,合沓遙相連。

     雷雨飛半腹,太陽在其巅。

     翠微關上近,瀑布林梢懸。

     愛此衆容秀,能令西望偏。

     徘徊忘暝色,泱漭成陰煙。

     曾是朝百靈,亦聞會群仙。

     瓊漿豈易挹,毛女非空傳。

     仿佛仍伫想,幽期如眼前。

     金天有青廟,松柏隐蒼然。

     ※卷_61【奉陪蕭使君入鮑達洞尋靈山寺】 劉長卿 山居秋更鮮,秋江相映碧。

     獨臨滄洲路,如待挂帆客。

     遂使康樂侯,披榛著雙屐。

     入雲開嶺道,永日尋泉脈。

     古寺隐青冥,空中寒磬夕。

     蒼苔絕行徑,飛鳥無去迹。

     樹杪下歸人,水聲過幽石。

     任情趣逾遠,移步奇屢易。

     蘿木靜蒙蒙,風煙深寂寂。

     徘徊未能去,畏共桃源隔。

     ※卷_62【孫權故城下懷古,兼送友人歸建業】 劉長卿 雄圖争割據,神器終不守。

     上下武昌城,長江竟何有。

     古來壯台榭,事往悲陵阜。

     寥落幾家人,猶依數株柳。

     威靈絕想像,蕪沒空林薮。

     野徑春草中,郊扉夕陽後。

     逢君從此去,背楚方東走。

     煙際指金陵,潮時過湓口。

     行人已何在,臨水徒揮手。

     惆怅不能歸,孤帆沒雲久。

     ※卷_63【宿雙峰寺,寄盧七、李十六】 劉長卿 寥寥禅誦處,滿室蟲絲結。

     獨與山中人,無心生複滅。

     徘徊雙峰下,惆怅雙峰月。

     杳杳暮猿深,蒼蒼古松列。

     玩奇不可盡,漸遠更幽絕。

     林暗僧獨歸,石寒泉且咽。

     竹房響輕吹,蘿徑陰馀雪。

     卧澗曉何遲,背岩春未發。

     此遊誠多趣,獨往共誰閱。

     得意空自歸,非君豈能說。

     ※卷_64【京口懷洛陽舊居,兼寄廣陵二三知己】 劉長卿 川闊悲無梁,藹然滄波夕。

     天涯一飛鳥,日暮南徐客。

     氣混京口雲,潮吞海門石。

     孤帆候風進,夜色帶江白。

     一水阻佳期,相望空脈脈。

     那堪歲芳盡,更使春夢積。

     故國胡塵飛,遠山楚雲隔。

     家人想何在,庭草為誰碧。

     惆怅空傷情,滄浪有馀迹。

     嚴陵七裡灘,攜手同所适。

     ※卷_65【登揚州栖靈寺塔】 劉長卿 北塔淩空虛,雄觀壓川澤。

     亭亭楚雲外,千裡看不隔。

     遙對黃金台,浮輝亂相射。

     盤梯接元氣,半壁栖夜魄。

     稍登諸劫盡,若騁排霄翮。

     向是滄洲人,已為青雲客。

     雨飛千栱霁,日在萬家夕。

     鳥處高卻低,天涯遠如迫。

     江流入空翠,海峤現微碧。

     向暮期下來,誰堪複行役。

     ※卷_66【湖上遇鄭田】 劉長卿 故人青雲器,何意常窘迫。

     三十猶布衣,憐君頭已白。

     誰言此相見,暫得話疇昔。

     舊業今已蕪,還鄉返為客。

     扁舟伊獨往,鬥酒君自适。

     滄洲不可涯,孤帆去無迹。

     杯中忽複醉,湖上生月魄。

     湛湛江色寒,濛濛水雲夕。

     風波易迢遞,千裡如咫尺。

     回首人已遙,南看楚天隔。

     ※卷_67【雨中登沛縣樓,贈表兄郭少府】 劉長卿 楚澤秋更遠,雲雷有時作。

     晚陂帶殘雨,白水昏漠漠。

     伫立收煙氛,洗然靜寥廓。

     卷簾高樓上,萬裡看日落。

     為客頻改弦,辭家尚如昨。

     故山今不見,此鳥那可托。

     小邑務常閑,吾兄宦何薄。

     高标青雲器,獨立滄江鶴。

     惠愛原上情,殷勤丘中諾。

     何當遂良願,歸卧青山郭。

     ※卷_68【灞東晚晴,簡同行薛棄、朱訓】 劉長卿 客心豁初霁,霁色暝玄灞。

     西向看夕陽,曈曈映桑柘。

     二賢誠逸足,千裡陪征駕。

     古樹枳道傍,人煙杜陵下。

     伊餘在羁束,且複随造化。

     好道當有心,營生苦無暇。

     高賢幸茲偶,英達窮王霸。

     迢遞客王程,裴回主人夜。

     一薰知異質,片玉誰齊價。

     同結丘中緣,塵埃自茲謝。

     ※卷_69【對雨,贈濟陰馬少府,考城蔣少府,兼獻成武五兄,南華二兄】 劉長卿 繁雲兼家思,彌望連濟北。

     日暮微雨中,州城帶秋色。

     蕭條主人靜,落葉飛不息。

     鄉夢寒更頻,蟲聲夜相逼。

     二賢縱橫器,久滞徒勞職。

     笑語和風騷,雍容事文墨。

     吾兄即時彥,前路良未測。

     秋水百丈清,寒松一枝直。

     此心欲引托,誰為生羽翼。

     且複頓歸鞍,杯中雪胸臆。

     ※卷_70【李侍禦河北使回,至東京相訪】 劉長卿 故人南台秀,夙擅中朝美。

