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卷·
※卷_1【變行路難】
王昌齡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
前驅引旗節,千裡陣雲匝。
單于下陰山,砂礫空飒飒。
封侯取一戰,豈複念閨閣。
※卷_2【塞下曲四首】
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入塞寒,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并客,皆共塵沙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骝好。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鹹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奉诏甘泉宮,總征天下兵。
朝廷備禮出,郡國豫郊迎。
紛紛幾萬人,去者無全生。
臣願節宮廄,分以賜邊城。
邊頭何慘慘,已葬霍将軍。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聞。
功勳多被黜,兵馬亦尋分。
更遣黃龍戍,唯當哭塞雲。
※卷_3【塞上曲】
王昌齡
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
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
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
功多翻下獄,士卒但心傷。
※卷_4【從軍行二首】
王昌齡
向夕臨大荒,朔風轸歸慮。
平沙萬裡馀,飛鳥宿何處。
虜騎獵長原,翩翩傍河去。
邊聲搖白草,海氣生黃霧。
百戰苦風塵,十年履霜露。
雖投定遠筆,未坐将軍樹。
早知行路難,悔不理章句。
秋草馬蹄輕,角弓持弦急。
去為龍城戰,正值胡兵襲。
軍氣橫大荒,戰酣日将入。
長風金鼓動,白露鐵衣濕。
四起愁邊聲,南庭時伫立。
斷蓬孤自轉,寒雁飛相及。
萬裡雲沙漲,平原冰霰澀。
惟聞漢使還,獨向刀環泣。
※卷_5【少年行二首】
王昌齡
西陵俠少年,送客短長亭。
青槐夾兩道,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陉。
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遠相尋,西樓下夕陰。
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
高閣歌聲遠,重門柳色深。
夜闌須盡飲,莫負百年心。
※卷_6【長歌行】
王昌齡
曠野饒悲風,飕飕黃蒿草。
系馬倚白楊,誰知我懷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盡衰老。
北登漢家陵,南望長安道。
下有枯樹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孫盡,千載無人過。
寶玉頻發掘,精靈其奈何。
人生須達命,有酒且長歌。
※卷_7【悲哉行】
王昌齡
勿聽白頭吟,人間易憂怨。
若非滄浪子,安得從所願。
北上太行山,臨風閱吹萬。
長雲數千裡,倏忽還膚寸。
觀其微滅時,精意莫能論。
百年不容息,是處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辭君永飛遁。
※卷_8【古意】
王昌齡
桃花四面發,桃葉一枝開。
欲暮黃鹂啭,傷心玉鏡台。
清筝向明月,半夜春風來。
※卷_9【放歌行】
王昌齡
南渡洛陽津,西望十二樓。
明堂坐天子,月朔朝諸侯。
清樂動千門,皇風被九州。
慶雲從東來,泱漭抱日流。
升平貴論道,文墨将何求。
有诏征草澤,微誠将獻謀。
冠冕如星羅,拜揖曹與周。
望塵非吾事,入賦且遲留。
幸蒙國士識,因脫負薪裘。
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
但營數鬥祿,奉養每豐羞。
若得金膏遂,飛雲亦可俦。
※卷_10【越女(《樂府詩集》作《采蓮曲》)】
王昌齡
越女作桂舟,還将桂為楫。
湖上水渺漫,清江不可涉。
摘取芙蓉花,莫摘芙蓉葉。
将歸問夫婿,顔色何如妾。
※卷_11【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
王昌齡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世務。
本家藍田下,非為漁弋故。
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幽居與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辭石門,五年變秋露。
雲龍未相感,幹谒亦已屢。
子為黃绶羁,餘忝蓬山顧。
京門望西嶽,百裡見郊樹。
飛雨祠上來,霭然關中暮。
驅車鄭城宿,秉燭論往素。
山月出華陰,開此河渚霧。
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
馮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為高,淪迹難有趣。
張範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罷酒當涼風,屈伸備冥數。
※卷_12【聽彈風入松阕贈楊補阙】
王昌齡
商風入我弦,夜竹深有露。
弦悲與林寂,清景不可度。
寥落幽居心,飕飗青松樹。
松風吹草白,溪水寒日暮。
聲意去複還,九變待一顧。
空山多雨雪,獨立君始悟。
※卷_13【缑氏尉沈興宗置酒南溪留贈】
王昌齡
林色與溪古,深篁引幽翠。
山尊在漁舟,棹月情已醉。
始窮清源口,壑絕人境異。
春泉滴空崖,萌草拆陰地。
久之風榛寂,遠聞樵聲至。
海雁時獨飛,永然滄洲意。
古時青冥客,滅迹淪一尉。
吾子躊躇心,豈其紛埃事。
缑峰信所克,濟北餘乃遂。
齊物意已會,息肩理猶未。
卷舒形性表,脫略賢哲議。
仲月期角巾,飯僧嵩陽寺。
※卷_14【為張僓贈閻使臣】
王昌齡
哀哀獻玉人,楚國同悲辛。
泣盡繼以血,何由辨其真。
賴承琢磨惠,複使光輝新。
猶畏讒口疾,棄之如埃塵。
※卷_15【贈史昭】
王昌齡
東林月未升,廓落星與漢。
是夕鴻始來,齋中起長歎。
懷哉望南浦,眇然夜将半。
但有秋水聲,愁使心神亂。
握中何為贈,瑤草已衰散。
海鱗未化時,各在天一岸。
※卷_16【秋山寄陳谠言】
王昌齡
岩間寒事早,衆山木已黃。
北風何蕭蕭,茲夕露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時慨慷。
黃蟲初悲鳴,玄鳥去我梁。
獨卧時易晚,離群情更傷。
思君若不及,鴻雁今南翔。
※卷_17【出郴山口至疊石灣野人室中寄張十一】
王昌齡
槠楠無冬春,柯葉連峰稠。
陰壁下蒼黑,煙含清江樓。
景開獨沿曳,響答随興酬。
旦夕望吾友,如何迅孤舟。
疊沙積為崗,崩剝雨露幽。
石脈盡橫亘,潛潭何時流。
既見萬古色,頗盡一物由。
永與世人遠,氣還草木收。
盈縮理無馀,今往何必憂。
郴土群山高,耆老如中州。
孰雲議舛降,豈是娛宦遊。
陰火昔所伏,丹砂将爾謀。
昨臨蘇耽井,複向衡陽求。
同疚來相依,脫身當有籌。
數月乃離居,風湍成阻修。
野人善竹器,童子能溪讴。
寒月波蕩漾,羁鴻去悠悠。
※卷_18【宿灞上寄侍禦玙弟】
王昌齡
獨飲灞上亭,寒山青門外。
長雲驟落日,桑棗寂已晦。
古人驅馳者,宿此凡幾代。
佐邑由東南,豈不知進退。
吾宗秉全璞,楚得璆琳最。
茅山就一征,柏署起三載。
道契非物理,神交無留礙。
知我滄溟心,脫略腐儒輩。
孟冬銮輿出,陽谷群臣會。
半夜馳道喧,五侯擁軒蓋。
是時燕齊客,獻術蓬瀛内。
甚悅我皇心,得與王母對。
賤臣欲幹谒,稽首期殒碎。
哲弟感我情,問易窮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