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江縣黎壁】
宋之問
放溜觌前溆,連山分上幹。
江回雲壁轉,天小霧峰攢。
吼沫跳急浪,合流環峻灘。
欹離出漩劃,缭繞避渦盤。
舟子怯桂水,最言斯路難。
吾生抱忠信,吟嘯自安閑。
旦别已千歲,夜愁勞萬端。
企予見夜月,委曲破林巒。
潭曠竹煙盡,洲香橘露團。
豈傲夙所好,對之與俱歡。
思君罷琴酌,泣此夜漫漫。
※卷51_26【奉使嵩山途經缑嶺】
宋之問
侵星發洛城,城中歌吹聲。
畢景至缑嶺,嶺上煙霞生。
草樹饒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歸來可退耕。
※卷51_27【傷王七秘書監寄呈揚州陸長史通簡府僚廣陵以廣好事】
宋之問
王氏貴先宗,衡門栖道風。
傳心晤有物,秉化遊無窮。
學奧九流異,機玄三語同。
書乃墨場絕,文稱詞伯雄。
白屋藩魏主,蒼生期謝公。
一祗賢良诏。
遂谒承明宮。
補衮望奚塞,尊儒位未充。
罷官七門裡,歸老一丘中。
嘗忝長者轍,微言私謂通。
我行會稽郡,路出廣陵東。
物在人已矣,都疑淮海空。
※卷51_28【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複傷田洗馬韓觀主,因以題壁贈杜侯杜四】
宋之問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雲煙。
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與君闊松石,于茲二十年。
田公謝昭世,韓子秘幽埏。
憶昔同攜手,山栖接二賢。
笙歌入玄地,詩酒坐寥天。
舊友悉零落,罷琴私自憐。
逝者非藥誤,餐霞意可全。
為餘理還策,相與事靈仙。
※卷51_29【玩郡齋海榴】
宋之問
澤國韶氣早,開簾延霁天。
野禽宵未啭,山蜚晝仍眠。
目茲海榴發,列映岩楹前。
熠爚禦風靜,葳蕤含景鮮。
清晨綠堪佩,亭午丹欲然。
昔忝金閨籍,嘗見玉池蓮。
未若宗族地,更逢榮耀全。
南金雖自貴,賀賞讵能遷。
撫躬萬裡絕,豈染一朝妍。
徒緣滞遐郡,常是惜流年。
越俗鄙章甫,扪心空自憐。
※卷51_30【長安路(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秦地平如掌,層城出雲漢。
樓閣九衢春,車馬千門旦。
綠柳開複合,紅塵聚還散。
日晚鬥雞場,經過狹斜看。
※卷51_31【折楊柳(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
拭淚攀楊柳,長條宛地垂。
白花飛曆亂,黃鳥思參差。
妾自肝腸斷,傍人那得知。
※卷51_32【有所思(一作沈佺期詩)】
宋之問
君子事行役,再空芳歲期。
美人曠遙伫,萬裡浮雲思。
園桃綻紅豔,效葉柔綠滋。
坐看長夏晚,秋月生羅帷。
※卷51_33【軍中人日登高贈房明府】
宋之問
幽郊昨夜陰風斷,頓覺朝來陽吹暖。
泾水橋南柳欲黃,
杜陵城北花應滿。
長安昨夜寄春衣,短翮登茲一望歸。
聞道凱旋乘騎入,看君走馬見芳菲。
※卷51_34【寒食還陸渾别業】
宋之問
洛陽城裡花如雪,陸渾山中今始發。
旦别河橋楊柳風,
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複春。
野老不知堯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卷51_35【寒食江州滿塘驿】
宋之問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
複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驿騎明朝宿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卷51_36【至端州驿,見杜五審言沈三佺期閻五朝隐王二無競題壁,慨然成詠】
宋之問
逐臣北地承嚴譴,謂到南中每相見。
豈意南中岐路多,
千山萬水分鄉縣。
雲搖雨散各翻飛,海闊天長音信稀。
處處山川同瘴疠,自憐能得幾人歸。
※卷51_37【綠竹引】
宋之問
青溪綠潭潭水側,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仙實鳳不遊,
老死空山人讵識。
妙年秉願逃俗紛,歸卧嵩丘弄白雲。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無此君。
※卷51_38【明河篇】
宋之問
八月涼風天氣晶,萬裡無雲河漢明。
昏見南樓清且淺,
曉落西山縱複橫。
洛陽城阙天中起,長河夜夜千門裡。
複道連甍共蔽虧,畫堂瓊戶特相宜。
雲母帳前初泛濫,
水精簾外轉逶迤。
倬彼昭回如練白,複出東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歸,誰家今夜搗寒衣。
鴛鴦機上疏螢度,
烏鵲橋邊一雁飛。
雁飛螢度愁難歇,坐見明河漸微沒。
