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天龙寺外

首頁
    “且慢!師父,這棋局獨步天下,奇妙異常。

    徒兒也隻是僥幸破解而已,論棋藝徒兒遠不及師兄一分。

    或許這棋局還有其他破解之法,不如讓師兄再研究研究。

    二十年後,若還找不到其他破解之法,不如邀請天下之人一同參詳。

    并揚言,若有人能破此棋局,送其一策武功秘籍。

    ”說着,我将藏于通靈納玉戒中的所有古龍的武功秘籍拿了出來。

     這逍遙派本藏有天下武功,隻是後來大多數被李秋水帶到了蘇州蔓陀山莊。

    所以無崖子對武功有相當的認知,見我拿出的武功秘籍雖然都沒見過,但都是有其可學之處,而且有的更是上乘。

    另外,逍遙派所藏的武功都是殘卷,而我拿出來的這些可都全卷。

    于是道:“嗯,你說的有理。

    星河,照辦吧!”蘇星河應了聲“是”。

     本來給無崖子治傷,我要在擂鼓山多留些時間再離開的,可是再過一個多月刀白鳳出軌在即,此等大事若是不能親眼鑒證豈不可惜。

    但是無崖子的傷要完全治愈,這點時間根本不夠。

    所性還有蘇星河可以代勞,我将通靈納玉戒中所收藏的奇花異草全部交給蘇星河,并告訴他這些奇花異草的用法,把治愈無崖子多年的傷殘的事就交給他了。

     蘇星河對于此事自然是樂見其成,将師父的傷治愈是他這些年的願望,奈何這裡一則條件有限,沒有什麼草藥可以為師父治傷;二則他也不好高調地出去走動,萬一被丁春秋的耳目發現他,到時自己性命不保是小,連累師父再次面臨危險才是大事。

    如今有了我給他草藥,既能治愈師父的傷,又不會被丁春秋發現,他自然很開心。

     臨行前,無崖子将逍遙派所有的武功心法和口訣全部傳授與我,還有運功之法和“千裡傳音”,以便我日後練習。

    另外,虛竹因相貌問題,拜在蘇星河門下成了我的師侄。

    但由于蘇星河學的都是雜學,所通武功不多,所以虛竹也由無崖子傳授,虛竹因此也托付給無崖子照顧,約好日後再來相見。

    然後,我下了擂鼓山南下向大理國飛去。

     一路上我飛飛停停,不知飛了幾日,終于來到大理境内。

    先在大理城内稍做調整,并将運功之法和“千裡傳音”全部學會,以便日後運用。

    二月初的一日夜晚,我來到天龍寺外,親眼鑒證了大理國鎮南王妃刀白鳳“紅杏出牆”的一幕。

     這日,原大理國太子的段延慶終于從東海趕回大理國,來到天龍寺外。

    他在湖廣道上遇到強仇圍攻,雖然盡殲諸敵,自己卻已身受重傷,雙腿折斷,面目毀損,喉頭被敵人橫砍一刀,全身污穢惡臭,傷口中都是蛆蟲,幾十隻蒼蠅圍着他嗡嗡亂飛。

     當他還是大理國的皇太子時,當年父皇為奸臣所弑,他在宮人的幫助下,于混亂中逃出大理國,終于學成了武功回來。

    現在大理國的國君段正明是他堂兄,可是真正的皇帝應當是他而不是段正明。

    他知道段正明寬仁愛民,很得人心,秘有文武百官,士卒百九,個個擁戴當今皇帝,誰也不會再來記得前朝這個皇太子。

     如果他現在貿然在大理國現身,勢必在性命之憂,誰都會讨好當今皇帝,立時便會将他殺了。

    他本來武藝高強,足為萬人之敵,可是這時候身受重傷,連一個尋常的兵士也敵不過。

    段延慶掙紮着一路行來,來到天龍寺外,唯一的指望,想請枯榮大師可以出面為自己主持公道。

    枯榮大師是他父親的親兄弟,是他的親叔父,也是保定皇帝段正明的親堂叔。

     枯榮大師是有道高僧,天龍寺是大理國的國寺,也是段氏皇朝的屏障,而且還是大理國曆代皇帝避位為僧時的退隐之所。

    他不敢在大理城現身,便先去求見枯榮大師。

    可是天龍寺的知客僧卻告訴他,枯榮大師正在坐枯禅,已入定五天,再隔十天半月,也不知是否出定,就算出定之後,也決計不見外人。

     知客僧問段延慶有什麼事,可以留言下來,或者由他去禀明方丈。

    對待這樣一個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臭叫化,知客僧這麼說話,已可算是十分客氣了。

    但段延慶怎敢吐露自己的身份?他用手肘撐地,爬到寺旁的一株菩提樹下,等候枯榮大師出定,但心中又想剛才那知客僧所說的話,覺得自己在大理多逗留一刻,便宜多一分危險,隻要有人認出了他,他是不是該當立刻逃走? 根據書中所述,他此時全身高燒,各處創傷又是疼痛又是麻癢,實是耐忍難熬。

    心想:我受此折磨苦楚,這日子又怎過得下去?我不如就此死了,就此自盡了吧。

    他想撐起身來,在菩提樹上一頭撞死,但是奈何全身乏力,又饑又渴,躺在地下說什麼也不願動,沒了活下去的勇氣,也沒了求生的勇氣。

    我見着他的樣子,不免心中難受,同情起他的遭遇來。

     當月亮升到中天時,忽見一個白衣女子從迷霧中冉冉向他走近……。

    林間草叢,白霧彌漫,這白衣女子長發披肩,好像足不沾地般行來。

    她的臉背着月光,五官朦朦胧胧的瞧得并不是很清楚,但段延慶為她的清麗秀美仍驚詫不已。

    他隻覺得這女子像觀音菩薩一般的端正美麗,心中欣喜萬分。

    我見他面帶喜色,順着他的目光看去,也看見了那白衣女子。

    由于空中有白霧彌漫,那白衣女子白衣飄飄,腳下微帶着輕功走着,再加上相傳觀音有百态,朦朦胧胧間瞧去的确像極了觀音菩薩。

    若不是我知道那是鎮南王王妃刀白鳳,也差點誤認為是觀音菩薩來了。

    還想着,難道是我之前借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