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卷·
※卷_1【奉和聖制賜史供奉曲江宴應制】
王維
侍從有鄒枚,瓊筵就水開。
言陪柏梁宴,新下建章來。
對酒山河滿,移舟草樹回。
天文同麗日,駐景惜行杯。
※卷_2【從岐王過楊氏别業應教】
王維
楊子談經所,淮王載酒過。
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
徑轉回銀燭,林開散玉珂。
嚴城時未啟,前路擁笙歌。
※卷_3【從岐王夜宴衛家山池應教】
王維
座客香貂滿,宮娃绮幔張。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
積翠紗窗暗,飛泉繡戶涼。
還将歌舞出,歸路莫愁長。
※卷_4【早朝】
王維
柳暗百花明,春深五鳳城。
城烏睥睨曉,宮井辘轳聲。
方朔金門侍,班姬玉辇迎。
仍聞遣方士,東海訪蓬瀛。
※卷_5【同崔員外秋宵寓直】
王維
建禮高秋夜,承明候曉過。
九門寒漏徹,萬井曙鐘多。
月迥藏珠鬥,雲消出绛河。
更慚衰朽質,南陌共鳴珂。
※卷_6【辋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王維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門外,臨風聽暮蟬。
渡頭馀落日,墟裡上孤煙。
複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
※卷_7【寄荊州張丞相】
王維
所思竟何在,怅望深荊門。
舉世無相識,終身思舊恩。
方将與農圃,藝植老丘園。
目盡南飛雁,何由寄一言。
※卷_8【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一作王劭詩,非)】
王維
寒更傳曉箭,清鏡覽衰顔。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灑空深巷靜,積素廣庭閑。
借問袁安舍,翛然尚閉關。
※卷_9【和尹谏議史館山池】
王維
雲館接天居,霓裳侍玉除。
春池百子外,芳樹萬年馀。
洞有仙人箓,山藏太史書。
君恩深漢帝,且莫上空虛。
※卷_10【奉和楊驸馬六郎秋夜即事】
王維
高樓月似霜,秋夜郁金堂。
對坐彈盧女,同看舞鳳凰。
少兒多送酒,小玉更焚香。
結束平陽騎,明朝入建章。
※卷_11【酬虞部蘇員外過藍田别業不見留之作】
王維
貧居依谷口,喬木帶荒村。
石路枉回駕,山家誰候門。
漁舟膠凍浦,獵火燒寒原。
唯有白雲外,疏鐘聞夜猿。
※卷_12【酬比部楊員外暮宿琴台朝跻書閣率爾見贈之作(盧照鄰)】
王維
舊簡拂塵看,鳴琴候月彈。
桃源迷漢姓,松樹有秦官。
空谷歸人少,青山背日寒。
羨君栖隐處,遙望白雲端。
※卷_13【酬嚴少尹徐舍人見過不遇】
王維
公門暇日少,窮巷故人稀。
偶值乘籃輿,非關避白衣。
不知炊黍谷,誰解掃荊扉。
君但傾茶碗,無妨騎馬歸。
※卷_14【酬張少府】
王維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卷_15【酬賀四贈葛巾之作】
王維
野巾傳惠好,茲贶重兼金。
嘉此幽栖物,能齊隐吏心。
早朝方暫挂,晚沐複來簪。
坐覺嚣塵遠,思君共入林。
※卷_16【送丘為落第歸江東】
王維
憐君不得意,況複柳條春。
為客黃金盡,還家白發新。
五湖三畝宅,萬裡一歸人。
知爾不能薦,羞稱獻納臣。
※卷_17【送李判官赴東江】
王維
聞道皇華使,方随皂蓋臣。
封章通左語,冠冕化文身。
樹色分揚子,潮聲滿富春。
遙知辨璧吏,恩到泣珠人。
※卷_18【送封太守】
王維
忽解羊頭削,聊馳熊首轓。
揚舲發夏口,按節向吳門。
帆映丹陽郭,楓攢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卷_19【送嚴秀才還蜀】
王維
甯親為令子,似舅即賢甥。
别路經花縣,還鄉入錦城。
山臨青塞斷,江向白雲平。
獻賦何時至,明君憶長卿。
※卷_20【送張判官赴河西】
王維
單車曾出塞,報國敢邀勳。
見逐張征虜,今思霍冠軍。
沙平連白雲,蓬卷入黃雲。
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
※卷_21【送岐州源長史歸(同在崔常侍幕中,時常侍已殁)】
王維
握手一相送,心悲安可論。
秋風正蕭索,客散孟嘗門。
故驿通槐裡,長亭下槿原。
征西舊旌節,從此向河源。
※卷_22【送張道士歸山】
王維
先生何處去,王屋訪茅君。
别婦留丹訣,驅雞入白雲。
人間若剩住,天上複離群。
當作遼城鶴,仙歌使爾聞。
※卷_23【同崔興宗送衡嶽瑗公南歸】
王維
言從石菌閣,新下穆陵關。
獨向池陽去,白雲留故山。
綻衣秋日裡,洗缽古松間。
一施傳心法,唯将戒定還。
※卷_24【送錢少府還藍田】
王維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
手持平子賦,目送老萊衣。
每候山櫻發,時同海燕歸。
今年寒食酒,應是返柴扉。
※卷_25【送丘為往唐州】
王維
宛洛有風塵,君行多苦辛。
四愁連漢水,百口寄随人。
槐色陰清晝,楊花惹暮春。
