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 中秋

首頁
    申酉之交,季蘅歸家,一行轉至花園池邊,迎面碰見了三嫂薛婉。

     對方的樣子亦是急匆匆的,身後還跟着數名手捧香案的扈從。

     “彌兒!” 這幾日忙于張羅家中節慶,薛婉事無巨細,率皆親力親為,現下也有些疲累了,但一瞧見季蘅,她那笑容就像剪短燭芯的火苗,噌得竄亮。

     “正巧了,你兄長剛從市集弄來批新巧的花燈,想你最喜那些小玩意了,抽空遣婢去庫房挑上幾隻,就挂在自個兒院子口,這入夜後,保管喜慶又亮堂。

    ” “好,多謝三嫂。

    ”季蘅雖常與甄堯吵嘴鬥氣,卻很敬重他的妻子。

     “客氣什麼,”薛婉熱情滿滿,親昵拉起小姑子的手,又仔細量了她幾眼,偏頭笑問,“今日的妝束倒很講究,怎就老實收心回來了,沒多出去轉轉?” 季蘅早已準備好說辭,解釋道:“賞花時不慎弄髒了鞋面,莊子上又是一覽而盡的景緻,想着莫如先回家,換身輕便的,待黃昏陪阿母用完膳,再去喜街賞燈不遲。

    ” “果然,隻道小妹是那絕蹤迹的信天緣,最不愛着家的,難得早歸一回,也定有原由。

    ”薛婉說,“對了,聽聞你早晨命人去庫裡取了些藥材,可是身子骨又不大舒坦了?” 季蘅的笑臉快要挂不住了,垂下青眸,直言不諱:“是兄長特意托您問的?” 薛婉愣了一愣,但腦子轉得飛快:“堯郎知道歸知道,可也沒多說什麼,是我自己納罕,見着你人了就順嘴提上一句。

    怎麼,如今嫂嫂還關心不得小妹了?” 甄堯啊甄堯,好沒意思,剛吵過架拉不下臉盤問,竟還敢請妻室出馬。

     “沒什麼,”季蘅嗤之以鼻,更不會讓他得逞,隻笑說,“不過是送給一位新友。

    ” “是誰呀?小女兒家家的,不送钗裙,倒送起藥材來了。

    ” “若有機緣,嫂嫂以後就會知曉。

    ” “你這皮丫頭,”薛婉無奈道,“罷,我現下可是沒半兒點閑,得趕去東廚盯着了。

    等開宴,再喚小仆傳你。

    ” “三嫂辛苦。

    ” 話别後,季蘅回了繁柯院,并吩咐左右:“細寶你去趟倉庫,盡管揀些自己喜歡的花燈;缦雙,記得喊幾個小厮,幫忙把那些綠菊還有種子,給阿母、霍姨、兩位嫂嫂……各處都要送到。

    ” “諾。

    ” 都交代妥當了,她才放心去沐浴更衣。

     紅枭已經備好香湯,绫戈則貼心地端來一盞通經活絡的徘徊花茶。

     湢室裡,熱騰騰的水霧充滿了清新溫柔的皂莢和藥材香氣。

     季蘅款慢坐浴完,換了身輕盈素雅的月白裳裙,隻随意绾了垂髾,斜插一支玉蘭簪,整個人亭亭玉立,未施粉黛,宛如出水芙蓉。

     因時辰還早,她伏在窗下,平心靜氣地謄寫屈子的《天問》。

     夕陽方才隐入山岫,殘存的餘霞将湖水映成紅馥馥一片。

     寫着寫着,暮色漸起,待丫鬟過來掌燈,季蘅蓦然醒神,卻發覺手中的毫錐已悄無聲息地寫起另一首,該是八百多年以後,蘇東坡所作的: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夜來風葉已鳴廊。

    看取眉頭鬓上。

    ① 這詞尚未默完,下阙隻寫了一半,如夢初醒的她立即停筆揎臂,将那薄薄的絹紙湊到銀燭焰上。

     缦雙與紅枭俱被驚了一愣,但誰也沒敢多問,且緩了緩,再就催促該去老夫人院裡赴宴了。

     季蘅點頭道好,由得她倆幫忙簡單妝扮一番。

     瞧着娘子的神色有些郁怏,缦雙主動攀談:“奴婢方才在後房,聞得細寶绫戈二人鬥嘴,那話茬倒很是應景。

    ” “所為何事?” “不過因那圓月攀上枝頭,大夥兒想起一則婦孺皆知的神話故事罷了。

    是謂,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嫦娥竊以奔月。

    ②”她從匣子挑出幾支精緻钿翠,“細寶覺着月宮冷清孤寂,嫦娥雖飛升為仙,卻很孤單,心裡應是悔不當初的;可绫戈不以為然。

    ” “哦?” “她說,這靈藥若換作自己,搶也定是要争搶進肚裡的。

    成了月仙,不僅長生不老、容顔永駐,每年秋夕還可享受人間香火貢祭,再能寂寞到哪去,總好過浮雲朝露、韶華易逝的肉眼凡胎。

    ” 季蘅不置褒貶,隻好奇問:“你們怎麼看?” 在旁的紅枭笑了笑:“姐姐們說的好像都對,但奴婢應當不會獨食靈藥的。

    一來,那是後羿從西王母處求來的,别人的東西再好,也不該竊取;二來,便是真長生不老了,也不見得就有多開心,一個人獨活,沒有親友相伴,自己連死的盼頭也沒了,确實無趣。

    ” “雙兒以為?” “奴婢不是嫦娥,不清楚她究竟怎麼想的。

    若她似绫戈那般性子,這故事便叫得償所願;若似細寶,那就該悔恨無及了。

    ”缦雙故意湊近,撫弄她的耳墜子,歡聲揶揄,“可若這嫦娥是娘子您呢,又當如何?” “我當然是——”季蘅略頓了頓,嘴角亦浮過一絲笑影,輕哼一聲,“千萬種念頭,偏不告訴你們。

    ” “您真狡猾!”紅枭淘氣,欲妨礙娘子起身,非要問出個究竟,卻遭缦雙拉住。

     “好了,不鬧了,這月宮誰愛飛去就由誰去,今晚的中秋家宴可不能太遲了。

    ” 季蘅對着銅鏡滿意地露出笑容,離開妝台前,不忘往嘴裡塞了片茇葀葉,然後慢悠悠去往張氏院裡。

     甫至廊下,便聽見霍逦那起哄的敞亮笑聲,跟鈴铛似的:“可不是妾身胡謅啊!那日湛小郎君也在,本想給您請安的,卻見女君獨倚榻上不言語,隻顧點頭,手裡還捧着串檀木珠子,仔細一瞧,竟是打盹兒睡着了!” 屋裡伺候的仆婦侍婢也都掩嘴,喧笑不已,張氏亦笑道:“年紀大了,越發不中用咯。

    ” 饒是作耍,言語中卻透着幾分不可言喻的苦悶。

     機敏圓滑如霍逦,已嗅出些端倪,那細鳳眼一溜瞅,即時換了個話口兒:“并非這個說法,妾身的意思是,所謂夢中悟道,女君大約與神仙有機緣。

    ” 衆人聞之,也都附和,厚贊老夫人夙夜供奉虔誠。

     “你啊!”雖知曉是谄媚奉承,張氏卻很受用,笑着點了下她。

     “妾又多嘴了,該打該打,晚歇定要自罰三巡!” 這就是霍逦在後宅裡賴以生存的本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