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卷92_23【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
李乂
平陽館外有仙家,沁水園中好物華。
地出東郊回日禦,
城臨南鬥度雲車。
風泉韻繞幽林竹,雨霰光搖雜樹花。
已慶時來千億壽,還言日暮九重賒。
※卷92_24【興慶池侍宴應制】
李乂
神池泛濫水盈科,仙跸纡徐步辇過。
縱棹洄沿萍溜合,
開軒眺賞麥風和。
潭魚在藻供遊詠,谷鳥含櫻入賦歌。
寄語乘槎溟海客,回頭來此問天河。
※卷92_25【侍宴安樂公主山莊應制】
李乂
金輿玉辇背三條,水閣山樓望九霄。
野外初迷七聖道,
河邊忽睹二靈橋。
懸冰滴滴依虬箭,清吹冷冷雜鳳箫。
回晚平陽歌舞合,前溪更轉木蘭桡。
※卷92_26【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
李乂
東城結宇敞千尋,北阙回輿具四臨。
麗日祥煙承罕畢,
輕荑弱草籍衣簪。
秦商重沓雲岩近,河渭萦纡霧壑深。
謬接鹓鴻陪賞樂,還欣魚鳥遂飛沉。
※卷92_27【人日重宴大明宮恩賜彩縷人勝應制】
李乂
诘旦行春上苑中,憑高卻下大明宮。
千年執象寰瀛泰,
七日為人慶賞隆。
鐵鳳曾鶱搖瑞雪,銅烏細轉入祥風。
此時朝野歡無算,此歲雲天樂未窮。
※卷92_28【享龍池樂第八章】
李乂
星分邑裡四人居,水洊源流萬頃馀。
魏國君王稱象處,
晉家蕃邸化龍初。
青蒲暫似遊梁馬,綠藻還疑宴鎬魚。
自有神靈滋液地,年年雲物史官書。
※卷92_29【奉和幸禮部尚書窦希玠宅應制(一作陪幸五王宅)】
李乂
家住千門側,亭臨二水傍。
貴遊開北地,宸眷幸西鄉。
曳履迎中谷,鳴絲出後堂。
浦疑觀萬象,峰似駐三光。
草向瓊筵樂,花承繡扆香。
聖情思舊重,留飲賦雕章。
※卷92_30【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李乂
玉辂尋春賞,金堤重晦遊。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綿聯杞樹周。
烏疑填海處,人似隔河秋。
劫盡灰猶識,年移石故留。
汀洲歸棹晚,箫鼓雜汾讴。
※卷92_31【奉和幸長安故城未央宮應制】
李乂
鳳辇乘春陌,龍山訪故台。
北宮才盡處,南鬥獨昭回。
肆覽飛宸劄,稱觞引禦杯。
已觀蓬海變,誰厭柏梁災。
代挹孫通禮,朝稱賈誼才。
忝侪文雅地,先後各時來。
※卷92_32【陪幸韋嗣立山莊應制(一作宋之問詩)】
李乂
摳掖調梅暇,林園種槿初。
入朝榮劍履,退食偶琴書。
地隐東岩室,天回北鬥車。
旌門臨窈窕,辇道屬扶疏。
雲罕明丹谷,霜笳徹紫虛。
水疑投石處,溪似釣璜馀。
帝澤頒卮酒,人歡頌裡闾。
一承黃竹詠,長奉白茆居。
※卷92_33【奉和幸望春宮送朔方軍大總管張仁亶】
李乂
邊郊草具腓,河塞有兵機。
上宰調梅寄,元戎細柳威。
武貔東道出,鷹隼北庭飛。
玉匣謀中野,金輿下太微。
投醪銜餞酌,緝衮事征衣。
勿謂公孫老,行聞奏凱歸。
※卷92_34【奉和幸三會寺應制】
李乂
睿德總無邊,神臯擇勝緣。
二儀齊法駕,三會禮香筵。
漢阙中黃近,秦山太白連。
台疑觀鳥日,池似刻鲸年。
滿月臨真境,秋風入禦弦。
小臣叨下列,持管謬窺天。
※卷92_35【奉和幸大薦福寺(幸即中宗舊宅)】
李乂
象設隆新宇,龍潛想舊居。
碧樓披玉額,丹仗導金輿。
代日興光近,周星掩曜初。
空歌清沛築,梵樂奏胡書。
帝造環三界,天文贲六虛。
康哉孝理日,崇德在真如。
※卷92_36【夏日都門送司馬員外逸客孫員外佺北征】
李乂
日逐滋南寇,天威撫北垂。
析珪行仗節,持印且分麾。
羽檄雙凫去,兵車驷馬馳。
虎旗懸氣色,龍劍抱雄雌。
候月期戡翦,經時念别離。
坐聞關隴外,無複引弓兒。
※卷92_37【元日恩賜柏葉應制(景龍四年)】
李乂
勁節淩冬勁,芳心待歲芳。
能令人益壽,非止麝含香。
※卷92_38【侍宴桃花園詠桃花應制】
李乂
绮萼成蹊遍籞芳,紅英撲地滿筵香。
莫将秋宴傳王母,來比春華奉聖皇。
※卷92_39【奉和三日祓禊渭濱】
李乂
上林花鳥暮春時,上巳陪遊樂在茲。
此日欣逢臨渭賞,昔年空道濟汾詞。
※卷92_40【奉和幸韋嗣立山莊侍宴應制】
李乂
曲榭回廊繞澗幽,飛泉噴下溢池流。
祗應感發明王夢,遂得邀迎聖帝遊。
※卷92_41【侍宴安樂公主新宅應制】
李乂
牽牛南渡象昭回,學鳳樓成帝女來。
平旦鹓鸾歌舞席,方宵鹦鹉獻酬杯。
※卷92_42【餞唐永昌】
李乂
田郎才貌出鹹京,潘子文華向洛城。
願以深心留善政,當令強項謝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