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歲豐茸好顔色,八歲黠惠能言語。
十三兄弟教詩書,十五青樓學歌舞。
我家青樓臨道傍,紗窗绮幔暗聞香。
日暮笙歌君駐馬,春日妝梳妾斷腸。
不用城南使君婿,本求三十侍中郎。
何知漢帝好容色,玉辇攜登歸建章。
建章宮殿不知數,萬戶千門深且長。
百堵塗椒接青瑣,九華閣道連洞房。
水晶簾箔雲母扇,琉璃窗牖玳瑁床。
歲歲年年奉歡宴,嬌貴榮華誰不羨。
恩情莫比陳皇後,寵愛全勝趙飛燕。
瑤房侍寝世莫知,金屋更衣人不見。
誰言一朝複一日,君王棄世市朝變。
宮車出葬茂陵田,賤妾獨留長信殿。
一朝太子升至尊,宮中人事如掌翻。
同時侍女見讒毀,後來新人莫敢言。
兄弟印绶皆被奪,昔年賞賜不複存。
一旦放歸舊鄉裡,乘車垂淚還入門。
父母愍我曾富貴,嫁與西舍金王孫。
念此翻覆複何道,百年盛衰誰能保。
憶昨尚如春日花,悲今已作秋時草。
少年去去莫停鞭,人生萬事由上天。
非我今日獨如此,古今歇薄皆共然。
※卷_16【川上女】
崔颢
川上女,晚妝鮮,日落青渚試輕楫。
汀長花滿正回船,暮來浪起風轉緊。
自言此去橫塘近,
綠江無伴夜獨行,獨行心緒愁無盡。
※卷_17【雁門胡人歌】
崔颢
高山代郡東接燕,雁門胡人家近邊。
解放胡鷹逐塞鳥,能将代馬獵秋田。
山頭野火寒多燒,雨裡孤峰濕作煙。
聞道遼西無鬥戰,時時醉向酒家眠。
※卷_18【代閨人答輕薄少年】
崔颢
妾家近隔鳳凰池,粉壁紗窗楊柳垂。
本期漢代金吾婿,誤嫁長安遊俠兒。
兒家夫婿多輕薄,借客探丸重然諾。
平明挾彈入新豐,日晚揮鞭出長樂。
青絲白馬冶遊園,能使行人駐馬看。
自矜陌上繁華盛,不念閨中花鳥闌。
花間陌上春将晚,走馬鬥雞猶未返。
三時出望無消息,一去那知行近遠。
桃李花開覆井欄,朱樓落日卷簾看。
愁來欲奏相思曲,抱得秦筝不忍彈。
※卷_19【七夕】
崔颢
長安城中月如練,家家此夜持針線。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間不相見。
長信深陰夜轉幽,瑤階金閣數螢流。
班姬此夕愁無限,河漢三更看鬥牛。
※卷_20【長門怨】
崔颢
君王寵初歇,棄妾長門宮。
紫殿青苔滿,高樓明月空。
夜愁生枕席,春意罷簾栊。
泣盡無人問,容華落鏡中。
※卷_21【王家少婦(一作古意)】
崔颢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畫堂。
自矜年最少,複倚婿為郎。
舞愛前谿綠,歌憐子夜長。
閑來鬥百草,度日不成妝。
※卷_22【岐王席觀妓(一作盧女曲)】
崔颢
二月春來半,宮中日漸長。
柳垂金屋暖,花發玉樓香。
拂匣先臨鏡,調笙更炙簧。
還将歌舞态,隻拟奉君王。
※卷_23【上巳】
崔颢
巳日帝城春,傾都祓禊晨。
停車須傍水,奏樂要驚塵。
弱柳障行騎,浮橋擁看人。
猶言日尚早,更向九龍津。
※卷_24【贈梁州張都督】
崔颢
聞君為漢将,虜騎罷南侵。
出塞清沙漠,還家拜羽林。
風霜臣節苦,歲月主恩深。
為語西河使,知餘報國心。
※卷_25【贈盧八象】
崔颢
客從巴水渡,傳爾溯行舟。
是日風波霁,高堂雨半收。
青山滿蜀道,綠水向荊州。
不作書相問,誰能慰别愁。
※卷_26【題潼關樓】
崔颢
客行逢雨霁,歇馬上津樓。
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
川從陝路去,河繞華陰流。
向晚登臨處,風煙萬裡愁。
※卷_27【題沈隐侯八詠樓】
崔颢
梁日東陽守,為樓望越中。
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江靜聞山狖,川長數塞鴻。
登臨白雲晚,流恨此遺風。
※卷_28【晚入汴水】
崔颢
昨晚南行楚,今朝北溯河。
客愁能幾日,鄉路漸無多。
晴景搖津樹,春風起棹歌。
長淮亦已盡,甯複畏潮波。
※卷_29【發錦沙村】
崔颢
北上途未半,南行歲已闌。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須及子陵灘。
※卷_30【送單于裴都護赴西河】
崔颢
征馬去翩翩,城秋月正圓。
單于莫近塞,都護欲臨邊。
漢驿通煙火,胡沙乏井泉。
功成須獻捷,未必去經年。
※卷_31【黃鶴樓】
崔颢
昔人已乘白雲去,此地空馀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複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曆曆漢陽樹,春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卷_32【行經華陰】
崔颢
岧峣太華俯鹹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雲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關險,驿樹西連漢畤平。
借問路傍名利客,無如此處學長生。
※卷_33【相逢行】
崔颢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橋頭。
玉戶臨馳道,朱門近禦溝。
使君何假問,夫婿大長秋。
女弟新承寵,諸兄近拜侯。
春生百子殿,花發五城樓。
出入千門裡,年年樂未休。
※卷_34【遼西作(一作關西行)】
崔颢
燕郊芳歲晚,殘雪凍邊城。
四月青草合,遼陽春水生。
胡人正牧馬,漢将日征兵。
露重寶刀濕,沙虛金鼓鳴。
寒衣著已盡,春服與誰成。
寄語洛陽使,為傳邊塞情。
※卷_35【奉和許給事夜直簡諸公】
崔颢
西掖黃樞近,東曹紫禁連。
地因才子拜,人用省郎遷。
夜直千門靜,河明萬象懸。
建章宵漏急,阊阖曉鐘傳。
寵列貂蟬位,恩深侍從年。
九重初起草,五夜即成篇。
顧己無官次,循涯但自憐。
遠陪蘭署作,空此仰神仙。
※卷_36【舟行入剡】
崔颢
鳴棹下東陽,回舟入剡鄉。
青山行不盡,綠水去何長。
地氣秋仍濕,江風晚漸涼。
山梅猶作雨,谿橘未知霜。
謝客文逾盛,林公未可忘。
多慚越中好,流恨閱時芳。
※卷_37【澄水如鑒】
崔颢
聖賢将立喻,上善貯情深。
潔白依全德,澄清有片心。
澆浮知不撓,濫濁固難侵。
方寸懸高鑒,生涯讵陸沉。
對泉能自誡,如鏡靜相臨。
廉慎傳家政,流芳合古今。
※卷_38【長幹曲四首(一作江南曲)】
崔颢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
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
同是長幹人,自小不相識。
下渚多風浪,蓮舟漸覺稀。
那能不相待,獨自逆潮歸。
三江潮水急,五湖風浪湧。
由來花性輕,莫畏蓮舟重。
※卷_39【維揚送友還蘇州】
崔颢
長安南下幾程途,得到邗溝吊綠蕪。
渚畔鲈魚舟上釣,羨君歸老向東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