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千裡,山川亘百重。
風行常有地,雲出本多峰。
郁郁園中柳,亭亭山上松。
客心殊不樂,鄉淚獨無從。
※卷50_20【送劉校書從軍】
楊炯
天将下三宮,星門召五戎。
坐謀資廟略,飛檄伫文雄。
赤土流星劍,烏号明月弓。
秋陰生蜀道,殺氣繞湟中。
風雨何年别,琴尊此日同。
離亭不可望,溝水自西東。
※卷50_21【遊廢觀】
楊炯
青幛倚丹田,荒涼數百年。
獨知小山桂,尚識大羅天。
藥敗金爐火,苔昏玉女泉。
歲時無壁畫,朝夕有階煙。
花柳三春節,江山四望懸。
悠然出塵網,從此狎神仙。
※卷50_22【和石侍禦山莊】
楊炯
煙霞非俗宇,岩壑隻幽居。
水浸何曾畎,荒郊不複鋤。
影濃山樹密,香淺澤花疏。
闊塹防斜徑,平堤夾小渠。
蓮房若個實,竹節幾重虛。
蕭然隔城市,酌醴焚枯魚。
※卷50_23【送李庶子緻仕還洛】
楊炯
此地傾城日,由來供帳華。
亭逢李廣騎,門接邵平瓜。
原野煙氛匝,關河遊望賒。
白雲斷岩岫,綠草覆江沙。
诏賜扶陽宅,人榮禦史車。
灞池一相送,流涕向煙霞。
※卷50_24【早行】
楊炯
敞朗東方徹,闌幹北鬥斜。
地氣俄成霧,天雲漸作霞。
河流才辨馬,岩路不容車。
阡陌經三歲,闾閻對五家。
露文沾細草,風影轉高花。
日月從來惜,關山猶自賒。
※卷50_25【和崔司空傷姬人】
楊炯
昔時南浦别,鶴怨寶琴弦。
今日東方至,鸾銷珠鏡前。
水流銜砌咽,月影向窗懸。
妝匣凄馀粉,熏爐滅舊煙。
晚庭摧玉樹,寒帳委金蓮。
佳人不再得,雲日幾千年。
※卷50_26【和骞右丞省中暮望】
楊炯
故事閑台閣,仙門藹已深。
舊章窺複道,雲幌肅重陰。
玄律葭灰變,青陽鬥柄臨。
年光搖樹色,春氣繞蘭心。
風響高窗度,流痕曲岸侵。
天門總樞轄,人鏡辨衣簪。
日暮南宮靜,瑤華振雅音。
※卷50_27【和酬虢州李司法】
楊炯
唇齒标形勝,關河壯邑居。
寒山抵方伯,秋水面鴻胪。
君子從遊宦,忘情任卷舒。
風霜下刀筆,軒蓋擁門闾。
平野芸黃遍,長洲鴻雁初。
菊花宜泛酒,浦葉好裁書。
昔我芝蘭契,悠然雲雨疏。
非君重千裡,誰肯惠雙魚。
※卷50_28【和鄭雠校内省眺矚思鄉懷友】
楊炯
銅門初下辟,石館始沉研。
遊霧千金字,飛雲五色箋。
樓台橫紫極,城阙俯青田。
暄入瑤房裡,春回玉宇前。
霞文埋落照,風物澹歸煙。
翰墨三馀隙,關山四望懸。
頹峰暌酌羽,流水曠鳴弦。
雖欣承白雪,終恨隔青天。
※卷50_29【和旻上人傷果禅師】
楊炯
淨業初中日,浮生大小年。
無人本無我,非後亦非前。
箫鼓旁喧地,龍蛇直映天。
法門摧棟宇,覺海破舟船。
書鎮秦王饷,經文宋國傳。
聲華周百億,風烈被三千。
蕪沒青園寺,荒涼紫陌田。
德音殊未遠,拱木已生煙。
※卷50_30【和劉侍郎入隆唐觀】
楊炯
福地陰陽合,仙都日月開。
山川臨四險,城樹隐三台。
伏檻排雲出,飛軒繞澗回。
參差淩倒影,潇灑轶浮埃。
百果珠為實,群峰錦作苔。
懸蘿暗疑霧,瀑布響成雷。
方士燒丹液,真人泛玉杯。
還如問桃水,更似得蓬萊。
漢帝求仙日,相如作賦才。
自然金石奏,何必上天台。
※卷50_31【和輔先入昊天觀星瞻】
楊炯
遁甲爰皇裡,星占太乙宮。
天門開奕奕,佳氣郁蔥蔥。
碧落三乾外,黃圖四海中。
邑居環若水,城阙抵新豐。
玉檻昆侖側,金樞地軸東。
上真朝北鬥,元始詠南風。
漢君祠五帝,淮王禮八公。
道書編竹簡,靈液灌梧桐。
草茂瓊階綠,花繁寶樹紅。
石樓紛似畫,地鏡淼如空。
桑海年應積,桃源路不窮。
黃軒若有問,三月住崆峒。
※卷50_32【和劉長史答十九兄】
楊炯
帝堯平百姓,高祖宅三秦。
子弟分河嶽,衣冠動缙紳。
盛名恒不隕,曆代幾相因。
街巷塗山曲,門闾洛水濱。
五龍金作友,一子玉為人。
寶劍豐城氣,明珠魏國珍。
風标自落落,文質且彬彬。
共許刁元亮,同推周伯仁。
石城俯天阙,鐘阜對江津。
骥足方遐騁,狼心獨未馴。
鼓鼙鳴九域,風火集重闉。
城勢馀三闆,兵威乏四鄰。
居然混玉石,直置保松筠。
耿介酬天子,危言數賊臣。
鐘儀琴未奏,蘇武節猶新。
受祿甯辭死,揚名不顧身。
精誠動天地,忠義感明神。
怪鳥俄垂翼,修蛇竟暴鱗。
來朝拜休命,述職下梁岷。
善政馳金馬,嘉聲繞玉輪。
三荊忽有贈,四海更相親。
宮徵諧鳴石,光輝掩燭銀。
山川遙滿目,零露坐沾巾。
友愛光天下,恩波浃後塵。
懦夫仰高節,下裡繼陽春。
※卷50_33【夜送趙縱】
楊炯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