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四卷

首頁
    ·第七十四卷· ※卷74_1【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蘇颋 炎曆事邊陲,昆明始鑿池。

    豫遊光後聖,征戰罷前規。

     霁色清珍宇,年芳入錦陂。

    禦杯蘭薦葉,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瀉,雙珠代月移。

    微臣比翔泳,恩廣自無涯。

     ※卷74_2【奉和聖制幸禮部尚書窦希玠宅應制】 蘇颋 尚書列侯第,外戚近臣家。

    飛棟臨青绮,回輿轉翠華。

     日交當戶樹,泉漾滿池花。

    圓頂圖嵩石,方流擁魏沙。

     豫遊今聽履,侍從昔鳴笳。

    自有天文降,無勞訪海槎。

     ※卷74_3【奉和幸韋嗣立山莊應制】 蘇颋 摐金寒野霁,步玉曉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廬訪葛侯。

     百工征往夢,七聖扈來遊。

    鬥柄乘時轉,台階捧日留。

     樹重岩籁合,泉迸水光浮。

    石徑喧朝履,璜溪擁釣舟。

     恩如犯星夜,歡拟濟河秋。

    不學堯年隐,空令傲許由。

     ※卷74_4【奉和聖制送張說上集賢學士賜宴得茲字】 蘇颋 肅肅金殿裡,招賢固在茲。

    锵锵石渠内,序拜亦同時。

     宴錫歡談道,文成貴說詩。

    用儒今作相,敦學舊為師。

     下際天光近,中來帝渥滋。

    國朝良史載,能事日論思。

     ※卷74_5【奉和聖制途經華嶽應制】 蘇颋 朝望蓮華嶽,神心就日來。

    晴觀五千仞,仙掌拓山開。

     受命金符葉,過祥玉瑞陪。

    霧披乘鹿見,雲起馭龍回。

     偃樹枝封雪,殘碑石冒苔。

    聖皇惟道契,文字勒岩隈。

     ※卷74_6【奉和聖制經河上公廟應制】 蘇颋 河流無日夜,河上有神仙。

    辇路曾經此,壇場即宛然。

     下疑成洞穴,高若在空煙。

    善物遺方外,和光繞道邊。

     事因周史得,言與漢王傳。

    喜屬膺期聖,邦家業又玄。

     ※卷74_7【奉和聖制答張說出雀鼠谷】 蘇颋 雨施巡方罷,雲從訓俗回。

    密途汾水衛,清跸晉郊陪。

     寒著山邊盡,春當日下來。

    禦祠玄鳥應,仙仗綠楊開。

     作頌音傳雅,觀文色動台。

    更知西向樂,宸藻協鹽梅。

     ※卷74_8【奉和恩賜樂遊園宴應制】 蘇颋 樂遊光地選,酺飲慶天從。

    座密千官盛,場開百戲容。

     綠塍際山盡,缇幕倚雲重。

    下上花齊發,周回柳遍濃。

     奪晴紛劍履,喧聽雜歌鐘。

    日晚銜恩散,堯人并可封。

     ※卷74_9【恩制尚書省僚宴昆明池同用堯字】 蘇颋 露渥灑雲霄,天官次鬥杓。

    昆明四十裡,空水極晴朝。

     雁似銜紅葉,鲸疑噴海潮。

    翠山來徹底,白日去回标。

     泳廣漁杈溢,浮深妓舫搖。

    飽恩皆醉止,合舞共歌堯。

     ※卷74_10【奉和聖制幸望春宮送朔方大總管張仁亶】 蘇颋 北風吹早雁,日夕渡河飛。

    氣冷膠應折,霜明草正腓。

     老臣帷幄算,元宰廟堂機。

    餞飲回仙跸,臨戎解禦衣。

     軍裝乘曉發,師律候春歸。

    方伫勳庸盛,天詞降紫微。

     ※卷74_11【奉和聖制登太行山中言志應制】 蘇颋 北山東入海,馳道上連天。

    順動三光注,登臨萬象懸。

     俯觀河内邑,平指洛陽川。

