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13章 光电无人机

首頁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開了門新課,《科學》,打第一節課開始,邊沐就特感興趣,上課認真聽,下課老老實實完成蔡老師布置的各式各樣科學實踐作業,測量太陽高度變化、制作自動小磨坊、做植物标本……一絲不苟,從不懈怠。

     可惜,蔡老師雖說人長得特帥,課教得卻浮皮潦草得很,好多東西還沒講清楚呢,他早早地就草草收場了,随便布置個手工作業看着同學們慢慢在那兒折騰。

     課後,邊沐上辦公室找蔡老師答疑,蔡老師卻哄着他上操場跟一幫孩子踢足球、放風筝、扯閑天…… 一天二去的,邊沐漸漸明白蔡老師在學校就是混日子,一旦哪天時機成熟了,他一準就飛了。

     好在姥爺是個萬事通,有啥不明白的,邊沐回到家可以找他人家繼續刨根問底。

     慢慢的,家裡人就覺着邊沐将來肯定得學理。

     初二,開物理課,邊沐超級感興趣,成天追着物理老師問個不停,可惜,那位女老師人雖特盡職,無奈水平有限,問10個問題,倒有六七個讓她诠釋得更加模模糊糊的。

     擔心傷了那位女老師的面子,後來邊沐再也不上物理教研組尋求答案了。

     對姥爺來說,牛頓、阿基米德、法拉第……還行,至少聽說過,再談到歐姆、安培、麥克斯韋……他老人家就有些犯迷糊,邊沐是個懂事的孩子,知道再窮究下去姥爺雖親也會略顯尴尬的,從那時起,他誰也不問了,要麼自己上網吧上網想方設法查找資料自我佐證,要麼一個人待着往死裡琢磨…… 初三,開化學,邊沐同樣癡迷得不行,不過還好,初中那點東西,不用問人他自己基本都能搞得定! 一上高中,邊沐就徹底輕松了,學校圖書館基本夠用了,網絡更發達了,有啥不明白的,直接問度娘好了…… 親戚朋友一緻認定邊沐肯定得學理,而且應該上最好的大學,要麼學經典物理,要麼學生物化學,總之,邊沐将來肯定是靠技術吃飯的。

     誰承想,邊沐最後選報的卻是中醫藥大學。

     回首往事,邊沐覺着自己最大的收獲在于自我培養了極佳的科學素養,甭管什麼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材料……全都離不開一個“理”字,概念、公理、公式、邏輯體系……全都大同小異,自己雖說因為種種機緣最終入了醫門,平時閑暇之餘卻一天也沒脫離開打小學三年級開始養就的勤于思考、敢于質疑、慣于實踐、反複求證、不唯上不唯書不唯人……的習慣。

     隻唯理。

     某種意義上講,邊沐自身的科學素養已經達到形如穿衣吃飯那種自然程度了,就此而言,邊沐早把身邊絕大多數同齡人甩出不知多少條大街了。

     聶易雄、岑松雪、孟淑蘭……那一級名醫大家在這方面跟邊沐相比還真比不了! 對此,聶易雄等人完全是不知情的。

     “鏡陣”一出,老輩們第一反應就是邊沐開始“裝神弄鬼”玩江湖騙子那套把戲喽! 私底下,邊沐擺出算籌反複推敲了半天,最後認定,跟自己相比,聶易雄等人其實已經“降代”了,最要命的是,他們一直固守的那點科學素養早已不足于支撐當代最新的“大中醫”新學說新醫學實踐喽! 某種意義上講,他們已經差了趙西成那類新式中醫好幾步了。

     蘭冰如就更不用說了,最起碼,蘭醫生敢接診部分癌症患者,而且,在某些方面,他确實已經突破了部分技術壁壘。

     有意思的是,即便時光倒流,就最傳統的中醫舊學而論,聶易雄他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