朝端肯相送,天子繡衣臣。
※卷_26【送元中丞轉運江淮(一作錢起詩)】
王維
薄賦歸天府,輕徭賴使臣。
歡沾賜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問珠官俗,來經石砝春。
東南禦亭上,莫使有風塵。
※卷_27【送崔九興宗遊蜀】
王維
送君從此去,轉覺故人稀。
徒禦猶回首,田園方掩扉。
出門當旅食,中路授寒衣。
江漢風流地,遊人何歲歸。
※卷_28【送崔興宗】
王維
已恨親皆遠,誰憐友複稀。
君王未西顧,遊宦盡東歸。
塞迥山河淨,天長雲樹微。
方同菊花節,相待洛陽扉。
※卷_29【送平澹然判官】
王維
不識陽關路,新從定遠侯。
黃雲斷春色,畫角起邊愁。
瀚海經年到,交河出塞流。
須令外國使,知飲月氏頭。
※卷_30【送劉司直赴安西】
王維
絕域陽關道,胡沙與塞塵。
三春時有雁,萬裡少行人。
苜蓿随天馬,葡萄逐漢臣。
當令外國懼,不敢覓和親。
※卷_31【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王維
天官動将星,漢上柳條青。
萬裡鳴刁鬥,三軍出井陉。
忘身辭鳳阙,報國取龍庭。
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
※卷_32【送方城韋明府】
王維
遙思葭菼際,寥落楚人行。
高鳥長淮水,平蕪故郢城。
使車聽雉乳,縣鼓應雞鳴。
若見州從事,無嫌手闆迎。
※卷_33【送李員外賢郎】
王維
少年何處去,負米上銅梁。
借問阿戎父,知為童子郎。
魚箋請詩賦,橦布作衣裳。
薏苡扶衰病,歸來幸可将。
※卷_34【送梓州李使君】
王維
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漢女輸橦布,巴人訟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依先賢。
※卷_35【送張五諲歸宣城】
王維
五湖千萬裡,況複五湖西。
漁浦南陵郭,人家春谷谿。
欲歸江淼淼,未到草萋萋。
憶想蘭陵鎮,可宜猿更啼。
※卷_36【送友人南歸】
王維
萬裡春應盡,三江雁亦稀。
連天漢水廣,孤客郢城歸。
鄖國稻苗秀,楚人菰米肥。
懸知倚門望,遙識老萊衣。
※卷_37【送賀遂員外外甥】
王維
南國有歸舟,荊門溯上流。
蒼茫葭菼外,雲水與昭丘。
樯帶城烏去,江連暮雨愁。
猿聲不可聽,莫待楚山秋。
※卷_38【送楊長史赴果州】
王維
褒斜不容幰,之子去何之。
鳥道一千裡,猿聲十二時。
官橋祭酒客,山木女郎祠。
别後同明月,君應聽子規。
※卷_39【送邢桂州】
王維
铙吹喧京口,風波下洞庭。
赭圻将赤岸,擊汰複揚舲。
日落江湖白,潮來天地青。
明珠歸合浦,應逐使臣星。
※卷_40【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軍司馬】
王維
橫吹雜繁笳,邊風卷塞沙。
還聞田司馬,更逐李輕車。
蒲類成秦地,莎車屬漢家。
當令犬戎國,朝聘學昆邪。
※卷_41【送孫二】
王維
郊外誰相送,夫君道術親。
書生鄒魯客,才子洛陽人。
祖席依寒草,行車起暮塵。
山川何寂寞,長望淚沾巾。
※卷_42【送崔三往密州觐省】
王維
南陌去悠悠,東郊不少留。
同懷扇枕戀,獨念倚門愁。
路繞天山雪,家臨海樹秋。
魯連功未報,且莫蹈滄洲。
※卷_43【送孟六歸襄陽(一作張子容詩)】
王維
杜門不複出,久與世情疏。
以此為良策,勸君歸舊廬。
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卷_44【初出濟州别城中故人(一作被出濟州)】
王維
微官易得罪,谪去濟川陰。
執政方持法,明君照此心。
闾閻河潤上,井邑海雲深。
縱有歸來日,各愁年鬓侵。
※卷_45【與盧象集朱家】
王維
主人能愛客,終日有逢迎。
贳得新豐酒,複聞秦女筝。
柳條疏客舍,槐葉下秋城。
語笑且為樂,吾将達此生。
※卷_46【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維
端居不出戶,滿目望雲山。
落日鳥邊下,秋原人外閑。
遙知遠林際,不見此檐間。
好客多乘月,應門莫上關。
※卷_47【遊李山人所居因題屋壁】
王維
世上皆如夢,狂來止自歌。
問年松樹老,有地竹林多。
藥倩韓康賣,門容尚子過。
翻嫌枕席上,無那白雲何。
※卷_48【過崔驸馬山池】
王維
畫樓吹笛妓,金碗酒家胡。
錦石稱貞女,青松學大夫。
脫貂贳桂醑,射雁與山廚。
聞道高陽會,愚公谷正愚。
※卷_49【過福禅師蘭若】
王維
岩壑轉微徑,雲林隐法堂。
羽人飛奏樂,天女跪焚香。
竹外峰偏曙,藤陰水更涼。
欲知禅坐久,行路長春芳。
※卷_50【過香積寺(一作王昌齡詩)】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裡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龍。
※卷_51【過感化寺昙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
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