    按跸夷關險,張旗亘井泉。

     曉岩中警柝,春事下搜田。

    德重周王問,歌輕漢後傳。

     宸遊鋪令典,睿思起芳年。

    願以封書奏,回銮禅肅然。

     ※卷74_12【奉和聖制漕橋東送新除嶽牧】 蘇颋 寶賢不遺俊,台閣盡鹓鸾。

    未若調人切,其如簡帝難。

     上才膺出典,中旨念分官。

    特以專城貴,深惟列郡安。

     政行思務本,風靡屬勝殘。

    有令田知急,無分獄在寬。

     至言題睿劄,殊渥灑仙翰。

    诏餞三台降,朝榮萬國歡。

     舉杯臨水發,張樂擁橋觀。

    式伫東封會,锵锵檢玉壇。

     ※卷74_13【奉和聖制途次舊居應制】 蘇颋 潞國臨淄邸,天王别駕輿。

    出潛離隐際,小往大來初。

     東陸行春典,南陽即舊居。

    約川星罕駐,扶道日旂舒。

     雲覆連行在,風回助掃除。

    木行城邑望,臯落土田疏。

     昔試邦興後,今過俗徯予。

    示威甯校獵,崇讓不陳魚。

     府吏趨宸扆,鄉耆捧帝車。

    帳傾三飲處,閑整六飛馀。

     盛業銘汾鼎,昌期應洛書。

    願陪歌賦末,留比蜀相如。

     ※卷74_14【奉和聖制至長春宮登樓望稼穑之作】 蘇颋 帝迹奚其遠,皇符之所崇。

    敬時堯務作,盡力禹稱功。

     赫赫惟元後,經營自左馮。

    變蕪粳稻實,流惡水泉通。

     國阜猶前豹,人疲讵昔熊。

    黃圖巡沃野,清吹入離宮。

     是閱京坻富,仍觀都邑雄。

    憑軒一何绮,積溜寫晴空。

     禮節家安外,和平俗在中。

    見龍垂渭北,辭雁指河東。

     睿思方居鎬,宸遊若飲豐。

    甯誇子雲從,隻為獵扶風。

     ※卷74_15【利州北佛龛前重于去歲題處作】 蘇颋 重岩載看美,分塔起層标。

    蜀守經塗處,巴人作禮朝。

     地疑三界出,空是六塵銷。

    卧石鋪蒼藓,行塍覆綠條。

     歲年書有記,非為學題橋。

     ※卷74_16【閑園即事寄韋侍郎】 蘇颋 結廬東城下,直望江南山。

    青霭遠相接,白雲來複還。

     拂筵紅藓上,開幔綠條間。

    物應春偏好,情忘趣轉閑。

     憲臣饒美度,聯事惜徂顔。

    有酒空盈酌,高車不可攀。

     ※卷74_17【扈從溫泉同紫微黃門群公泛渭川得齊字】 蘇颋 虹旗映綠荑,春仗漢豐西。

    侍跸浮清渭,揚舲降紫泥。

     近臨鈞石地,遙指釣璜溪。

    岸轉帆飛疾,川平棹舉齊。

     傅舟來是用,軒馭往應迷。

    興阕菱歌動,沙洲亂夕鹥。

     ※卷74_18【餞趙尚書攝禦史大夫赴朔方軍】 蘇颋 勁虜欲南窺,揚兵護朔陲。

    趙堯甯易印,鄧禹即分麾。

     野餞回三傑,軍謀用六奇。

    雲邊愁出塞,日下怆臨岐。

     拔劍行人舞,揮戈戰馬馳。

    明年麟閣上,充國畫于斯。

     ※卷74_19【曉發興州入陳平路】 蘇颋 旌節指巴岷,年年行且巡。

    暮來青嶂宿,朝去綠江春。

     魚貫梁緣馬,猿奔樹息人。

    邑祠猶是漢,溪道即名陳。

     舊史饒遷谪,恒情厭苦辛。

    甯知報恩者,天子一忠臣。

     ※卷74_20【同餞陽将軍兼源州都督禦史中丞】 蘇颋 右地接龜沙,中朝任虎牙。

    然明方改俗,去病不為家。

     将禮登壇盛,軍容出塞華。

    朔風搖漢鼓,邊馬思胡笳。

     旗合無邀正,冠危有觸邪。

    當看勞還日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