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點半。
總歸是景區,有石頭路和棧道,地面很幹淨。
有幾排木屋,方便生活和收集垃圾。
目的地不是這裡,而是溯溪而上,上方還是比較接近原始的環境,所以帶了越野房車,用于方便生活。
調皮的孩子總是有的。
有個十來歲的男孩子,也不拿棍子探路,直接踩着雪地向溪邊跑,結果踩到了薄冰坑,整個身子直接埋進了水坑裡。
撈上來,擡到房車裡烘幹先。
向導一看這不行啊,人群裡很多人是南方來的,于是拿着喇叭不停的喊,雪下有深坑,不要亂踩!
“爸爸,背背,不騎騎!”膽子小的幺幺看到有人掉水坑裡,不敢坐騾子上,害怕地拍打籮筐。
“來,爸爸背,不怕,乖……”穿着下水服的白亦,把孩子抱了下來。
“你别背了,我來吧。
”内穿冬季泳衣、外穿防水羽絨大衣的雲絲走了過來,張開手臂說:“孩子交給我。
”
“不要姨姨……”
“好了,媽媽抱好吧?爸爸腿受傷了,媽媽抱抱。
”唐若心過來了。
“不要媽媽,要爸爸!”幺幺搖着頭,緊緊抓着白亦脖子。
“行了,孩子又不重,給我拿拐杖和撈魚網兜。
”白亦綁着背背帶,轉身跛着腳很輕松地走了幾步。
“不不!怕怕!不去!”
見白亦蹚水,背背上的幺幺更加害怕了起來,哇哇大叫。
“好好,不下水。
”白亦隻好退水,沿着雪腳印走路,隻要他往空白的雪地上踩,幺幺就害怕地哭喊。
沒辦法了,給她塞了根軟軟的煮玉米,再用毯子蓋住了她。
暫時用物理方式讓她尋得安全感之後,這才出發。
對于哄孩子這點兒,孩子媽們還是比較放心白亦的。
畢竟,他是在孤兒院長大,什麼樣的小孩沒見過沒帶過?
但是其他方面,他帶孩子還是心比較大,也是有點野了,這點,讓人很不放心。
爬山涉水,向導扛着大喇叭錄音機,大家唱着為了誰,腳踹冰層,網掏水草下的泥坑、手掏石頭縫隙……
齊心協力排水小水坑,抓得半個麻袋老頭魚,蛤蟆放生。
鑽過石頭橋底,掏到了蝲蛄窩,路上居然碰到了溪流凍釣的手機大佬等幾個人。
手機大佬就是那個釣了一堆老頭魚,還得意洋洋的那個小老頭。
這幫人同樣帶着帳篷和小鍋,還有女秘書在便捷茶幾上煮着茶水,瞟了一眼走過來的白亦。
見有人釣魚,白亦自然手心很癢地靠了過去,眉頭上翹着問:“老闆,釣到啥了?”
“幾條翹嘴而已。
”手機大佬用腳丫子點了點雪堆,指了指半個手臂大的銀光閃閃的翹嘴。
這翹嘴也就是盤子那麼長,不算大,不過大小剛剛好,可以整盤菜。
白亦可是釣過腿子那麼長的翹嘴,瞄了幾眼翹嘴,“炸了再醬焖,吃起來沒有刺。
”
“大醬不多了。
”手機大佬懶得搭理他,抽了抽鼻子,擡起水滴輪,抛竿避開溪水上的一幫人群,慢慢收着線說道。
大佬裝備不錯,價值上萬的路亞竿,白亦的代工廠1000塊就能做出來,杆子400,水滴輪600差不多。
輕裝備,一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