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挫折中寻转机

首頁
    從集市上铩羽而歸的林曉,腳步格外沉重,仿佛每一步都拖着千斤巨石。

     回到家後,她徑首走進自己那間小小的屋子,“砰”的一聲關上了門,把自己和外面的世界隔絕開來。

     她無力地靠着門背,望着那一堆原本承載着滿滿希望,如今卻顯得有些落寞的手工藝品,淚水在眼眶裡打轉,卻倔強地不肯落下。

     母親在門外焦急地徘徊着,時不時輕輕敲敲門,溫聲勸道:“曉啊,别太往心裡去了,這做生意啊,就跟種地似的,哪有年年都風調雨順的呀,磕磕絆絆是常有的事兒。

     快出來吧,飯都快涼了。

    ” 林曉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着自己起伏不定的情緒,用略微沙啞的聲音回應道:“媽,我沒事,您先吃吧,我想一個人待會兒。

    ” 待心情稍微平靜了些,林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開始細細複盤當天在集市上遭遇的種種情況。

     她深知,一味地沉浸在失敗的痛苦中毫無意義,隻有找出問題所在,才能找到扭轉局面的辦法。

     價格,無疑是首要的問題。

     雖然之前己經做了調整,但顯然還是沒能精準地契合這個年代大多數普通百姓的消費能力和消費心理。

     在這個物資相對匮乏、大家手頭都不寬裕的時期,每一分錢都得掰成兩半花,買東西時自然是把實用和低價放在首位。

     自己那些手工藝品,雖說傾注了一家人的心血,手工制作也頗為精細,但在價格面前,這些優勢似乎都被掩蓋了。

     再看攤位的布置,實在是太過簡陋,毫無吸引人的亮點。

     在那熙熙攘攘、擺滿了琳琅滿目的商品的集市中,自家的小攤位就像一顆黯淡無光的石子,輕易地就被淹沒在了衆多攤位之間。

     而且,自己吆喝的話術也太過生硬、缺乏感染力,沒辦法在第一時間抓住過往行人的注意力,讓他們停下腳步來仔細看看自家的産品。

     想到這兒,林曉決定大刀闊斧地做出改變。

     她先是重新仔細核算了每一件手工藝品的成本,将價格再次壓低,哪怕暫時犧牲一部分利潤,也要先把口碑做起來,讓更多的人願意嘗試購買,從而打開銷路。

     她心裡清楚,薄利多銷這個道理在當下的情境中是十分适用的。

     對于手工藝品本身,林曉也絞盡腦汁地琢磨着怎麼能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它們的實用性和獨特性。

     她拿起一副手套,仔細端詳着,心想可以在手套的掌心部位,再多編織幾層毛線,這樣不僅能讓手套更加厚實暖和,還能增強耐磨程度,延長使用壽命,讓顧客覺得物有所值。

     又看着那些帽子,她靈機一動,找來一些廢舊的布條,經過巧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