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0章 接納

首頁
    第140章接納 匈奴避過蒙恬率領的駐軍,襲擊雁門郡和上谷郡,幸好好走的地方已經建起長城,也幸好雁門郡和上谷郡的郡守有準備,兩個郡守曾是将軍,能率軍擊退匈奴。

     匈奴被擊退後并不甘心,幹旱令他們養的馬牛羊減少,過冬的食物和草料大減,分散成小股輕裝從小路潛入大秦搶掠比較偏的小村子,邊境陸續有小村子被搶,不僅糧食被搶走,還有村民被殺,匈奴小隊搶殺完馬上走,通常秦軍收到報信後趕到村子,小股匈奴已經跑遠。

     嬴政收到邊關奏報臉黑如墨,可恨!早晚把他們全端了! 唐啓陽和徐蘭得知邊境的情況嘆氣,長城外的遊牧民族情況一不好便南下搶殺,後面還形成習慣,每到秋天便南下打草谷,他們也想不出應對的好方法,期望等長城全部連接起來。

     等幾年後大秦在建的幾個大工程完成,抽出精力出去将他們打殘,能消停些年。

     天氣越來越冷,關中第一場雪雪量不小,令關注天氣的人都松一口氣。

     第一場雪後不久,年邁的呂不韋病逝。

     嬴政得知消息的時候一愣,少年時期的記憶湧現在腦海裏,自己剛回秦國時弱小,由阿父和呂不韋護着,自己能成為太子,呂不韋盡了大力。

     後來阿父走了,華陽太後走了,昌平君走了,阿母走了,如今呂不韋也走了。

     将來有一天,阿叔和蘭從母也會走,嬴政想到這裏胸口瞬間很堵,差點喘不氣,緩過來後令身邊人:“派人去呂家幫忙治喪。

    ” “唯!” 唐啓陽和徐蘭雖然跟呂家沒有來往,但尊重呂不韋曾為大秦做過的貢獻,上門去吊悼。

     呂家人見到唐君和蘭娘子眼裏驚訝,随後是感激,唐啓陽客氣和呂家後人說幾句寬慰的話後和徐蘭一起給呂不韋吊悼後便離去。

     呂家後人感激送走他們,自從阿父(大父)從相位退下,呂家門庭冷落,交好的人家幾乎全斷了來往。

     呂不韋過逝,皇上派人去呂家幫忙治喪引人注意,唐啓陽和徐蘭去呂家吊喪的事很快傳出,很多人非常不理解,他們和呂不韋沒有來往,為何要去吊悼? 有人好奇心重,蕭何的同僚私下問他:“蕭何,你可知道唐君和蘭娘子為何去呂家吊喪?” 蕭何回應:“呂老為大秦做過貢獻!”呂老除了鼎力助皇上坐上王位,也曾做過不少實事。

     “哦。

    ” 王翦和蒙武與呂不韋同朝為官多年,他們和呂不韋交情不深,但也無啥大矛盾,也去吊悼呂不韋。

     曾經嘲笑呂家沒落的人沉默,如果自己過逝,會有幾人來憑吊? 呂不韋停靈七天後出殡,精采的一生落幕。

     半個多月後關中下了一天一夜大雪,地上積了厚厚的雪,這下可以肯定明年關中的麥子收成沒問題了。

     嬴政關注着邊境,也關注有旱情的十七個縣的奏報,十七個縣都有下雪,有大有小,避免了明年麥子顆粒無收的局面。

     剛開春,嬴政給這十七個縣下了今年免賦稅的皇令,當地民衆得知今年免賦稅後心裏有了底,心安下來,挑水澆麥,好讓麥子順利返青。

     春雨時節,去年有旱情的大部分地區雨水恢複正常,少數地方雨水少,大面上無礙。

     某天,朝廷收蒙恬的奏報說匈奴有三個小部族的族長率整個部族共兩千餘人歸順大秦,原因是他們沒有食物了。

     這事嬴政放在朝議上讓大臣們讨論。

     有同意接納匈奴的人,也有不同意接納的人。

     王绾反對:“匈奴人喜掠奪,野蠻殘暴,毫無禮儀廉恥,蠻夷,如今他們快活不去方才願意歸順我大秦,等将來他們壯大,說不定和匈奴王勾結,反攻我大秦!” 嬴政心想以前大秦也被山東六國罵蠻夷和暴秦,但最後能統一天下是大秦! 淳于越反駁王绾:“王相,他們歸順我大秦後受我大秦教化,成為大秦人,可安定過日子,普通人誰會不喜安定過日子,如何會去做掉腦袋的事?” 李斯反駁淳于越:“如何沒有?恩将仇報的事從來不少,匈奴人非我族類,情況好轉後必然心念念向着同族!” 其他人加入,吵成一團。

     嬴政看吵成一團的花白胡子花白頭發老頭子們,黑頭發的官員沉默,心裏嘆氣,看向蒙毅開口問:“蒙毅,你認為如何?” 蒙毅答:“可接納,隻是要将他們分散安置。

    ” 嬴政看向蕭何問:“蕭何,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