     擁傳從北來,飛霜日千裡。

     貧居幸相訪,顧我柴門裡。

     卻訝繡衣人,仍交布衣士。

     王程遽爾迫,别戀從此始。

     濁酒未暇斟,清文頗垂示。

     回瞻骢馬速,但見行塵起。

     日暮汀洲寒,春風渡流水。

     草色官道邊,桃花禦溝裡。

     天涯一鳥夕,惆怅知何已。

     ※卷_71【吳中聞潼關失守,因奉寄淮南蕭判官】 劉長卿 一雁飛吳天,羁人傷暮律。

     松江風袅袅,波上片帆疾。

     木落姑蘇台,霜收洞庭橘。

     蕭條長洲外,唯見寒山出。

     胡馬嘶秦雲,漢兵亂相失。

     關中因竊據,天下共憂栗。

     南楚有瓊枝,相思怨瑤瑟。

     一身寄滄洲,萬裡看白日。

     赴敵甘負戈,論兵勇投筆。

     臨風但攘臂,擇木将委質。

     不如歸遠山,雲卧飯松栗。

     ※卷_72【哭張員外繼(公及夫人相次沒于洪州)】 劉長卿 恸哭鐘陵下,東流與别離。

     二星來不返,雙劍沒相随。

     獨繼先賢傳,誰刊有道碑。

     故園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簡曾連拜,滄洲每共思。

     撫孤憐齒稚,歎逝顧身衰。

     泉壤成終古,雲山若在時。

     秋風鄰笛發,寒日寝門悲。

     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舊賓傷未散,夕臨咽常遲。

     自此辭張邵,何由見戴逵。

     獨聞山吏部,流涕訪孤兒。

     ※卷_73【登東海龍興寺高頂望海,簡演公】 劉長卿 朐山壓海口,永望開禅宮。

     元氣遠相合,太陽生其中。

     豁然萬裡馀,獨為百川雄。

     白波走雷電,黑霧藏魚龍。

     變化非一狀,晴明分衆容。

     煙開秦帝橋,隐隐橫殘虹。

     蓬島如在眼,羽人那可逢。

     偶聞真僧言,甚與靜者同。

     幽意頗相惬,賞心殊未窮。

     花間午時梵,雲外春山鐘。

     誰念遽成别,自憐歸所從。

     他時相憶處,惆怅西南峰。

     ※卷_74【奉送從兄罷官之淮南】 劉長卿 何事浮溟渤,元戎棄莫邪。

     漁竿吾道在,鷗鳥世情賒。

     玄發他鄉換,滄洲此路遐。

     溯沿随桂楫,醒醉任松華。

     離别誰堪道,艱危更可嗟。

     兵鋒搖海内,王命隔天涯。

     鐘漏移長樂,衣冠接永嘉。

     還當拂氛祲,那複卧雲霞。

     溪路漫岡轉,夕陽歸鳥斜。

     萬艘江縣郭,一樹海人家。

     揮袂看朱绂,揚帆指白沙。

     春風獨回首,愁思極如麻。

     ※卷_75【落第,贈楊侍禦兼拜員外仍充安大夫判官赴範陽】 劉長卿 職副旌旄重,才兼識量通。

     使車遙肅物,邊策遠和戎。

     擲地金聲著,從軍寶劍雄。

     官成稽古力,名達濟時功。

     肅穆烏台上,雍容粉署中。

     含香初待漏,持簡舊生風。

     黠吏偏驚隼,貪夫辄避骢。

     且知榮已隔,誰謂道仍同。

     念舊追連茹,謀生任轉蓬。

     泣連三獻玉,瘡懼再傷弓。

     戀土函關外,瞻塵灞水東。

     他時書一劄,猶冀問途窮。

     ※卷_76【初貶南巴至鄱陽,題李嘉祐江亭】 劉長卿 巴峤南行遠,長江萬裡随。

     不才甘谪去,流水亦何之。

     地遠明君棄,天高酷吏欺。

     清山獨往路,芳草未歸時。

     流落還相見,悲歡話所思。

     猜嫌傷薏苡,愁暮向江籬。

     柳色迎高塢,荷衣照下帷。

     水雲初起重,暮鳥遠來遲。

     白首看長劍,滄洲寄釣絲。

     沙鷗驚小吏,湖月上高枝。

     稚子能吳語,新文怨楚辭。

     憐君不得意,川谷自逶迤。

     ※卷_77【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遊李延年】 劉長卿 石門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數峰遙隐見。

     漸臨華陽口,雲路入蔥蒨。

     七曜懸洞宮,五雲抱仙殿。

     銀函竟誰發,金液徒堪薦。

     千載空桃花,秦人深不見。

     東溪喜相遇,貞白如會面。

     青鳥來去閑,紅霞朝夕變。

     一從換仙骨,萬裡乘飛電。

     蘿月延步虛,松花醉閑宴。

     幽人即長往,茂宰應交戰。

     明發歸琴堂,知君懶為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