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一卷

首頁
     ※卷91_10【冬日述懷奉呈韋祭酒張左丞蘭台名賢】 崔日知 弱齡好經籍,披卷即怡然。

    覃精四十載,馳騁數千言。

     孔壁采遺篆,周韋考絕編。

    袁公論劍術,孫子叙兵篇。

     魯史君臣道,姬書日月懸。

    從師改炎燠,負笈遍山川。

     上異西河夏,中非北海玄。

    光榮拾青紫,名價接通賢。

     既重萬鐘樂,甯思二頃田。

    長戟同分虎,高冠亞附蟬。

     晚懷重虛曠,養志息雕镌。

    登高慚思拙,匠物謝情妍。

     不慕張平子,甯希王仲宣。

    誰謂登龍日,翻成刻鹄年。

     循循勞善誘,軋軋思微牽。

    琢磨才既竭,鑽仰德彌堅。

     朽木誠為谕,扪心徒自憐。

    終期吞鳥夢,振翼上雲煙。

     賦成先擲地,詞高直掞天。

    更執摳衣禮,仍開函丈筵。

     霧披槐市藹,水靜璧池圓。

    願逐從風葉,飛舞翰林前。

     ※卷91_11【奉酬韋嗣立祭酒偶遊龍門北溪,忽懷骊山别業,因以言志示弟淑奉呈諸大僚之作】 崔泰之 關塞臨伊水,骊山枕灞川。

    俱臨隐路側,同在帝城邊。

     謝公兼出處,攜妓玩林泉。

    鳴驺噴梅雪,飛蓋曳松煙。

     聞琴幽谷裡,看弈古岩前。

    落日低帏帳,歸雲繞管弦。

     叨榮慚北阙,微尚愛東田。

    寂寞灰心盡,蕭條塵事捐。

     朝思登嶄絕,夜夢弄潺湲。

    宿懷南澗意,況睹北溪篇。

     ※卷91_12【同光祿弟冬日述懷】 崔泰之 吾族白眉良,才華動洛陽。

    觀光初入仕,應宿始為郎。

     飛螢玩書籍,白鳳吐文章。

    海卿逾往雅,河尹冠前張。

     擇才綏鄢郢,殊化被江湘。

    高樓臨廣陌,甲第敞通莊。

     列館邙山下,疏亭洛水傍。

    昌年賞豐陌,暇日悅林塘。

     衣冠皆秀彥,羅绮盡名倡。

    隔岸聞歌度,臨池見舞行。

     門庭寒變色,棨戟日生光。

    窮陰方叆叇,殺氣正蒼茫。

     感時興盛作,晚歲共多傷。

    積德韋丞相,通神張子房。

     吟草遍簪绂,逸韻合宮商。

    功名守留省,濫迹在文昌。

     家園遙可見,台寺近相望。

    無庸乘侍谒,有暇共翺翔。

     棣華依雁序,竹葉拂鸾觞。

    水坐憐秋月,山行弄晚芳。

     恩華慚服冕,友愛勖垂堂。

    無由報天德,相顧詠時康。

     ※卷91_13【奉和聖制送張尚書巡邊】 崔泰之 南庭胡運盡,北鬥将星飛。

    旗鼓臨沙漠,旌旄出洛畿。

     關山繞玉塞,烽火映金微。

    屢獻帷謀策,頻承廟勝威。

     躞蹀臨河騎,逶迤度隴旂。

    地脈平千古,天聲振九圍。

     車馬生邊氣,戈鋋駐落晖。

    夏近蓬猶轉,秋深草木腓。

     餞送纡天什,恩榮賜禦衣。

    伫勒燕然頌,鳴驺計日歸。

     ※卷91_14【春夜寓直鳳閣懷群公(一本題上有和中書侍郎楊再思)】 魏知古 拜門傳漏晚,寓直索居時。

    昔重安仁賦,今稱伯玉詩。

     鴛池滿不溢,雞樹久逾滋。

    夙夜懷山甫,清風詠所思。

     ※卷91_15【奉和春日途中喜雨應诏】 魏知古 皇輿向洛城,時雨應天行。

    麗日登岩送,陰雲出野迎。

     濯枝林杏發,潤葉渚蒲生。

    絲入綸言喜,花依錦字明。

     微臣忝東觀,載筆伫西成。

     ※卷91_16【從獵渭川獻詩】 魏知古 嘗聞夏太康,五弟訓禽荒。

    我後來冬狩,三驅盛禮張。

     順時鷹隼擊,講事武功揚。

    奔走未及去,翾飛豈暇翔。

     非熊從渭水,瑞翟想陳倉。

    此欲誠難縱,茲遊不可常。

     子雲陳羽獵,僖伯谏漁棠。

    得失鑒齊楚,仁思念禹湯。

     雍熙亮在宥,亭毒匪多傷。

    辛甲今為史,虞箴遂孔彰。

     ※卷91_17【玄元觀尋李先生不遇】 魏知古 羽客今何在,空尋伊洛間。

    忽聞歸苦縣,複想入函關。

     未作千年别,猶應七日還。

    神仙不可見,寂寞返蓬山。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