已能舒卷任浮雲,不惜光輝讓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親,
願得乘槎一問津。
更将織女支機石,還訪成都賣蔔人。
※卷51_39【龍門應制】
宋之問
宿雨霁氛埃,流雲度城阙。
河堤柳新翠,苑樹花先發。
洛陽花柳此時濃,山水樓台映幾重。
群公拂霧朝翔鳳,
天子乘春幸鑿龍。
鑿龍近出王城外,羽從琳琅擁軒蓋。
雲罕才臨禦水橋,天衣已入香山會。
山壁嶄岩斷複連,
清流澄澈俯伊川。
雁塔遙遙綠波上,星龛奕奕翠微邊。
層巒舊長千尋木,遠壑初飛百丈泉,彩仗蜺旌繞香閣。
下辇登高望河洛。
東城宮阙拟昭回,南陽溝塍殊绮錯。
林下天香七寶台,山中春酒萬年杯,微風一起祥花落,
仙樂初鳴瑞鳥來。
鳥來花落紛無已,稱觞獻壽煙霞裡。
歌舞淹留景欲斜,石關猶駐五雲車。
鳥旗翼翼留芳草,
龍騎駸駸映晚花。
千乘萬騎銮輿出,水靜山空嚴警跸。
郊外喧喧引看人,傾都南望屬車塵。
嚣聲引飏聞黃道,
佳氣周回入紫宸。
先王定鼎山河固,寶命乘周萬物新。
吾皇不事瑤池樂,時雨來觀農扈春。
※卷51_40【初宿淮口】
宋之問
孤舟汴河水,去國情無已。
晚泊投楚鄉,明月清淮裡。
汴河東瀉路窮茲,洛陽西顧日增悲。
夜聞楚歌思欲斷,
況值淮南木落時。
※卷51_41【王子喬】
宋之問
王子喬,愛神仙,七月七日上賓天。
白虎搖瑟鳳吹笙,
乘騎雲氣吸日精。
吸日精,長不歸,遺廟今在而人非。
空望山頭草,草露濕人衣。
※卷51_42【放白鹇篇】
宋之問
故人贈我綠绮琴,兼緻白鹇鳥。
琴是峄山桐,鳥出吳溪
中。
我心松石清霞裡,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雲垂,
憐此珍禽空自知。
著書晚下麒麟閣,幼稚驕癡候門樂。
乃言物性不可違,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閉匣留為念,
六翮開籠任爾飛。
※卷51_43【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陽三日述懷)】
宋之問
代業京華裡,遠投魑魅鄉。
登高望不極,雲海四茫茫。
伊昔承休盼,曾為人所羨。
兩朝賜顔色,二紀陪歡宴。
昆明禦宿侍龍媒,伊阙天泉複幾回。
西夏黃河水心劍,
東周清洛羽觞杯。
苑中落花掃還合,河畔垂楊撥不開。
千春萬壽多行樂,柏梁和歌攀睿作。
賜金分帛奉恩輝,
風舉雲搖入紫微。
晨趨北阙鳴珂至,夜出南宮把燭歸。
載筆儒林多歲月,襆被文昌佐吳越。
越中山海高且深,
興來無處不登臨。
永和九年刺海郡,暮春三月醉山陰。
愚謂嬉遊長似昔,不言流寓欻成今。
始安繁華舊風俗,
帳飲傾城沸江曲。
主人絲管清且悲,客子肝腸斷還續。
荔浦蘅臯萬裡馀,洛陽音信絕能疏。
故園今日應愁思,
曲水何能更祓除。
逐伴誰憐合浦葉,思歸豈食桂江魚。
不求漢使金囊贈,願得佳人錦字書。
※卷51_44【下山歌】
宋之問
下嵩山兮多所思,攜佳人兮步遲遲。
松間明月長如此,君再遊兮複何時。
※卷51_45【冬宵引贈司馬承祯】
宋之問
河有冰兮山有雪,北戶墐兮行人絕。
獨坐山中兮對松月,
懷美人兮屢盈缺。
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松幽幽吟勁風。
此情不向俗人說,愛而不見恨無窮。
※卷51_46【高山引】
宋之問
攀雲窈窕兮上跻懸峰,長路浩浩兮此去何從。
水一曲兮腸一曲,山一重兮悲一重。
松槚邈已遠,
友于何日逢。
況滿室兮童稚,攢衆慮于心胸。
天高難訴兮遠負明德,卻望鹹京兮揮涕龍鐘。
※卷51_47【嵩山天門歌】
宋之問
登天門兮坐盤石之嶙峋,前漎漎兮未半,下漠漠兮無垠。
紛窈窕兮岩倚披以鵬翅,洞膠葛兮峰棱層以龍鱗。
松移岫轉,左變而右易。
風生雲起,出鬼而入神。
吾亦不知其靈怪如此,願遊杳冥兮見羽人。
重曰,天門兮穹崇,回合兮攢叢,松萬接兮柱日,
石千尋兮倚空。
晚陰兮足風,夕陽兮赩紅。
試一望兮奪魄,況衆妙之無窮。
※卷51_48【有所思(一作劉希夷詩,題雲代悲白頭翁)】
宋之問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幽閨女兒惜顔色,
坐見落花長歎息。
今年花落顔色改,明年花開複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複洛城東,
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顔子,須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
伊昔紅顔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交錦繡,将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卧病無相識,
三春行樂在誰邊。
婉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