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卷·
※卷60_1【珠】
李峤
燦爛金輿側,玲珑玉殿隈。
昆池明月滿,合浦夜光回。
彩逐靈蛇轉,形随舞鳳來。
甘泉宮起罷,花媚望風台。
※卷60_2【玉】
李峤
映石先過魏,連城欲向秦。
洛陽陪勝友,燕趙類佳人。
方水晴虹媚,常山瑞馬新。
徒為卞和識,不遇楚王珍。
※卷60_3【金】
李峤
南楚标前貢,西秦識舊城。
祭天封漢嶺,擲地警孫聲。
向日披沙淨,含風振铎鳴。
方同楊伯起,獨有四知名。
※卷60_4【銀】
李峤
思婦屏輝掩,遊人燭影長。
玉壺初下箭,桐井共安床。
色帶長河色,光浮滿月光。
靈山有珍甕,仙阙薦君王。
※卷60_5【錢】
李峤
漢日五铢建,姬年九府流。
天龍帶泉寶,地馬列金溝。
趙壹囊初乏,何曾箸欲收。
金門應入論,玉井冀來求。
※卷60_6【錦】
李峤
漢使巾車遠,河陽步障陳。
雲浮仙石日,霞滿蜀江春。
機迥回文巧,紳兼束發新。
若逢楚王貴,不作夜行人。
※卷60_7【羅】
李峤
妙舞随裙動,行歌入扇清。
蓮花依帳發,秋月鑒帷明。
雲薄衣初卷,蟬飛翼轉輕。
若珍三代服,同擅绮纨名。
※卷60_8【绫】
李峤
金縷通秦國,為裘指魏君。
落花遙寫霧,飛鶴近圖雲。
馬眼冰淩影,竹根雪霰文。
何當畫秦女,煙際坐氤氲。
※卷60_9【素】
李峤
□□□□女,纖腰洛浦妃。
□□遠方望,雁足上林飛。
妙奪鲛绡色,光騰月扇輝。
非君下路去,誰賞故人機。
※卷60_10【布】
李峤
禦績創羲黃,缁冠表素王。
瀑飛臨碧海,火浣擅炎方。
孫被登三相,劉衣闡四方。
伫因舂鬥粟,來曉棣華芳。
※卷60_11【舟】
李峤
征棹三江暮,連樯萬裡回。
相烏風際轉,畫鹢浪前開。
羽客乘霞至,仙人弄月來。
何當同傳說,特展巨川材。
※卷60_12【車】
李峤
天子馭金根,蒲輪辟四門。
五神趨雪至,雙毂似雷奔。
丹鳳栖金轄,非熊載寶軒。
無階忝虛左,珠乘奉王言。
※卷60_13【床】
李峤
傳聞有象床,疇昔獻君王。
玳瑁千金起,珊瑚七寶妝。
桂筵含柏馥,蘭席拂沉香。
願奉羅帷夜,長乘秋月光。
※卷60_14【席】
李峤
辟席承宣父,重筵揖戴公。
桂香浮半月,蘭氣襲回風。
舞拂丹霞上,歌清白雪中。
伫将文绮色,舒卷帝王宮。
※卷60_15【帷】
李峤
久閉先生戶,高褰太守車。
羅将翡翠合,錦逐鳳皇舒。
明月彈琴夜,清風入幌初。
方知決勝策,黃石受兵書。
※卷60_16【簾】
李峤
清風時入燕,紫殿幾含秋。
暧暧籠鈴閣,纖纖上玉鈎。
窗中翡翠動,戶外水精浮。
巧作盤龍勢,長迎飛燕遊。
※卷60_17【屏】
李峤
洞徹琉璃蔽,威纡屈膝回。
錦中雲母列,霞上織成開。
山水含春動,神仙倒景來。
修身兼竭節,誰識作銘才。
※卷60_18【被】
李峤
桂友尋東閣,蘭交聚北堂。
象筵分錦繡,羅薦合鴛鴦。
光逸偷眠穩,王章泣恨長。
孔懷欣共寝,棣萼幾含芳。
※卷60_19【鑒】
李峤
明鑒掩塵埃,含情照魏台。
日中烏鵲至,花裡鳳凰來。
玉彩疑冰徹,金輝似月開。
方知樂彥輔,自有鑒人才。
※卷60_20【扇】
李峤
翟羽舊傳名,蒲葵價不輕。
花芳不滿面,羅薄讵障聲。
禦熱含風細,臨秋帶月明。
同心如可贈,持表合歡情。
※卷60_21【燭】
李峤
兔月清光隐,龍盤畫燭新。
三星花入夜,四序玉調晨。
浮炷依羅幌,吹香匝绮茵。
若逢燕國相,持用舉賢人。
※卷60_22【酒】
李峤
孔坐洽良俦,陳筵幾獻酬。
臨風竹葉滿,湛月桂香浮。
每接高陽宴,長陪河朔遊。
會從玄石飲,雲雨出圓丘。
※卷60_23【蘭】
李峤
虛室重招尋,忘言契斷金。
英浮漢家酒,雪俪楚王琴。
廣殿輕香發,高台遠吹吟。
河汾應擢秀,誰肯訪山陰。
※卷60_24【菊】
李峤
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開。
榮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懷。
靃靡寒潭側,豐茸曉岸隈。
黃花今日晚,無複白衣來。
※卷60_25【竹】
李峤
高簳楚江濆,婵娟合曙氛。
白花搖鳳影,青節動龍文。
葉掃東南日,枝捎西北雲。
誰知湘水上,流淚獨思君。
※卷60_26【藤】
李峤
吐吐依松磴,舒苗長石台。
神農嘗藥罷,質子寄書來。
色映蒲萄架,花分竹葉杯。
金堤不見識,玉潤幾重開。
※卷60_27【萱】
李峤
屣步尋芳草,忘憂自結叢。
黃英開養性,綠葉正依籠。
色湛仙人露,香傳少女風。
還依北堂下,曹植動文雄。
※卷60_28【茅】
李峤
楚甸供王日,衡陽入貢年。
麏包青野外,鸱嘯绮楹前。
堯帝成茨罷,殷湯祭雨旋。
方期大君錫,不懼小巫捐。
※卷60_29【荷】
李峤
新溜滿澄陂,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缃葉,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楚服但同披。
※卷60_30【萍】
李峤
二月虹初見,三春蟻正浮。
青蘋含吹轉,紫帝帶波流。
屢逐明神薦,常随旅客遊。
既能甜似蜜,還繞楚王舟。
※卷60_31【菱】
李峤
钜野韶光暮,東平春溜通。
影搖江浦月,香引棹歌風。
日色翻池上,潭花發鏡中。
五湖多賞樂,千裡望難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